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作凌 《商业研究》1998,(11):52-54
为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我国产品质量法确立了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严格责任制度,这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及与国际经济接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生产者的产品责任抗辩事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平  梁三利 《商业研究》2003,(15):152-154,155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生产者的产品责任归责法律多规定为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以其独特的补偿功能实现着受害人保护,但同时也会加重产品生产者的负担,窒息生产者的积极性。为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法律规定了生产者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因而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欧美国家的产品责任抗辩事由加以比较分析,对我国生产者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权责任法》关于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既不是无过错责任,也不是过错责任,更不是无过错责任与过错责任的结合。过错责任原则符合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趋势,应该成为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理性选择。但只有修改相关立法,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才能得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论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消费品越来越丰富,而产品质量问题也日渐突出。产品质量问题中最为普遍重要的是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本文试图厘清两种责任的关系,并对我国的产品质量立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产品责任主体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对产品责任主体的规定很不明确。《产品质量法》规定“受害人”为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生产者、销售者”为产品责任的义务主体,但没有对“受害人”、“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范围具体地界定,这对于保护缺陷产品的受害者是很不利的。应完善我国在产品责任法对产品责任主体制度方面的法律缺陷,明确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6.
销售者是否有权提起《产品质量法》第41条3项抗辩事由取决于裁决者采纳何种产品责任体系。学界对该法及《侵权责任法》第41-43条存在不同理解,但产品责任立法史及其发展趋势、条文措辞都表明,第41、42条作为经营者承担产品责任依据、第43条作为追偿依据的合理性。3项抗辩事由之来源、销售者不应比生产者承担更大风险的理念,以及我国产品责任是抗辩事由来源与产品责任主体的矛盾嫁接,使销售者提起该些抗辩事由具有合理性。基于不合理产品责任体系的否定说实质是绝对产品责任,它既不符合当下各国产品责任的发展潮流,也不符合利益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7.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将传统生产者责任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明确产品失效报废后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的主题,改变了传统的先污染后再治理的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这是企业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原因分析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企业执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应措施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商》2015,(7)
缺陷产品致人损害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其侵权诉讼的复杂性、长期性、差距性都决定了它是一场不公平的战役,其中有关举证责任的分配更是缺陷产品侵权诉讼利益衡平的关键点。通过对我国现行规定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行举证责任分配的不足在于未能充分平衡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举证能力,而且在证明标准方面仍然很不完善。因此为了更好地平衡利益与正义,笔者提出了通过完善有关缺陷及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以及实行限制性举证责任倒置来衡平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杨福军 《消费导刊》2011,(16):92-92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是构建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核心与基础,现代社会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应采用严格责任。在对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理论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刘娅蓓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32-233
作为我国最大东盟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一直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两国贸易总额在2010年达到742亿美元。为有效保护本国消费者的权益,马来西亚于1999年对产品责任进行了立法。将主要介绍马来西亚产品责任的三大归责原则中的契约责任,这也是马来西亚产品责任中最主要的诉讼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产品责任法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众多新产品投入市场,造成消费者受到伤害的案件不断增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属于社会经济立法范畴,主要调整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基于侵权行为所引起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害责任。其各项原则规定都是强制性的,主旨在于加强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保护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3.
杨玫 《市场论坛》2005,(12):50-51,49
本文在阐述了惩罚性赔偿厦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并就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实施的利弊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应有条件地在产品责任中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产品责任、产品质量责任以及产品缺陷和瑕疵不易区分,以至于消费者不能切实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对这两组概念进行了比较和区分,以对消费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1):205-206
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都属于民事责任的一种,但是由于两者的性质各异,导致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归责原则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以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的归责原则为出发点,通过具体的分析,针对产品质量制度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进而使制度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马来西亚互为对方的主要贸易国,双方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为有效地保障两国的消费者权益,两国均对产品责任进行立法。将从产品责任立法模式、产品责任主体、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以及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等方面,对两国责任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马来西亚互为对方的主要贸易国,双方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为有效地保障两国的消费者权益,两国均对产品责任进行立法。将从产品责任立法模式、产品责任主体、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以及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等方面,对两国责任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章琼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132-133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商品在多个国家间进行生产、加工、交换、流通、消费、使用日益频繁,国际间的产品责任案件屡见不鲜,外国产品导致人身、财产损害的消费者跨国求偿亦随之日益增多,我国出口产品致损的赔偿案件也逐年递增中。  相似文献   

19.
王大伟 《现代商业》2011,(24):275+274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受害人有权向生产者或销售者主张赔偿,或要求他们共同承担产品损害赔偿责任。首先需要对产品存在缺陷与否进行认定,这是产品责任内的先决条件;其次在确定产品责任赔偿主体时,应适当考虑受害方是否存在过错,以最终确定赔偿方的责任承担;最后损害赔偿的范围应以受害人的合理损失为限,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20.
网约车于2014年进入我国市场,凭借其灵活性、速度和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优势得以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网约车数量的增加也同时增加了各种侵权事件出现的频率,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侵权事件多发的背景下,目前关于网约车运营过程中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仍存在很多争论。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进而促进网约车市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