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是产业空间集聚扩散作用的结果,从空间角度看这些变化最终是以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表现出来.把握区域产业集聚扩散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时空规律,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态空间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模型,分析了动态城市化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提出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概念,认为紧凑是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型的外在空间表现形式,城市和谐发展与社会福利最大化分别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沿江开发产业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旨在加强沿江开发的整体统筹规划,逐步提高沿江开发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实现沿江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别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开始纷纷借鉴沿海地区经验,通过引导部分产业向该地区集聚以实现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建设。探讨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集聚之间是否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产业集聚与空间集聚协调发展的内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两者间存在的促进机制和反馈机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集聚的关系,发现自1990年以来我国产业集聚和城市空间集聚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协调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空间集聚的本质是经济行为主体相互选择的结果.从主体策略选择的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诠释,体现了行为主体在空间区位上的策略均衡,也体现了空间经济理论的研究传统.作为经济干预主体的政府,其介入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空间策略,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阐述转型发展中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宁高新区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南宁高新区各行业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特尔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分析南宁高新区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情况.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得出研究结果:应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分值,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产业项目性质采取有差别的供地政策,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由于土地供给的有限性,土地为人类提供更多空间和物质财富的可能性日益减少。因此,土地利用必须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要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当务之急就是要摸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然后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一、长沙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一)长沙市区域概况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信息中心。长沙市地处湖南省东南部之湘江下游,位于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之间,扼南北要冲,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长沙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分布相… 相似文献
8.
工业开发园区土地利用中也存在着土地荒芜闲置、利用效率低下、规划面积过大、占用耕地比例高、用地结构不合理、低价出让土地、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以新疆阜康产业园区为例,针对如何集约节约利用好产业园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因区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究产业目2区土地集约评价的方法.对规范与指导阜康市产业园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产业园区扩区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南桃江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推进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湖南桃江经济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方面选取6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构成评价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评价因子总分,并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该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属中等水平,土地开发程度和利用强度相对较高,用地结构不合理,且用地效益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区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高于中西部地区的规律,而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2)中国省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对应性;(3)按照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将31个省区分为八类,分别体现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等对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石家庄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石家庄市2000年—2010年的土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然后选取7个省会城市2010年的数据,计算其土地集约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001年—2010年间石家庄市区范围内,土地利用从低度集约进入到集约利用状态,但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益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同类城市中,石家庄市土地集约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自然地理及政策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工业入园工程、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宝英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31-35
根据福建省1995年至2010年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数据,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稳态因子,建立一项包含15个指标的衡量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和特尔斐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各种机制和因素的权重即重要程度不同,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产生的影响效果也相应地存在差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在时间上有的显著相关性,也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3.
俞慰刚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5)
日本在城市化过程中也曾遇到城市郊区土地被不断蚕食的问题,日本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具体经验为: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二是确立政府在土地集约利用中的主导地位;三是民间力量成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力军;四是民众参与土地的集约利用;五是土地集约利用以公共福祉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精明增长: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瑞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34(6):90-93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后备资源,却受到城市空间肆意侵占、生态景观破坏、耕地迅速锐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困扰,"精明增长"理念为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一种可供探讨的新方向。从"精明增长"的产生背景出发,分析了"精明增长"的基本内涵,阐述了目前"精明增长"在城市发展实践中可供借鉴的基本模式和实现措施。应该说,"精明增长"中设置城市增长边界、TOD发展模式、废弃地再利用等观点,增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不断提升。但是随着住宅建设迅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住宅建设作为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但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状况,更表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发展城市住宅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将住宅建设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在集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陆促海"原则的指导下,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基于熵值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和区内各城市的差异。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山东省内具有优势,但区内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青岛市形成突出的一极,而大部分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平均值。加大土地利用投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生发展中存在资源碎片化、战略近视化、发展手段单一化、体制教条化、竞争手段同质化等障碍因素,其进一步发展受阻。应利用集聚理论来指导提升该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从顶层设计、配套政策、信息联动、智库资源等方面强化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战略的规划,成都市在金融产业领域的发展定位于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并与重庆金融中心实现产业联动,争取在全国金融中心新格局中占据重要席位。本文结合产业集聚理论,阐述了成都市金融产业的集聚现状,分析了成都金融产业空间集聚基于PEST环境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成都市金融产业新一轮空间集聚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杨洋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9,(5):52-54
皖江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体系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产业集聚度不高,只有推动皖江地区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才能提升皖江地区产业的竞争力。文章以皖江地区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使用产业集聚有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安徽省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及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