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啤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其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COD、BOD_5、SS浓度较高,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工业废水。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据,介绍了采用ABR+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啤酒废水的设计、调试经验。经过半年的运行,一个月的连续监测,进水COD为1 000~5 000 mg/L,处理水量为5 000 m~3/d;出水COD小于80 mg/L,COD去除率为90%。结果表明,处理出水可以稳定达到啤酒废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嵩明废弃果蔬综合利用项目为全国首个规模化的果蔬垃圾处理项目。该项目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气提纯+沼液处理"工艺路线,于2017年9月正式投产。该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1 200 t/d,日产沼气20 000 m~3,缓解了嵩明县果蔬垃圾随意丢弃产生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同时可实现果蔬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本文对该项目案例的运行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果蔬垃圾厌氧发酵每吨产生沼气6.8 Nm~3左右,产气率仅为268.9 m~3/tVs,吨处理耗电13.3 kW·h(不进行污水处理)、38.0 kW·h(进行污水处理)。本项目工艺及运行条件的介绍将为未来果蔬垃圾资源化产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与处理率偏低,其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开展试验,将生态循环膜生物反应器(ECR)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结果表明,进水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00 mg/L、24 mg/L和10 mg/L,设备出水浓度分别为16.3 mg/L、0.29 mg/L和0.42 mg/L。运行时,污泥浓度为8 000~12 000 mg/L,跨膜压差上升速率约为0.5 kPa/d,在线维护性清洗周期为14 d,排泥周期为20 d。ECR将立体生态技术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相结合,具有处理效果好、产泥量少等优点,适用于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4.
庄塔煤矿矿涌水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采用"中和+化学沉淀+过滤"工艺,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工艺,建设规模为11 000 m~3/d。本文介绍了该项目进出水水质指标的确定,分析了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及工艺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5.
巢湖地区是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截至2016年,巢湖地区13个乡镇下属村庄建设了36座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规模1 915 m~3/d。大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小于100 m~3/d,处理工艺以微动力高效生物膜处理工艺为主,其次为"复合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和"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工艺运行初期基本能达到预期排放要求,后期暴露出运行管理不便、出水水质恶化等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适合巢湖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ABR-接触氧化-PAC加药工艺处理凉茶浓缩汁废水,设计规模为7 500 m3/d,水质为COD 900~1 200 mg/L,SS约400 mg/L,色度400倍,出水要求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某豆制品厂采用厌氧填料池+SBR工艺处理生产废水,日处理规模20 m3/d,进水COD4 000 mg/L。研究结果表明,经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COD去除率达90%,出水COD500 mg/L,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运行费用0.66元/m3。  相似文献   

8.
目前,缺氧(预脱硝)-厌氧-缺氧-好氧(A3/O)工艺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已经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可以进行组合运用。本文以我国北方某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为例,分析了A3/O+MBBR污水处理站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及运行成本。冬季运行期间,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氨氮(NH3-N)、总氮(TN)与总磷(TP)的均值分别为27.67 mg/L、7.16 mg/L、2.92 mg/L、9.50 mg/L与0.34 mg/L,出水各项主要指标均稳定控制在《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DB13/2171—2020)的一级A标准限值以内。处理规模30~200 t/d的污水处理站工程费用为1.29万~4.82万元/t,以设备购置费为主,冬季运行成本为0.92~1.45元/t,以电耗为主,人工成本及污泥处置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某钞票纸厂废水先进行生化处理,后进行深度处理,出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本试验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法,提出“臭氧+活性炭生物滤池+纤维转盘滤池”的组合工艺,对钞票纸厂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明显削减造纸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含量,COD从77.2 mg/L下降到28.8 mg/L,而SS从18.8 mg/L下降到4.5 mg/L,完全达到企业中水回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反应器(高DO,1.5~1.8 mg/L)比2#反应器(低DO,0.3~0.5 mg/L)更快实现了亚硝化的初步启动。1#、2#平均污泥指数(SVI)分别为28.5 mL/g、35.0 mL/g。启动后,1#、2#的平均氨氮容积负荷分别为0.83 kgN/(m~3·d)、0.87 kgN/(m~3·d),而平均氨氮污泥负荷分别为0.75 kgN/(kgMLSS·d)、0.37 kgN/(kgMLSS·d),1#反应器污泥有更强的污泥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β-环糊精和聚丙烯酰胺为原料,接枝反应合成β-CD-PAM絮凝剂,分别用β-CD-PAM、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处理模拟含Cr3+废水,研究药品用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β-CD-PAM与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相比,对Cr3+去除能力皆有明显提高;β-CD-PAM处理浓度为10mg/L的Cr3+标准溶液,最优化条件组合为:药品投加量1.5g/L、温度35℃、pH值56,去除率可达到87.23%。  相似文献   

