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川物价》2010,(2):27-28
阅读:《中国证券报》报道:中国社科院世经所所长助理何帆不久前预计,如果财政和货币政策状况均保持适度的刺激力度,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能高达11.6%,略高于潜在增长率水平。但由于2009年消费物价总水平呈负增长,2010年的总体通货膨胀率不会很高,预计CPI全年增长率约为2.9%。何帆说,今年CPI增长率将逐级上升,到4季度可能出现4.8%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2.
《四川物价》2010,(8):1-1
2010年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控制通胀和抑制泡沫。从控制通胀来讲,上半年CPI上涨2.6%,低于3%的目标。受2009年基数影响,CPI可能到2010年7月份达到高点后,应呈现回落的趋势。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导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郭向明  孟庆福 《中国物价》2011,(1):15-16,70
CPI作为衡量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最近几月一直在3%的通胀红线上运行,11月CPI同比涨幅更是破5达到5.1%,本轮物价上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运用压力测试方法对我国2010年12月CPI走势进行建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12月CPI给出预测估计,结论认为我国12月CPI同比涨幅在4.3%左右,波动幅度主要依赖于政府对食品类、居住类价格的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4.
《广告导报》2008,(3):139
2007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为5.40亿,而到2010年,将达到7.38亿。 用户的增长将使移动运营商实现非常高的用户增长率。从2007年至2010年,中国移动的用户增长率将达到43.7%。中国联通的用户增长率将达到24.6%。  相似文献   

5.
诸建芳 《新财富》2010,(9):31-31
三季度将是CPI高点 2010年7月CPI为3.3%,与我们和市场预期的3.3%一致;PPI为4.8%,与我们预期的5%基本一致,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5.8%。  相似文献   

6.
海外报业     
《中国报业》2009,(12):4-5
美国未来5年手机广告市场将处于培育阶段艾瑞咨询整理eMarketer对美国未来5年手机广告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发现,美国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在2009-2013年间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手机广告市场规模为3.2亿美元.2009年预计达4.2亿美元,预期增长率为31.3%。2013年,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15.6亿元。2010-2013年复合增长率为38.8%。  相似文献   

7.
钟林超 《华商》2011,(4):10-11
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采取了刺激经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货币的推动下,2010年以中国、印度、巴两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摆脱危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中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10.3%,印度2010—2011财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8.6%,美国2010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为3.2%,  相似文献   

8.
赵远兴 《商业时代》2012,(18):24-2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的重要指标.它是衡量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普遍意义上判断通货膨胀的标准是CPI增长率为3%-5%,2010-2011年我国CPI指数平均高于3.3%,我国进入通胀周期.本文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视阁下分析影响我国CPI上涨的因素,并寻求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国物价平稳向上,1—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11月当月达到5.1%的年内新高,但物价总水平仍属总体温和基础上的结构性上涨。预计CPI全年上涨3.3%,PPI上涨5.6%。展望2011年,国内外流动性泛滥、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将推动国内物价上升;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回调将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CPI上涨4%.PPI上涨6.2%。  相似文献   

10.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明显上涨且速度逐季加快。2011年一季度,全国CPI同比上涨5%,其中3月份涨幅达5.4%,创近32个月以来的CPI最高涨幅。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此次带动CPI高企的重要原因,因此稳定农产品价格成为保持CPI稳定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1.
热词     
CPI涨幅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1月8日在北京发布的《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预计,2014年中国CPI同比涨幅相比2013年将略有扩大,涨幅在5%左右。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预计,2014年的CPI从5月份开始会持续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年中六七月份达到4%左右之后会有所回落,年底收尾时将会再次上涨,预计2014年全年CPI为5.2%。  相似文献   

12.
诸建芳 《新财富》2011,(4):27-28
预计2011年上半年通胀还处于顶峰区域,CPI将上升4.4%左右,但下半年通胀将有所回落,CPI将回落至3.4%左右,2011年全年通胀为3.9%左右。预计PPI总体趋势将回落,但是由于翘尾因素,在6—7月将可能有所回升。从通胀的走势来看,2011年上半年通胀处于顶峰区域,目前正处于跨越通胀高峰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数字     
《对外经贸财会》2010,(12):88-89
明年经济目标预设:GDP约8%CPI约4%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发改委工作会议上表示,预计2010年我国CPI升幅将超过3%,2011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左右,CPI控制目标则在4%左右。  相似文献   

14.
《四川物价》2008,(10):1
8月全国CPI同比涨幅为4.9%,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回落到5%以内。这表明政府控制通胀的措施初见成效。但是,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1%,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PPI涨幅5月首次超过CPI后,走势开始出现背离,到8月这个差距达到5.2个百分点。PPI高位运行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根据7月份公布的数据,6月份的CPI“如期”创新高,达到6.4%。白2011年以来.CPI屡创新高,近期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更让人戏言.一头猪拱高了CPI。CPI的指标体系颇受诟病,焦点足居住的成本占比过小.而食品占比过大。根据2011年最新调整过的cPI指数占比,食品类在八大类中的比率是31.79%,炯酒及其用品的比率是3.49%,和食品相关的这两大类就占近40%的比率。而居住包括建房和装  相似文献   

16.
马骏  周莹 《新财富》2007,(9):25-26
整个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5.6%。预计未来几个月,原料价格的上涨将逐渐推高加工食品的价格,因此我们预计2007年第三季度CPI的平均水平将达到4.8%,四季度将小幅下降至4%,其中由于受到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及5月份以来财政部扶持猪肉市场的影响,12月份的CPI将会下滑至3%。就全年而言,我们对CPI的预期将从先前的3.3%调升至3.8%。  相似文献   

17.
《大经贸》2012,(1)
世界银行已经在其《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中调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测。巴西的GDP4年增长率在2011年第三季度出现r停滞,2012年预计将增长3.4%,北2010年的记录低了一半。由于印度在2011年下半年出现了急剧减速,因此南亚也将结束为期6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增速达到了9.1%)。预计2012年,该地区增长率将继续下降,只有5.8%。  相似文献   

18.
《四川物价》2007,(3):28-29
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不久前发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的章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6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四季度以后,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通胀也有所抬头,特别是12月投资增长率已下滑到13.8%,为去年最低值,工业生产速度在11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后,再次下滑到14.7%,CPI则从11月的1.9%猛升到2.8%。另据有关渠道了解,去年12月份的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已从前11个月累计的3.7%转成负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毛举麟 《新财富》2007,(9):35-36
2006年中国的B2B贸易总额达到20.8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15.6%,其中67.2%来自国际贸易。相关数据显示,由于中国的时装、工艺礼品、计算机硬件等行业在全球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06.2010年间中国的B2B贸易总额将保持17%左右的年增长率,至2010年达到40万亿元。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数据,2011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5.5%,同比涨幅创下近34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对CP!上涨的“贡献”达到63.6%;猪肉价格涨幅达到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生猪及猪肉价格再次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