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逐年攀升.对于巨灾损失我国政府已习惯于采取财政的手段来应对一个个非预期的巨额窟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鉴于世界其他国家应对巨灾采取的再保险措施,我国政府可根据我国政治体制和法律完善程度来建立再保险市场,利用市场来分散巨灾风险,而非利用财政与自然...  相似文献   

2.
林弋 《西南金融》2011,(6):68-69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但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给人民带来了一定的保障。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研究地震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其运行机制,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为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保险研究》2005,(10):44-45,51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在设计、营建、销售、分配、消费和使用的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损毁的可能性时刻存在。这种可能一旦转变为现实必将给房地产的所有权人、抵押权人、承租人等相关当事人带来损失。地震赔款额大得有可能让保险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地震险一直都是保险业不敢触及和不愿触及的险种之一。本文结合保险责任制,对城乡居民住宅地震灾害保险制度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持、巨灾保险和社会救助是健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而巨灾保险制度则是核心和关键。因此,面对巨灾,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整套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分散经营的模式,农业生产单位抵御灾害的能力极低。作为西方典型的农业强国,西班牙、荷兰以及加拿大在发展农业保险方面形成了诸多成功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董一平 《云南金融》2012,(9X):264-264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较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频发的天灾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与人员损失,所造成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民政部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00亿至600亿元人民币,保险赔付占整体损失比例过低的问题再度凸显,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较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频发的天灾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与人员损失,所造成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民政部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00亿至600亿元人民币,保险赔付占整体损失比例过低的问题再度凸显,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业保险制度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农业的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单位抵御灾害的能力极低。如何在制度安排上,使我国农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最小,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日本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其无论在农业历史上,还是自然环境方面,都与我国的农业状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农业保险制度也有很多成功之处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构建地震保险、再保险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地震灾害损失补偿体系,可以使灾区民众尽快实现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是我国保险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探讨建立震灾损失补偿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建立商业保险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震灾补偿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5.12汶川大地震使得社会各界对保险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对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从我国地震保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地震保险的原因,在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地震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应加快地震保险立法工作、政府主导与商业运作相结合、以居民住宅保险为基本险种、建立多元化风险损失分摊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还有诸多缺陷,国家救济和社会捐赠仍然是灾后重建的主要方式,由于财力有限,对灾民的补偿只能是小范围和低层次的。这妨碍了商业地震保险业务的发展,也不能适应我国灾情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本文借鉴了国际经验、分析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立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夏季我国发生的全流域洪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文章对我国的洪水风险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估,阐述了我国洪水保险的现状,并对建立我国的洪水保险制度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福利分房取消等,我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产权风险,而产权保险制度能够为房地产交易提供安全保障。本文分析了建立我国产权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对我国产权保险制度的要素进行了初步设想,并明确指出其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进行了探索性的设计,首先要建立巨灾保险分散机制,大力发展国内外再保险业务,并将政府作为最后再保险人;第二要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由中央、省、地市这三级财政一同出资,并对巨灾保费实行单独立账、单独核算管理;第三要开发巨灾险种,把巨灾险种独立出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在国家的扶持下,推出一系列强制性、非赢利的巨灾保险产品;最后要通过资本市场使巨灾风险债券化,并对巨灾风险债券化的可行性做了精算分析,同时阐述了对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韩越  韩非 《时代金融》2013,(18):163-164
雅安地震的发生叩问当前我国灾后重建模式,"放养式"的政府补贴,社会捐款等一系列措施并不能满足人们的保险需求,地震保险制度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何建立地震保险机制,建设怎样的地震保险机制,日本在承保方式,承保主体,责任范围,费率厘定等方面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除此之外,日本地震保险的一大特色就是引入了再保险,责任累积得以分摊,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的格局。地震保险制度在面对巨灾时形成一道屏障,保证了保险业,金融业,乃至全社会经济运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缺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国外几种典型地震保险制度,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地震保险制度应着力做好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地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本文首先阐释了传统风险管理技术——再保险的微观运作机制,并指出其在面对巨灾风险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进而推演出引入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本文以1978~2010年间中国发生的214起地震灾害事故为样本,根据地震损失分布特点并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债券定价原理推算了地震巨灾债券的收益率及价格,从而对我国地震巨灾债券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结合我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