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关门山景区旅游资源和现有低碳旅游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客观地指出了关门山景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发展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景区发展低碳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门山景区低碳旅游发展的建议。通过景区的低碳发展,让旅游者通过旅游亲身体验低碳生活,推动低碳教育,传达低碳理念,为打造低碳城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实施政府主导型低碳旅游发展战略,不仅能减少由于市场失灵带来的负面效应,更重要的是能优化配置旅游资源,进而推动低碳旅游有序发展。在分析政府主导低碳旅游发展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低碳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而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旅游发展形式,它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旅游观念、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对低碳旅游开发方式模式的讨论,有利于促进该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本文从低碳旅游的缘起、概念出发,探讨低碳旅游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实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低碳旅游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汪顺华 《经济师》2012,(9):232-233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旅游景区发展的新方向。安徽省绩溪县登源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具备发展低碳旅游的基础与条件,其规划建设应坚持低碳理念,走绿色、生态、环保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景区旅游管理运作模式,努力打造低碳旅游线路,力争将其打造为国家低碳旅游示范区,以促进绩溪县旅游产业转型提升,实现旅游强县目标,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促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实践,是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逐渐转移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本文建立一个多主体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描述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主体的行为激励以及求解最佳行为均衡策略,从而揭示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经济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和行为激励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由于注重短期利益,对资源环境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很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在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具有污染小、耗费低的优势.本文从低碳视角下讨论如何推动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发展农村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农村低碳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低碳角度的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最后提出了基于低碳角度的农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具体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低碳旅游的思想非常切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低碳旅游,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能源的产出率,减少资源消耗总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加快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文章论述了我国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腾冲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巨大的客流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文章根据低碳旅游理论,分析了腾冲所拥有的旅游资源,针对腾冲旅游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的挑战,提出创建腾冲北海低碳旅游景区,传达低碳旅游理念,推出北海"低碳之旅",以促进腾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各国正积极倡导低碳经济发展,黑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其特点主要是以精神为主的体验,这与低碳旅游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黑色旅游的本质与特点,分析了我国黑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探讨了其发展的意义,进而以低碳经济为理念提出了我国黑色旅游发展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票制”实施前后凤凰县旅游经济发展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本文定量分析了“一票制”对凤凰县经济的影响并得出结论:“一票制”的实施对凤凰县旅游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凤凰县整体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显著;“一票制”的实施提高了凤凰古城旅游体验的质量,因此“一票制”的实施具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低碳体育旅游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旅游形式,发展前景比较广阔。目前人们大众对低碳体育旅游理念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传统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比较困难,因此要提高公民意识,建立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给予低碳体育旅游以政策支持;有效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建立科学的低碳体育旅游绿色运营模式;大力提高低碳体育旅游服务质量;重视低碳体育旅游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从而实现低碳体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经济属性的实践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猛,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社区共同推动全面开展的一项旅游实践活动,然而,在处理生态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方面,生态旅游在中国化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两个极端化倾向,把生态资源保护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造成生态旅游的不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完全可以兼顾,其实践上的可行之路是在旅游经济中推广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低碳技术、社区参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题,低碳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一种行为方式,已经逐渐被大众认可和实践.低碳旅游的研究已经成为继可持续旅游、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生态足迹之后最热门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国内低碳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概括综述,基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视角,从低碳旅游发展六大外力和三大内力推动的角度研究我国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并对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我国低碳旅游研究和低碳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阔、经济落后、生态脆弱,地质公园已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从低碳旅游开发的视角分析了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资源品质、旅游客源和环境容量;构建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科普考察、体育健身等四类旅游产品组成的核心旅游产品体系;提出了在景区建设、旅游行为和经营管理三方面的低碳消费开发方式。对干旱半干旱区以地质遗迹为主的景观资源的低碳旅游开发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依据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通过对比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原则与特点,最后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四大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关主体,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可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易兵 《经济地理》2011,(6):1054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  相似文献   

18.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省在发展低碳旅游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产品优势及政策优势。为建设旅游强省,走绿色旅游、低碳旅游之路,湖南省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大行为主体着手,致力于培育低碳旅游文化,开发湖南低碳旅游产品,践行旅游要素低碳化,创新政府低碳旅游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云南腾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低碳旅游的内涵、外延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基于低碳旅游的视角,认为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实现低碳旅游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是腾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了腾冲低碳旅游的实施办法,提出构建低碳旅游示范区,打造低碳景区、创新低碳旅游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低碳型都市旅游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  徐峰 《经济论坛》2010,(10):82-85
目前,低碳理念逐渐深入到旅游业中,低碳型都市旅游是都市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文章在明确研究背景前提下,对低碳旅游和都市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进一步得出低碳旅游和都市旅游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对上海低碳型都市旅游的发展做了初步分析,最后指出发展低碳型都市旅游是上海市都市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