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实际效率水平低于最优效率水平,但总的看来城市发展效率10年间普遍得到提高;中国城市发展的效率地域差别明显,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效率依次递减。从城市发展效率的角度看,城市化争论应从城市发展规模论转向城市发展区域论。 相似文献
2.
3.
城市经济效率体现了城市经济发展效率与速度,提升城市经济效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提升经济活力的有效路径。数字化技术发展普及以来,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从新增因素到作用机制上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经济效率提升要素,并从产业、城市、投入要素、制度与自然环境等四方面进行了时代化分析,并提出结合人文数据研究城市经济效率提升路径等可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安徽省不断加大对能源使用效率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为了明确安徽省近年来工业用电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数据包络及托宾回归模型对2004-2011年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工业用电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4年以来,安徽省主要城市工业用电效率一直处在上升阶段,但是与最优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还发现工业增加值与用电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系;(2)工业经济发达城市唯有依靠技术效率来提升用电效率,工业经济欠发达城市则需通过规模经济来实现用电效率的改善。(3)对外开放水平、节电意识、科技水平以及政府支出对工业用电效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使用SBM模型测算广东省2012—2018年37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37个工业行业按能源效率聚类为高、中、低三个能效组;通过T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能源价格等影响因素对不同能效水平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工业行业整体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效率在不同工业子行业中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低能效行业的能源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广东省各工业子行业能源效率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水平不高,多数子行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3)能源价格对广东省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产生正向影响,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产业聚集程度均对广东省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同一影响因素对高、中、低三个能效水平的行业组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存在于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审判改革后,影响庭审效率的因素。首先,通过阐释刑事诉讼成本收益,刑事庭审成本收益概念及相互关系,使读者有一个大致印象。进而运用经济学领域中的事后信息不对称原理以及克斯定理的引申等,分析影响我国庭审效率的四个因素:证据开示制度缺失的弊端;审前过滤机制的不完善;证人出庭制度因素以及法官、执法人员的素质因素。使读者从经济学角度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提出我国目前刑事诉讼庭审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人工智能上市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Tobit回归和脉冲响应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创新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性;创新效率进步得益于规模效率增长,而创新效率降低主要受到纯技术效率下降的影响;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下降分别是制约国有和民营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持续促进作用,而税收负担具有持续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贤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0):103-110
本文基于DEA方法运用200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30个省市的环境效率,同时使用Tobit模型分析了该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区的环境效率基本保持在0.7~1之间波动,各省区平均环境效率刚开始时呈下降趋势,但在2004年或2005年出现明显拐点。(2)我国环境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发达地区在效率水平上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的敏感性高。另外,2005年以来西部与东部的效率差距趋于缩小,而中部的情况则不乐观。(3)加大对从业人员、能源、用水等投入要素的利用程度,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率。(4)经济水平、外贸依存度、人口密度都会对我国环境效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其中人均GDP和进出口贸易额对环境效率影响较大,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对环境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210个主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模型测算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分析了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特征,结果显示,城市能源效率变动趋势呈现四个较为明显"倒U型"特征,城市间差距扩大转折点出现在2000年左右,而地区间城市差距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城市能源效率水平并不稳定,低效率高投入城市将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本文最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资源禀赋、平均气温、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及各类政策因素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说明,应区别对待不同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引起能源效率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超效率BCC模型,对2010—2018年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市群整体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利用变异系数考察城市群内部创新效率差距,探寻内部差距对城市群整体创新效率的作用关系,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创新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普遍提升;长三角创新核心城市的创新效率相对不足,京津冀创新节点城市数量及效率均不足,三大城市群创新腹地存在创新投入不足问题;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差距经历由扩大到缩小的变化过程,城市群创新效率受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创新效率差距的影响,城市群内各城市创新效率差距应保持适度,差距过大、过小均不利于城市群整体创新效率提升;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具有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战略区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协同创新效率提升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2018年地级市数据,以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四大城市群协同创新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城市群协同创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剔除外部环境与随机因素的影响,除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其它三大城市群的平均综合效率值均较第一阶段下降;②外部环境因素对协同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和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与协同创新效率负相关,研发支持力度、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水平与协同创新效率正相关;③协同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内部城市等级存在空间不平衡性;④不同城市群协同创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促进不同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区放权与经济效率:以计划单列为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放权,尤其是对地区的放权。本文以计划单列为例,研究整体性行政放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构造省内与省外城市的对比组来估计计划单列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放权确实有助于计划单列市提高其经济效率。本文对此结论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理论和经济学实验方法证明,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资源配置效率,行为因素会对市场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高保留价格的买者和低成本的卖者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最优报价的能力或意愿较其他交易者更弱,市场效率将会受损。中国市场中既有由于激励机制完善、在市场中锱铢必较的交易者,例如私营企业,又存在激励体制不健全、领导和员工均不愿为扩大企业利润工作的企业,例如一些改制不成功的国有企业。本研究表明中国市场效率可能因交易者行为因素受损。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效率和平衡视角,通过纳入结构差异和体量差距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以此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效率与平衡水平进行评价。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北京的效率水平过高导致产业过度聚集。在较长时间内,城市群产业发展平衡水平并无太大变化,但是城市群内城市的竞争压力逐渐向城市群西南方向转移。进一步讨论结果显示:新方法的测度结果是可信的;金融、公共服务等行业在城市群内的分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制造、教育和文娱等行业却在不断恶化,总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Ramsey-Cass-Koopmans增长模型,本文分析了当经济沿着最优动态路径增长时,宏观经济效率与人均资本的各种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短期,美国经济正运行在马鞍形稳定臂上,并会继续收敛于短期的均衡状态;中国经济效率与人均资本的值都比较低,而且从相图中的动力线来看,若短期内中国经济不能恢复到稳定臂上来,这一经济效率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长期,美国的宏观经济效率表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而中国的宏观经济效率却表现出下滑的趋势,两者呈现典型的"剪刀型"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制造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加速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力军的关键。采用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导向型NSBM模型,测度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并探讨效率演变的时空特征和内在机理。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整体效率和阶段效率均呈下上中游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下游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处于要素配置优化推动转型升级的调整期,呈集聚水平、创新效率“高高”特征;中上游地区处于粗放式集聚加剧要素错配的阵痛期,呈集聚水平、创新效率“低低”特征。技术研发效率不高是导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投入导向和关联错配导致的中游塌陷与局部效率洼地,会加剧区域效率分化,最终演变为全局低效率。为改变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局部高效、全局低效的不利境地,实现创新效率提升,需强化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科技服务体系,树立质量效益型研发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2011—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各省市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提升显著,受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更大;地区分布上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征,且各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进一步通过Tobit模型对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发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认知程度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区域异质性,通过解析导致各影响因素作用方向与程度差异的内在原因,发现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较严重的资源配置和管理问题。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仍需要从资金投入、人才管理、成果转化、产权保护和科技监管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2003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平均值都在0.9以上,效率整体较高,但还有近10%的提升空间,从区域上看,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呈东高西低态势;居民收入增加、转移支付及预算外收入比重提高、经济开放度提升等将降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而人口密度的增加、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有助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刘玲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125-128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聚集经济效应的交互作用,由于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的交互作用导致了城市化过程.其次,对城市化运行的根本动力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产业推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进行详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就业问题、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资源环境问题五个方面,最后,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并希望能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