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管理》2005,(8):111-111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16亿元。  相似文献   

2.
<正> 18年前,人们知道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线。18年后,外国人知道在中国有家 Haier 企业,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海尔每年有1万多个规格品种的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已销售了400多万台海尔家电。从1984年至今的18年间,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海尔却始终保持了  相似文献   

3.
海尔已走过了17个创业与发展的年头,从小到大,由弱做强,现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也由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海尔的发展有诸多方面因素,其中,科学的标准化管理是促使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标准化伴随着海尔的每一个进步,他们积极  相似文献   

4.
海尔已走过了17个创业与发展的年头,从小到大,由弱做强,现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也由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全球营业额突破60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海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发展》2006,(1):21-24
一、海尔集团概况: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1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2005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707亿元。2005年8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农民买了海尔产品不用担心送货,不必忧虑服务,这一切海尔都替农民朋友想在了前面。海尔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户”的服务网,海尔在全国拥有6500家专卖店,2.1万个乡镇网点,把产品送到农民家门口;海尔在全国建立了7.3万个村级联络站,4300多家星级售后服务中心,消除了农民朋友买了“家电下乡”产品对后期家电维修保养的担忧,让农民朋友切实享受到“家电下乡”的实惠。  相似文献   

7.
1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海尔集团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张瑞敏受命担任厂长并开始引进德国技术生产电冰箱。15年来,海尔集团在张瑞敏提出的创海尔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以平均每年增长81.6%的惊人速度,迅速成长为集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生产销售为一身的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目前集团有职工2万多人,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海尔品牌现已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1999年海尔集团实现营业额268亿元,利税13亿元,创汇1.38亿元,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英国金融时报进行…  相似文献   

8.
杨绵绵 《上海质量》2011,(11):33-35
海尔集团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27年来,海尔已从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10个综合研发中心,全球拥有61个贸易公司,销售网络遍布160多个国家、143330个销售网点.实现了本土化的营销。全球员工总数超过7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10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相似文献   

9.
1998年7月12日,1000台大批量海尔大统帅冰箱从青岛装船启运,进入美国市场,揭开了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冰箱进军美洲的续篇。 截止到今年6月底,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出口量比去年增加了38.8%,出口创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45%。刚刚结束的青岛对外经贸洽谈会上,来自西班牙、智利、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客商云集海尔冰箱展位,纷纷与海尔冰箱签订出口合同。而海尔冰箱在迈向国际市场的征途上,更是捷报频传:聘请海外营销站站长、在世界家电博览会上引起轰动、在菲律宾市场上产品更是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0.
海尔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一个特定的领域,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创造了一则令人赞叹不已的神话。这则神话早在16年前的1984年以砸冰箱事件为契机,以制定第一条规章制度──不准随地大小便为起点,就开始创制,到16年后的今天,海尔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用下面一连串的数字,描绘了一则令人折服的神话: 第一组数字:1997年美国(家电)杂志公布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高居榜首;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亚太地区声誉最佳的公司前十名评比中海尔位居第七;2000年5月19日美国科…  相似文献   

11.
近来.企业文化这个词不怎么频繁露面了,这也许是件好事。毕竟企业文化不是“话”.说说就行了。不过,当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所创造的文化的竞争。2000年6月、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在广州举行。会上、专家、学者及企业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深深浅浅话海尔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海尔是海”,海是无限的。海尔拥有职工1 8000余人、产品从白色家电到黑色家电,从厨房用具到药品共26大门类、7000余个品种。在海尔每一天半.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 海尔还是一本书。是一部创业…  相似文献   

12.
海尔冰箱是海尔集团的核心产品部门.海尔冰箱在质量、设计、节能、销售等领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如:2005年9月,海尔冰箱荣获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第一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3月.海尔冰箱荣获2008全球红点家电设计大奖,这是中国冰箱业首次夺取该项大奖;2008年6月,  相似文献   

13.
海尔集团自1984年创业,在创世界名牌的经营理念指导下,仅用二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飞速发展。成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且进入世界家电十强之列。卓越的质量管理是海尔品牌的强大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向国际化迈进的海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军国际市场,并非海尔一朝一夕的念头,而是海尔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是海尔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之后顺势而为的结果。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的目的不仅仅是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国际化的海尔,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国际化之路  海尔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15年来,在创世界名牌思想指导下,通过产品经营、资本运营和国际化战略,海尔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企业。海尔的十五年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84年至1991年…  相似文献   

15.
<正>海尔和华为都是在国内国际化做的比较早和比较好的企业。海尔在05年对外就传播"1000亿,世界的海尔"。全球销售额是1000亿人民币,海外销售大约在100亿元左右。占整体销售额的10%左右。华为海外销售额在2005年达47.5亿美元,占同期全球销售额的82亿美元的58%。产品销售已达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  相似文献   

17.
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到世界家电十强,从单一冰箱产品到拥有包括白、黑、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短短16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业绩.  相似文献   

18.
18年前,人们知道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线。18年后,外国人知道在中国有家Haier企业,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9.
海尔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家电企业,它是一家以生产家用电器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大型企业。公司成立之初企业有员工800人,年销售收入为348万元,企业经营亏损147万元,到2001年海尔企业集团全球销售额达到6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8%,集团企业已拥有职工3万人,由当初只能生产一种型号(BCD-212)的冰箱,到目前海尔企业集团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种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36亿元,海尔企业集团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集团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0.
走进商场,家电产品琳琅满目,海尔冰箱、冰柜、空调、彩电、洗衣机等尤为抢眼。这不仅在于活泼可爱的海尔兄弟让人感到亲近,还在于其“帅王子、小王子、小超人、小状元、小小神童”等昵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海尔这种用一个成功品牌作为主品牌,来涵盖企业所生产制造的系列产品,同时又给不同产品起一个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名字作为副口牌,以主品牌展示系列产品社会影响力,而以副品牌凸现各个产品不同个性形象的营销策略,就是被越来越我的国际名企业视为现代经营妙招的副品牌战略。海尔是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波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生产冰开始的,到2000年海尔产品已包括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彩电、电脑和手机等58个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成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在冰箱上,海尔相继推出了“海尔--小王子”、“海尔--双海子”、“海尔--大王子”、“海尔--帅王子”、“海尔--多王子等”;在空调上,海尔先后推出了“海尔--小超人”变频空调、“海尔--小状元”健康空调、“海尔--小英才”窗机等;洗衣机上,海尔推出了“海尔--眼童”、“海尔--小神童”、“海尔--即时洗”等。海尔还推出了“海尔--探路”彩电、“海尔--小海象”热水器”、“海尔--小公主”暖风机、“海尔--探路”暖被机、“海尔--水晶公主”空气清新机、“海尔--小梦露”美容加湿器等。16年来,海尔的销售收入以年均82%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销售突破400亿元人民币,跻身家电10强。这一切的取得,与副品牌战略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