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青年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新农村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农村青年的主体作用,用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在实现这一战略任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贾晶晶 《消费导刊》2012,(3):173-173,177
精神文明是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能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作为重要内容,而且对促进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才能推动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使得质量和速度同时同步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早日实现新农村的蓝图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要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价格问题是农民敏感的经济问题,价格调控是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的社会再分配手段,如何充分运用价格调控、监督、服务的职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是当前基层物价部门的首要政冶任务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十堰市的新农村建设建立在扶贫开发基础上,与平原地区相比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该文侧重探讨如何突破性发展新农村,破解城乡二元矛盾,使广大农村进一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农村、农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地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也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拓创新,强化政府引导.加大帮扶力度,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又为实现这一任务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文章阐述了农业技术推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并系统论述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7,(4):36-37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制机制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部署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任务。《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工作部署中,《意见》提出了许多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目标。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目标;而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敏 《致富时代》2011,(10):54-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该文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分别阐释了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全部农村工作的基本保证。针对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导刊》2010,(5):27-2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于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全局。既是一项伟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繁重的经济工作任务,要完成好实现好这个任务,价格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根据陕西省物价局的安排,就岚皋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价格工作任务和要求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党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实现了农业产业、农村社会和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从政治学上分析,中国农民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农村建设可以极大的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经济学上分析,由于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突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任务重大,新农村建设可以是缓和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新农村需要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要落脚到新型农民的培养上,都要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的有效措施1、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一是围绕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做好各类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技能。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致富天地》2006,(7):4-4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最近在农业部举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把握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关系。一要注意防止和及时纠正忽视发展农业生产的倾向。二要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领“三农”工作的“龙头”和主线。本文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论前进、历史渊源和时代内涵及其主要任务,并对我省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任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评论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3):38-38,70
农村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计划生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计划生育的各项措施和行动可以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强基固本工程等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双赢。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是我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高素质人才的投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也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经济发展、政策引导、教育辅助、舆论宣传、社会保障等渠道,积极引导城市中人才供给相对过剩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投身到人才紧缺的新农村建设中,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良好途径,又是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制胜法宝。在大学生、新农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新农村的人才需求得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得以繁荣,最终推动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0.
董凌 《市场论坛》2007,(2):19-20,2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只有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融水作为一个基础薄弱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显得紧迫、重要。文章就此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