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石油业兼并浪潮的冲击下,菲利普斯公司不得不在一体化石油巨头与独立石油公司之间的“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近几年来,菲利斯审时度势、果断出击,灵活采取合资、兼并等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结构调整。出资70亿美元收购阿拉斯加油气资产使公司上游业务实力大增;收购美国最大的炼油和销售商之一托斯科公司将使其炼油业务的范围扩大,业务质量明显提升;与杜克能源公司合资经营创立杜克能源服务公司,天然气集输、加工和销售业务得到加强;与雪佛龙公司合资组建世界一流的化工生产企业,使其拥有了提升化工业务利润的规模和实力。上述调整使该公司的业务结构更趋合理,经营业绩明显提升。2000年公司利润增长了206%,净经营收入增长了250%,均创历史最好记录。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经营业务的西方化工公司的中心业务模式正在形成:从日本到世界。日本汽车和电子生产企业继续高度竞争,且在海外生产快速扩展,而西方化工公司通过和日本企业一道进行开发,生产满足后者特殊要求的关键产品的渠道打开日本市场的大门,并将业务推向世界各地市场。  相似文献   

3.
以国外大型制药企业为着眼点,分别从药物研发、联盟策略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介绍和分析国外医药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大型制药公司长期独享专利大品种药物利润的卖方市场是不可持续的,制药领域的商业模型需要不断的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并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国外大石油公司上中下游投资结构及特点近期业内专家通过分析研究以埃克森、英荷壳牌、BP、雪佛龙等为代表的9家国外大石油公司20世纪90年代上中下游的投资结构和影响原因,并对比分析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公司的投资结构及其与国外大石油公司的差异,提出国内石油公司优化调整投资结构的方向和目标。国外大石油公司上中下游的投资结构,是指国外综合性石油公司的资本性支出在油气勘探开发(上游)、炼油与销售(中游)、化工及其他等(下游)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及其比例关系。可以说,每一个大石油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效益水…  相似文献   

5.
跨国化工公司经营情况分析宋绍俊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持续衰退,主宰经济的各大公司大都处于困境,化工领域尤其不景气。本文取世界1992年化工公司规模排序中销售额达1亿美元以上的241家跨国公司进行分析。这些公司中除少数为单一经营化工产业外,大多数为以化...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中化化工着力进行染颜料、农药、医药、大宗石化产品、橡胶业务整合,打造化工业务领域的专业化、一体化发展平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中化天津为主体,整合染颜料营销业务;以中化上海为主体,整合国内经营中心农药业务;以中化江苏为主体,整合医药业务;以塑料公司为主体,整合大宗化学品业务;以中化国际为主体,整合橡胶业务。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药物的需求越来越高,制药公司想要在激烈的制药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首先就要提高药物的制造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化工制药工艺对制药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各个制药公司对化工制药工艺也十分重视,如何进一步优化化工制药工艺,提升制药生产效率成为了行业内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化工制药工艺过程进行了简单阐述,同时对国内化学制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制药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化工制药工艺优化的方法,为进一步优化化工制药工艺、提高制药效率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汽巴·嘉基在中国创业110周年柯礼顿瑞士生物及化工集团公司──汽巴·嘉基是世界第六大跨国化工公司,但汽巴公司并不经营基础化工或石油化工产品。汽巴公司的业务重点在满足医疗保健(医药、自我药疗、视康等)、农业(植物保护、禽畜保健、良种培育等)和工业(纺织...  相似文献   

9.
2004年国内外大石油公司业绩表现和经营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全球能源需求迎来了连续第二年的增长高峰,全年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炼油毛利以及石油和石化产品价格均创下近年来的历史新高.国内外大石油公司在良好的经营环境下,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业务重组整合和优化调整的力度,努力构筑核心竞争能力,经营业绩继续全面提升并再创新高.在上游领域,国外公司努力构建新的战略接替区,国内公司则力求扩大资源基础;在炼油领域,持续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国内外公司的共同主题,新兴市场投资成为亮点;在油品营销方面,国外公司特别关注非油服务和新兴市场的拓展,国内公司则逐步适应市场开放带来的挑战;在化工领域,国外公司加快了其业务瘦身的步伐,国内公司则坚持向改革要效益;天然气仍是国内外公司共同关注的焦点,市场的开拓与资源获取在国内外大石油公司中正同步进行.中国石油公司与国外石油公司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0.
管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早已对旗下化工业务较低的投资回报率充满怨言并多次发誓要将其清理掉,但当BP公司于今年4月27日宣布将其旗下160亿美元/年的化工业务一分为二,保留醋酸和芳烃业务,而将剥离烯烃、聚烯烃和腈类业务的决定时,全球化工界仍然为之颤动。BP的决择表明曾经红极一时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步被石油公司抛弃。当  相似文献   

