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引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构成全成本.并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证实全成本对一国比较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削弱或者增强一国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甚至可以逆转一国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因此,国家应基于全成本视角,重新审视本国实际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再论“国际贸易的全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涵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某种物品的产权在跨国转移中,发生于国际贸易过程,进而涉及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生态、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中,使用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生产成本;使用制度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代际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发展表明,国际贸易的动因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本质是比较成本优势,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比较优势理论的"硬核"在于"比较之比较",其"外围保护带"则表现为对资源要素和成本外延的界定。为化解比较优势理论面临的种种冲突和困境,有必要拓展它的成本观,使其成为进步而非退化的研究纲领。因此,使用或耗费广义要素而形成的"全成本"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观: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最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基础需要进一步广义化。一个国家要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除了考虑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制度、生态环境等要素也不可或缺。基于广义要素的成本可定义为全成本,它是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的动态开放系统。全成本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全成本塑造比较优势”之命题,夏先良(2011)认为这是对国际比较优势规律的误解.事实上,国际贸易活动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流通环节,不仅影响价值实现,而且参与价值创造.经济学中的成本是使用或耗费资源要素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最高代价.从内涵看,“全成本”是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全成本”是以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全成本既是一种机会成本,也是一种国际(必要)成本,从“全成本”视角来分析比较优势和国际价值,可发现它们是统一的.为了实现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必须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充分将交易外部性、空间外部性和时间外部性内在化并构造“全成本”范畴,以其作为形成比较优势和国际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贸易理论的经历了从古典到新古典再到现代贸易理论,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本质和核心是比较优势决定的分工及贸易模式。现代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依赖不同的理论假设对引起贸易的原因的解释不同,进而对贸易模式的解释也出现分歧,对现实的反映水平及解释力也不断提高。但现代贸易理论不仅没有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反而是继承、补充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流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沿着“比较优势”这一主线进行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与当代贸易现实更存在较大差异,因为严格的理论假设简化掉了很多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交易成本理论引进到贸易理论研究中来。并在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概念,力图使贸易研究更接近现实。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作为新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基本假定,给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到创造优势,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本质是为企业创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是在不断放松和突破其假设前提条件下推进的。在传统的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都假定各国偏好相同,同时不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及交易效率差异以及偏好差异的存在没有被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着从新的视角入手,以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为研究对象,在既有李嘉图外生比较技术差异又有H-O外生比较禀赋差异的情况下,利用一国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通过相对价格高低的比较,分析了交易效率、偏好及相对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得出的结论能为决策者多元化、多角度调控经济贸易政策,加强和完善贸易法规提供更广阔的理论空间。从改变交易效率、偏好结构的角度,拓宽制定方针政策的思路,制定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政策,可改善我国的外贸条件,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成本的广义化趋势与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本是使用或耗费各类资源要素而引起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形成成本的资源要素具有本质上的有用性、数量上的稀缺性、归属上的产权性和计量上的价值性。导致成本发生的经济资源不仅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等传统要素,而且包括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新兴要素,成本的承担主体可能有企业、政府、社会乃至后人,其他支付方式包括货币或非货币支付、直接或间接支付、自己(本国)或他人(他国)支付等。从本质上说,国际贸易是产权的跨国(或地区)转移,它会通过种种途径和机制影响各国的生产、消费、经济社会制度、资源要素流动、生态环境乃至今人和后人的生活水平,其间发生的成本包括了由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构成的"全成本"。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本动因,其本质是对商品成本的相对比较。因此,"全成本"才是形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衎 《中国市场》2010,(41):151-151
本文介绍了我国家电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贸易中取得的成就,运用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了我国家电产业传统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