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栏目集中过去一个月内香港最热的经济事件,分商界、声音、人物等版块,并以立体解读,让读者领略一个真实、鲜活的国际城市。H.K·城市·社会"产学研"一体化关注指数:★★★★事由近期,教育界呼吁港府增加科研投入,建立香港"产学研"一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建议政府倡导以私立大学为辅助  相似文献   

2.
贺尊  肖强 《湖北经济管理》2011,(21):106-107
学术创业活动的盛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建设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对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三大传统功能的进一步拓展,而非替代,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与时俱进、顺应变化而呈现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3.
正韩秉华.历任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处博物馆专家顾问,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专业从事设计、绘画、雕塑及公共艺术创作。作品曾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香港当代户外雕塑展"及"全国美展"。作品为香港艺术馆、香港市政局、香港文化博物馆、中文大学及国内外机构收藏。  相似文献   

4.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正是沿着这样一条主线,立足于东湖高新区、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建设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庞辉 《理论观察》2014,(7):129-130
现代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等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的建构不仅深受西方的影响,而且也是在继承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探寻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大学理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对高职高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中介的功能中,有必要关注中小企业以市场需求来引导大学和研究所的科研和研发,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向内需拉动的需要。科技中介功能的扩展可以有"云模型"和"蒲公英模型"。发挥科技中介的另一"向",有助于确立"产学研"关系中"产"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程亮  常蕊 《特区经济》2013,(1):214-216
深入推进产学研工作,是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探讨地方农业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具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摈弃了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和考核方法,将实际生产生活与理论相结合,以使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将所有学科作为一整套知识体系,形成教学、科研、生产融合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香港馆 主题:无限城市 地盘面积:637平方米 展览面积:分布三层共800平方米 总楼面面积:1390平方米 参观时间:15分钟/预约信息:需要预约 官方网站:www.hkexpo2010.gov.hk 位置:上海浦东世博园区A区,中国馆西南边 [概述]香港馆是一座中层通透的长方体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无限城市--香港"这一主题带给人们无限遐想.香港馆外观呈现代简约风格,凸显香港社会的现代化、开放、自由、高度透明.展馆的三层展区以不同主题让观众体验香港"内通外连,创意无限"的特质.底层主题为"与全眯连系",展示香港与国内及全世界的连系,带出香港馆无限潜能的主题;中层主题为"连系·意念·资讯·多元",展示香港经济以及资讯的自由来往,意念与知识的交流;顶层以"连系·大自然"为主题,展现在香港这个建筑物稠密的都市中,蕴藏很多天然资源,凸显香港注重绿色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无锡微纳与传感网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是无锡国家高新区建立,由中国产学研促进会认定的产学研基地,也是国内第一家以传感网为产业方向的专业化的大学科技园,符合国家整体战略布局方向。园区依托多校合作、民营集聚,为国家提供创新资源、科研资源、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是社会创新的必由之路 2008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腾笼换鸟",要求企业升级转型,并出台了"科技东莞十个亿"资助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系列政策. 上海是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上海有31所公办大学.其中10所"211"大学.5所"985"大学,上海的产业定位是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航运业,高校对本地及江浙地区产业的能量辐射有大量冗余.在2008年4月,李力进先生调研了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东莞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情况,并与陆发祥老师共同向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提交了《关于上海高校在东莞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分析报告》,得到了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领导的高度重视,2008年5月,协会领导带领上海交大、复旦、同济、海事和电力学院等一批高校的处长访问了东莞,由此,启动了上海高校和东莞的产学研合作历程.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大学科研部长弗朗西斯科·普罗夫莫在意大利2012年国家创新日活动暨企业创新研讨会的致辞中指出,科研与创新是意大利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意大利有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也有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政府将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部门形成合力。同时,意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国际研究计划,将针对即将启动的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开展一系列活动,扩大科研和创新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正>凌永权教授的介绍页面上,有一点与众不同。科研方向一栏他正式地分成两部分加以说明:"我的主要理论科研方向"和"我的主要应用科研方向"。这不仅体现出他在科研方向把握上"两手抓"的特点,也是他从事科研多年取得丰硕成果的动力源。凌永权出生香港,1994年到2003年在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攻读了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研究生学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我国竞争力提升和维持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近年来,闽台高校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立足于闽台"产学研金"合作,根据福建省与台湾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根据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主体在闽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结合闽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瓶颈,从闽台双方双向互惠、双赢互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闽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6.
要闻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将于12月17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这次创新大会将围绕"产学研合作·文化创新·经济转型"、"产学研合作与品牌建设"、"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与跨区域协作创新"和"政产学研金互动与创新成果发布"等4方面内容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7.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全世界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无不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合作;世界500强企业无不与大学、科研院所紧密合作。这种互动创新不仅是今天的必要,更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整个产学研体系充分的合作而得以提升。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是科研、教育、生产领域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产学研合  相似文献   

18.
参与产学研合作对学研机构主体目标的实现(良好学术绩效的取得)是否有帮助?本研究以该议题展开分析并发现产学研合作与学术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的影响关系,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两条影响路径,即"产学研合作—基础研究活动—学术绩效"和"产学研合作—技术开发活动—学术绩效"。其中第一条路径:首先学研机构科研团队参与产学研合作对其基础研究活动的开展产生倒U形影响,然后基础研究活动进一步对其学术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第二条路径:首先学研机构科研团队参与产学研合作对其技术开发活动的开展产生正向影响,然后技术开发活动进一步对其学术绩效产生倒U形影响。本研究从学研机构角度揭示了"产学研合作—学术绩效"之间影响"黑箱",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科技创新事业发展背景,针对"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诸多脱节,立足大学体育建设,通过分析大学体育教育与科研人才培养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为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定制化的建议,形成高校体育产业知名度、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和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 新挑战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使得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不足,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以工程化替代产业化,产学研合作出现"蜻蜓点水"现象当前,我国大多数产学研合作是校企合作或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往往是基于项目层面的阶段性合作,因为项目周期短,技术只能依托于工程而没有产业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