12.
十堰某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改造前污水处理规模25000m~3/d,采用KIC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改造采用高密度沉淀+纤维转盘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30000m~3/d,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通过水质检测,部分指标优于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河南某科技公司在通讯、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及零件清洗、研磨拖地等工序产生大量含油、切削液、清洗剂等成分的废水,废水总量为180m~3/d。按浓淡分质分别收集处理废水,其中25m~3/d高浓度废水单独收集后经隔油、压力溶气气浮、超滤处理后与清洗废水均匀混合进行生化处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该工程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至今,处理效果稳定,出水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标准,工程经环保验收合格。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平板式陶瓷膜(微纳瓷膜NanoMem),本文采用了厌氧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工艺(NF)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进水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氮(TN)含量分别为1963 mg/L,21.86 mg/L,31.88 mg/L,经过处理后,出水口浓度分别降低到579.9mg/L,9.29mg/L,19.12mg/L,去除率分别为70.5%,57.5%,40.0%。同时,可有效去除渗滤液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大分子,出水透明澄清。  相似文献   

15.
富源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规模为2.0×10~4m~3/d,工程总规模为4.0×10~4m~3/d。污水处理主体工艺与一期工程保持一致,采用"高效稳定生物倍增"工艺,并增加深度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后外运处置。工程建成后,顺利通过环保验收,出水达标排放,实现了工程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畜禽养殖场废水的特点,应用以ABR-BAF为主体的废水处理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6 000 mg/L、BOD5为4000 mg/L、SS为1 200 mg/L和NH3-N为40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为85 mg/L、BOD5,为45 mg/L、SS为15 mg/L、NH3-N为12 mg/L,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 20922-2007)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水温为15℃,初曝区、好氧区溶解氧(DO)浓度分别为1.5 mg/L、4 mg/L,悬浮填料填充率为50%的条件下,本试验采用人工接种挂膜启动O+A/O-MBBR一体化装置,研究其挂膜启动过程。结果表明,运行至35 d,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3.06%、87.87%,生物膜量稳定在20 mg VSS/g填料左右,成功实现了O+A/O-MBBR一体化装置的微生物驯化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中和-铁盐法"两段脱砷工艺简单,所投加药剂种类少,操作方便,可在工业生产中实施。本文采用"中和-铁盐法"两段脱砷工艺,对氧压酸浸高砷溶液进行处理研究,同时考察了pH值、Fe/As质量比等条件对溶液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中和pH=12,铁盐用量为0.03~0.16 kg/m~3溶液,处理后外排废水砷含量小于0.1 mg/L,达到当地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19.
污泥经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处理后产生的压滤液存在SS含量高的问题,影响后续废水生物处理工艺运行的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采取混凝-气浮工艺对压滤液进行工程规模试验。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750 g/m~3、PAM投加量为15 g/m~3时,SS去除率可稳定达到90%,满足后续进水要求。通过成本核算可知,吨压滤液处理费用为2.72元,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对2-氯-5氯-甲基吡啶(CCMP)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蒸发+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中性条件下蒸发技术对废水COD、总磷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研究了废水初始p H值、电流、时间等对电催化氧化COD去除率及处理后废水总磷、总氮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蒸发前后废水中COD、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2%、99.8%和60.9%;在电催化氧化实验中,当实验条件为:p H值为7、电流2A、反应时间2 h时,COD去除率为29.4%,处理后的废水总磷≤4mg/L,总氮≤120 mg/L,B/C提高至0.32,极大地改善了CCMP废水的可生化性。试验表明,"蒸发+电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处理CCMP废水可以作为生物处理废水的预处理技术应用,同时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