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拨付,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国家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无论从规模设置还是从制度安排来看,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都是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运行的最主要内容,本文着重就此展开分析,对地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暂不作探讨。对于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和形式划分,本文认为应与目前中央补助地方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转移支付对中国省级政府财政努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ideal scheme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equalization and efficiency with taking account of fiscal
effort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hinese transfer system since the
decentralized taxation system (DTS) starting from 1994. To begin with, we make numerical analysis on equalization in economic
and fiscal aspects since the 1994 DTS reform. A Panel Data model is then developed to analyze correlations between each of
three types of transfer and fiscal effort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s based on Chinese experience during 1994–2006. The authors
further research respective situation of eastern,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and finally draw a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that the current fiscal transfer system does not tangibly contribute towards improving fiscal effort devoted
by local governments. In addition to that, it even has a somewhat counter-equalizing effect.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缘于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主要致力于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关于财政转移支付目标的界定与实施效果在学术界多有争议。本文以2009年公开数据为标的,以分税制集中地区收入增量与地区间再分配两大环节为数据分析的基本维度,对我国现行财政结算体制下36个独立结算单位在分税制框架下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此说明财政转移支付的实施绩效。 相似文献
5.
6.
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地理自然环境恶劣、公共服务供给成本高等原因,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无法提供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均衡的公共服务。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民族地区都有财政倾斜政策,虽然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核算体系,民族地区内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转移支付结构也缺乏合理性。今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应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为改革方向,同时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和考核监督。 相似文献
7.
8.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在设计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出现的一些核心问题,总结了许多国家采取的做法,并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的做法。由于国与国之间的情况和目标有差别,所以并不存在单一的、普遍适用的转移支付模式。但世界范围的经验表明,如果要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转移支付必须这样设计:即接受转移支付的政府必须拥有清晰的授权、足够的资源以及充分的决策灵活性,并且要对结果负责。 相似文献
9.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当前,我们应弱化、取消非规范性、非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应用统计方法对2003-2008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有助于区域财政均等化的实现,国家的财政补助和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建设是青海省提高区域财政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在现有财政制度的约束下,青海省进一步提高区域财政均等化的重点就在于完善转移支付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分税制改革后,基层财政收支缺口日益增大,取消农业税使这种困境演变成为危机,如果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基层政权的稳固。然而,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规范、不完善,大量的转移支付资金不能有效地发挥弥补农村财政缺口、均衡财政能力的作用。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解决好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因此,以法律形式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监督其实施就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13.
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尽可能地降低对地方征税努力的扭曲.本文通过构建转移支付征税努力模型,分析了不同性质转移支付对地方征税努力的影响,同时利用1997-2010年我国各省份财政实践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显著地扭曲着地方征税努力.总量性质转移支付(即税收返还)、均等性质转移支付(即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定额补助)对地方征税努力存在着抑制作用,配套性质转移支付(除均衡性转移支付、定额补助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则能增进地方征税努力,但激励效果远小于总量性质转移支付和均等性质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飞速发展,但贫富差距也越加明显,从近年来的基尼系数报料可以证明这种差距的存在。经济快速增长与收入公平分配实质上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若只追求发展而忽视公平分配,则必定阻碍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在财政方面所实施的一种宏观调控、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缩小中国地区间的财力差异,缓解基层财政困难。 相似文献
15.
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研究:基于财政需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均等化"目标的含义.义务教育均等化不应仅仅是财政经费占用量的均等,而应是产出或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生均经费支出总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在此目标下,我们以全国省级2000-2004年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技术,寻找义务教育需要的决定机制.并在回归模型确定的决定机制基础上,根据变量性质与农村人口学统计特征、农村物价水平等特征,具体计算了合意的均等化目标下农村所需的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实证研究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需求较大,而且,地区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财政转移支付是调节初次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重要工具。以辽宁省为个案的研究表明,近年来财政转移支付数额不断增加,但居民收入差距并未因此而缩小,财政转移支付甚至出现逆向调节现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城市指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理念和制度设计偏差、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是造成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宗旨与实际效果偏离的主要原因。因此,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除应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外,还要在转移支付的分配设计、分配结构、分配效率上进一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分税制改革以来,针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调整,形成了一个纵向逐级传递式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本文梳理了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构成及路径,并对当前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及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无论是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是财力均等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总体规模过小、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路线单一、缺乏法律规范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完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会影响到各地区财政能力均等化水平,进而影响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上看,转移支付起到一定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果,但各地区财力差异仍然很大;从分项转移支付效果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最强,专项转移支付次之,税收返还效果最差。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和建立均等化转移支付体系来提升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水平,以促进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8—2018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税收返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2)分区域来看,财政转移支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对经济水平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具体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负向影响在中部地区更明显。因此,不断完善与财政转移支付相关的现代化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科学测算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将有利于新时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国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实施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均等化目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于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