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沿海地区地处西太平洋沿岸,社会事业和居民生活经常面临着遭受台风袭击的风险,台风灾害每年都给这些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首先,针对台风灾害风险的特征,分析其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指出政府在应对台风灾害时的关键作用;其次,在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当前应对台风灾害的现状及问题之后,以广东省为例,提出了设立由政府支持的台风灾害公共管理基金的初步构想,以期能对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台风灾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台风灾害损失评价及其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台风灾害主要损失指标,利用对数线性组合模型计算台风灾害损失综合指数来评价台风灾害损失变化趋势,掌握了台风灾害损失随年际而呈现出波动形态规律。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广东台风危机管理现状,提出构建广东省台风灾害治理体系的三个要素,得出台风灾害治理体系是一个由政府支持并积极参与,同时利用社会资源,既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力量,又充分调动公众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内源式整合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极端反常性气候等自然灾害的频发,自然灾害发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破坏程度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基于此,中国各级政府就要适时构建科学的防灾减灾体系,而相较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更直接地面对着灾害的考验。地方政府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基本事项。  相似文献   

4.
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目前对气候风险的研究以灾害的自然属性为主,而非受灾地区的气候敏感性。沿海城市是财富和人口的高度聚集地,判断城市各部门对台风的敏感性有助于沿海城市的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文章采用模糊灾度评价方法构建的气候敏感性指数,分析各指标对台风和风暴潮的敏感性响应灵敏程度,敏感指数越高的指标,赋予的权重越大。分析发现,在类似"黑格比"强度的台风侵袭下,珠海等四个沿海城市的气候脆弱性较大,各部门对台风和风暴潮气候风险的敏感性响应灵敏程度由高到低为:自然资源部门人口部门≥产业部门基础设施。建议将适应性研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协调好减缓和适应行动的关系;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生命线建设工作;加强人口管理工作,增强公众保险意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频发的由网络舆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恰恰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分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舆情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台风作为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巨灾风险证券化、巨灾债券已成为巨灾保险业大趋势的背景下,发展我国台风巨灾债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验证1989—2011年广东省43次台风其损失金额均服从帕累托分布,每年发生的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并利用CAMP模型和现金流分析对广东省的台风灾害债券做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7.
睢党臣  李牧然 《经济师》2009,(9):16-17,20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在借鉴发达国家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从而提出增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区是我国生物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从调研来看,目前洞庭湖区地方政府在生物灾害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如灾害预警机制初步建成、减灾救灾机制逐步完善、灾害善后工作较为合理。但是在灾害防治基础条件、防治技术水平和防治制度建设等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灾害防治预案体系建设,健全灾害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全民互动救灾体系,推进灾害防治法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李津  石军红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255-256,F000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破坏程度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越来越大。为应对呈增加趋势的自然灾害,我国政府在长期的灾害斗争中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应对体系,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存在着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我国的灾害应对体系也必然存在不足,特别是从经济角度来看,需要在防灾、抗灾、救灾三个层面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公园绿地应对极端气 候事件和不确定干扰的能力在提高城市防灾韧性中起到关键作 用。基于对华南地区城市公园绿地防灾过程与功能分析,构建 了一个涵盖灾前、灾时和灾后“全过程”的城市公园绿地防灾 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1个准则和32个指标构成, 用于应对极端高温灾害;暴雨、台风和城市内涝;森林火灾以 及其他灾害。最后,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 证检验。结论有助于明确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韧性的重要性与方 向,优化和提升华南地区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韧性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不断加大。在地方财政收支紧张的形势下,产生了大量不规范的政府举债行为与隐性负债,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为地方政府的合理融资寻找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通过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可以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弥补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显性和隐性债务,债务风险突出,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将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管理理论发展缓慢且未成体系,有必要学习和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益经验,从而有效化解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徐正平 《发展研究》2011,(11):105-108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性问题,这不仅仅是人类生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还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生命质量。本文作者利用在美国的半年培训,通过走访康州的养老机构和服务中心,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应对举措,并为我国提出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如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的系统性风险,是各级政府和金融市场广大投资者必须共同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地方政府债信用评级的国际经验介绍,并结合我国地方债信用评级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探讨了我国地方债信用风险的有效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期,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巨大,但一直以来我国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缺乏有效的监控,存在不规范、不透明、风险累积大等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雏形开始形成。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对融资平台出台了鼓励政策,尤其是在  相似文献   

16.
雷丹  李欧亚 《时代经贸》2007,5(10Z):218-219
本文从“省管县”与“市管县”两种行政体制的利弊之比较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推行“省管县”体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实行“省直管县”后给地方行政体制所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省级政府管理所将面临的挑战及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
度量、评估与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度量和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虽在可控范围内,但新增债务比率已超过预警线,地方政府存在一定的潜在债务风险。本文从分权体制和道德风险两个层面剖析了引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原因,梳理了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逻辑体系,从制度基础、事前审核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事后反思改进等方面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再一次选择了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政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政府,其财政运行状况无疑是这一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然而1994年分税制后我国地方财政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的经济形势又进一步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危机,作者认为,尽快完善地方税制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沈新艺 《经济导刊》2009,(10):49-50
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不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从1998年的洪水到2007年的“桑美”台风,再到2008年年初的冰冻雨雪以及“5·12”汶川大地震和2009年台湾遭遇的50年以来的最大水灾等等,无一不对我国各级政府在面对灾后的应对能力上提出了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中国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也引发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担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