11.
战略外包热     
刘燕 《IT经理世界》2012,(16):19-19
随着制药行业研发成本的暴增,药物临床研究外包需求持续上涨并不断变化,更加专业、个性化而非通用型模式。药企也会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领域不同的合同研究组织(CRO)公司,比如数据管理、业务扩展等特定服务。FierceCRO列出了5大CRO公司与制药企业的战略合作案例。  相似文献   

12.
大手笔作大文章──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的资产经营实践张洪文从上海市化学工业局到上海化工控股(集团)公司,再到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化工的两次改制,不仅是化工国有资产运营的重大突破,而且是跨行业重组的重大突破。也正是以这两次改制为契机,L海化工的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近日表示,受乙烯盈利能力接近记录高点的刺激,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旗下化工业务将强劲增长。康菲石油公司的化工业务包括其持有的雪佛龙菲利浦斯化学公司50%的股权。  相似文献   

14.
电再生去离子(EDI)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至80年代后期才投入商业化生产。此后不断改进,直至20世纪末加拿大的E—CEI上公司推出E—CEI上模块组件,EDI技术才得到迅猛发展。尤其在高纯水制备领域,一度大有取代去离子混床趋势。目前,国外75%的制药行业使用EDI技术。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是较早引进EDI成套设备的医药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国外市场的界限逐渐消失,中国石油公司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文章对中国石油公司与国外大石油公司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石油公司具有上游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一体化经营的体制优势、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巨大的市场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劣势,如上下游产业链结构不合理、业务区域狭窄与业务范围单一、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以及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这说明中国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行业动态     
3月2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宣布,201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额2258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9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化工业务、进口天然气和LNG销售业务亏损。2013年,该公司勘探与生产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896.98亿元,比2012年降低11.7%。加工原油9.923亿桶,生产成品油9028.2万吨。炼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汽油质量升级项目全面完成。炼油与化工业务经营亏损243.92亿元,比上年减亏191.19亿元。其中炼油业务经营亏损47.08亿元,比上年减亏289.64亿元:受化工市场低迷不振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化工业务经营亏损196.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98.45亿元。截至2013年底,公司国内油气管道总长度超过7万千米。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实现经营利润288.88亿元,比2012年增加309.98亿元。公司销售进1:7天然气和LNG亏损418.72亿元。海外业务实现营业额7542.27亿元,占公司总营业额的33.4%;实现税前利润205.2亿元.占公司税前利润的11.5%。(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40329/2296884.shtrrd)  相似文献   

17.
自 1999年末以来化工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股票价格与利润的比例更是自 1993年以来不断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常被归结为:欧美市场饱和,化工产品供需的全球化所形成的经营集中化。为了扭转局面,化学公司通过行业内的兼并协作来加强核心业务,力争向客户领域延伸附加值过程,同时减少非盈利业务。   仅仅这样的措施是不够的,因为在投资者方面也正形成新的投资结构,资金管理部门从全球角度协调投资活动,集中于有希望的领域,优先投向高回报率的公司和部门,如通讯、金融、医药、石油等。化工这一可称之为老产业的领域仍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8.
阿拉菲纳公司是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集团的化工分部,是世界主要的大型化工企业之一,在中国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并已开展了特种化工及中间体化工业务。前不久,阿拉菲纳公司与中海石油三水化工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收购了三水化工有限公司所属聚苯乙烯工厂。中海石油三水化工厂位于广东省三水市,年产量达10万吨。阿拉菲纳公司苯乙烯部门副总裁戴来梦先生表示:通过收购三水聚苯乙烯工厂,加上在新加坡的聚苯乙烯工厂和两家分别位于新加坡和泰国的造粒厂,阿拉菲纳公司在亚洲地区的聚苯乙烯生产经营业务将进一步得到增强,并有助于扩大中国市场的销…  相似文献   

19.
全球大量化工项目的纷纷上马,特别是中国和中东地区热火朝天的石化建设项目,给国际工程和建设(E&C)公司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良机。与过去相比,当前上马的化工项目由于主要来自于石化、塑料和制药行业,因此规模都比较大;同时化工公司为提高能源效率进行的改造项目也非常多,这一切对全球E&C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全球著名的E&C公司福斯特惠勒公司全球战略发展计划部经理RayBignell最近表示:“全球E&C市场于2004年开始步入上升阶段,预计这种景气将维持到2008年。”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巴斯夫和陶氏化学两大公司为代表的欧关大化工公司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净利润同比激增,公司业绩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主要石化产品需求的显著增长、油气价格的高位运行给化工公司的业绩提升带来了良好环境。注重公司的战略转型,试图摆脱来自油气等原材料的成本束缚,彻底转变业务结构,加快并购高附加值业务资产,保证了这两家公司的高利润增长。随着世界化工板块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巴斯夫和陶氏化学更加注重向中国市场的纵深发展,不断加大投资,加强在中国的开发合作。随着未来油气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基础型产品的利润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因此国际领先的化工公司将更加注重对高附加值型业务的投资,同时将把亚太(尤其是中国)、南美和中东等新兴区域市场作为投资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