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洋 《中国西部》2014,(21):228-229
针对新集二矿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本文从受影响的含水层及其特征、单位涌水量、老空水、矿井涌水量和突水量等方面,综合评价该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影响煤矿开采的含水层主要包括二叠系砂岩含水层、推覆体含水层和灰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矿井涌水量等均较大,并且老空水和开采突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新集二矿水文地质条件为复杂型。  相似文献   

2.
姚彦松  兰艳辉 《魅力中国》2013,(13):271-271
文章分析了首山一矿井田的充水因素,包括主要含水层及其特性、主要隔水层及影响其隔水效果的因素、充水水源及导水通道。通过底板采动破坏带深度及突水系数等水文参数分析矿井发生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以及可能发生水害的危害程度,对以后安全生产提出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景东旭 《魅力中国》2013,(16):324-324
矿井的防水治理工作是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某矿井复杂的水文地质备件和矿井的充水条件、灰岩水含水层断层导富水性以及隔水层.针对其现实特点和突水危害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矿井灰岩水害防治措施:确定补给通道形成隔水边界、中部疏水降压、局部底板加固以及保障矿井排水系统的正常排水能力等。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同时,还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其他类似情况的矿井生产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顺盈 《魅力中国》2014,(13):349-349
依据井上下钻探资料。对庇山矿工作面突水原因、突水水源、突水通道、突水机理进行综合分析,为矿井治理水害提供翔实、准确资料依据.为类似矿井水害治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瞬变电磁法对低阻含水体具有反应敏感的特点,它可以用来探查迎头前方是否存在水害威胁,并做实时预测预警,排除矿井安全生产的隐患。本文以山西晋煤集团天安昌都煤矿为例,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巷道迎头进行超前探测,对电阻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经过钻探验证,有效地探测了富水区,其探测成果为矿井水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营黑虎庙井田地质构造复杂,对采区布置、综采块段以及煤炭的开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而制约了煤矿生产效益。依据矿井勘查报告,应用构造地质学和矿井地质学等理论,系统地分析矿井构造特征及发育规律,并从井田所处的鲁西隆起构造演化入手,探讨了不同期次构造对研究区的影响,从而揭示矿井构造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矿属新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完全调查清楚,这与其他生产矿井相比,我矿防治水工作较为肤浅,工作任重道远。因此,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证矿井不受任何水害威胁,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总结和研究适合我矿特有的井下探放水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煤矿矿井水害的分析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矿井水害形成条件,介绍了煤矿水害的防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前景做了简单展望,提出"以防为主,疏堵结合,分类治理,综合运用"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王建岗 《魅力中国》2014,(6):392-392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煤矿的水害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近几年来,全国相继发生了多起特别重大水害事故,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所以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我国煤矿工作者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探索了一系列的防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延峰 《魅力中国》2014,(27):102-102
梨园矿宁庄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多,增加了矿井防治水的难度。为此梨园矿先后购置了直流电法仪、磁电流量仪、瑞利波探测仪等多种防治水仪器,利用这些仪器结合实际生产中的遇到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总结摸索出一套梨园矿实际情况的经验,给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矿井直流电法和音频电透视技术受巷道空间的影响较大易受现场条件制约很难达到所谓理想条件,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主要采用边长为2-3米的多匝小回线天线装置。该装置形式相对灵活,可在有限的巷道空间内进行全方位的测量,观测方式灵活多变,具有施工效率高的特点。与地面相比,矿井突水构造和含水体普遍具有空间规模小、时空变化大等特点,井下施工空间有限,井下干扰严重,而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在巷道内全空间条件下进行的,缺乏全空间理论基础的支持。因此需要研究多匝小回线天线源在全空间条件下场的分布规律,研究巷道空间对电磁场分布的影响特征,为矿井瞬变电磁法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对煤矿水害预测预报的精确程度。  相似文献   

11.
张艳平  宋海生 《魅力中国》2013,(10):334-335
本文通过分析六矿井田内勘探资料、巷道及工作面揭露的资料,总结了该井田煤层赋存特征及煤岩标志层对比特征,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浩 《科学决策》2008,(12):141-141
针对目前煤矿在水文地质资料管理中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了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应用数据库和MAPGIS平台实现资料管理,对基于VC++6.0面向对象语言的水文地质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总体软件框架与数据库结构以及系统功能进行了描述,实现了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录入、编辑、查询、分析、计算、成图和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煤层底板灰岩水害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底板灰岩水害防治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探查治理时间超前、探查治理空间范围大、水害隐患整体消除效果好等特点。本文分析了新集煤矿底板灰岩水害基本特征,研究了1煤组煤层底板灰岩水害区域超前探查治理的技术方法。针对煤层底板发育厚层非完整隔水层的矿井,应用定向水平孔钻探和注浆探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水害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峰  马利伟  徐国顺 《魅力中国》2014,(16):328-328
矿井应急控水系统属防治矿井水灾的减灾系统,以建设新型应急控水墙为主要措施,超前在矿井采区及采掘工作面建立应急控水墙基础并配备相应防治水材料。以备发生大量突水时,实现快速封闭突水巷道、控制排水量,为后续水害治理工作赢得时间,最大限度减轻突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永晟煤矿位于贵州省金沙县城区东南30 km处,矿井生产排放大量矸石,均堆积在斜坡坡顶处,坡体存在滑坡风险,严重地威胁矿区安全生产和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永晟煤矿为例,分析勘查区地质背景和水文地质条件,明确滑坡发育特征,最后提出滑坡治理措施。经勘查,永晟煤矿滑坡平面形态为舌形,属中型滑坡,边界特征明显。滑体前部与中部厚,后缘薄。滑带为松散堆积层与基岩接触面,形态变化较大,前部倾角平缓,中后部逐渐变陡。根据滑坡变形机制和保护对象,可采用抗滑桩+局部挡土墙对滑体进行支挡,然后对后缘已破坏的水渠和道路进行修复,以消除潜在风险,保障矿区安全生产,维护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陈根柱 《魅力中国》2013,(17):285-285
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中永恒的主体,如何做好防灾和“一通三防”工作,确保煤矿的安全发展?毋庸置疑.做好矿井供电系统管理的安全管理是防突和“一通三防”关键性工作。本文结合金泰源煤矿近年来的实际,对矿井供电系统管理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且介绍了一些工作方法和经验。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4):F0002-F0002,1
白庄煤矿是肥矿集团的骨干矿井,井田面积15平方公里,于1979年建成投产,后经矿井改扩建,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2005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3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8.
马意闯 《魅力中国》2013,(29):127-127
矿井水灾,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在煤矿生产中,透水是公次于煤矿瓦斯突出的严重事故。矿井一旦发生水灾,轻则恶化生产环境,造成工作面接续紧张,破坏正常生产秩序,重则造成国家资源和财产的损失,造成伤亡或淹井事故。做好矿井防水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目前煤矿井水灾防治措施也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前景,明确了煤矿防治水措施的研究方向,主要探讨了对煤矿物探防水的研究以及注浆防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煤矿地质条件制约着煤矿的生产和安全工作,做好地质工作为煤矿初期的设计奠定基础,在煤矿的生产阶段,高效的地质工作可以减少煤矿掘进工程量,减少采煤工作丢煤损失,搬家倒面,查明地质条件同样可以预测水害及瓦斯事故,是实现生产安全的基础工作。文章具体分析了煤矿地质工作对矿井生产和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钱亚宾 《魅力中国》2013,(20):377-377
摘要:为研宄矿井生产中构造状况。保证生产中安全、顺利通过,对井田内的构造进行了分析.归纳地质构造的赋存状态、展布规律,对今后矿井的开采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