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供销合作社,从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期,作为农民的合作企业,在全国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贯彻国家三农政策,促进农村商品流通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49-1978年的农村发展,通过完成土地改革,实施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体制和户籍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2009年的农村改革发展,通过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变革和整合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摆上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和完善市场基础性作用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展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电气化事业发展的重大措施。近年来,通过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改造。广元市地方电网供区供电质量大大提高,农村电价大幅度下降。但由于种种原因,广元地方电网与国家大电网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地方电网农村供区的电价矛盾十分突出,是我市自身难以解决的价格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成为影响我市地方电网供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占据大比例的农民越来越富有,而小城市或者县城的实体店难以满足其旺盛的购买力和多样的需求,同时,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硬件设施已初步建成,物流问题虽然棘手,却可以一步步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带给农民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同时,也为农产品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通过SWOT分析,我们知道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不可阻挡的时代的脚步。  相似文献   

5.
张龙 《中国商论》2020,(6):229-230
在新时期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农村的经济体制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革,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就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态来看,与我国农民的生活质量互不吻合,甚至出现农民富足、村委贫穷的现象,无法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应该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的思想,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从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和合作经济组织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对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性回顾和对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变革的环境下的嬗变历程,指出农村已有的合作经济组织的了战略选择方面的失误,进而导致农民合作经济主体缺位。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农村文化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农村文化工作步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较为繁荣的城市文化而言,农村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与农民渴望文化、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相比,农村文化形式单一、内容贫乏,农民文化饥渴问题还比较突出。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是唱好农村文化建设小康戏的主角,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先进文化、活跃农民生活的前哨阵地,加强这一阵地建设,应是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相当艰巨。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关系国家整体建设和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探寻农村社会稳定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研究构筑农村安定有序和谐环境的思路与对策,不仅是现实社会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覆盖千家万户、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减负效果直接等特点,与农民生产生活最贴切。2001年以来,国家逐年加大了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和草场围栏等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广大农民喝上了清洁水,路通了,电灯亮了,从中得到了看得见、  相似文献   

10.
创新农口投资管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三五"时期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要围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奔小康两大目标,紧扣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突出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业农村投入完善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体系等重大问题。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质保量完成2016年1亿亩的建设任务,国家  相似文献   

11.
陕西农村消费趋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省份,农民约占全省人口近80%。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市场容量扩大,农村市场及农民购买力在全省市场经济中的位置举足轻重。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需求增长空间巨大: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05.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20.2元。如果农民收入增加到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我省的消费能力将不可估量。所以,农民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影响着市场的总体购买力,而农村购买力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本之策。然而,目前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依…  相似文献   

12.
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为年近六旬的农民雷功福一次出版了6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这6部长篇小说是:《轨迹》、《伯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蝶变》、《九女之命运》。雷功福是湖南株洲炎陵县的一位农民,从小爱好文学,喜欢读书,思想上一直在探索农村的变革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雷功福生了一次病,他在病痛中萌发了写作的  相似文献   

13.
徐振斌 《中国物价》2009,(12):23-24
我国农村耕地适度规模化流转将是今后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农民宅基地流转将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农村耕地流转与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互为前提条件,形成良性互动过程,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最终将使农村经营体制发生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力助手。推进农村信息化要从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相关人才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农村的应用,以及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乡差距明显缩短。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从50年代创建以来,为我国广大的农民提供了便利和大力的支持,因而,随着农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地方经济的金融支柱,也成为了我国整个金融市场当中的重要份额。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了优良的金融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三资”管理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三资管理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以解决当前农村矛盾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农民被排斥于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外,"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农村老龄化程度要比城镇高出1.24个百分点。其数量已超过1亿,如何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我国农村乱收费的现状 农业税收和因剪刀差带来的农产品价格和价值的背离,是目前国家经济政策的必然效应,而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限额内的“三提五统”,也是合理合法的,所谓“乱收费”是除以上各项负担之外的各类行政性收费、集资、摊派、罚款等,由于其随机性强、弹性大、涉及面广、负担率高,成为当前农民负担的重心所在。回顾历史,农民要求减负的呼声始于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以后达到高潮,这几年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农民社会负担有所减轻,但仍不时反弹。毫无疑问,减轻农民社会负担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9.
唐怀念 《现代商业》2012,(21):176-177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农业仍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重点。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过上幸福富裕的日子,是所有农村工作者的追求目标。而农村的经济问题则是农民关心的现实问题,做好农村的经济管理任重道远。农村经济管理问题是推进新时期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为此,要在清楚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明晰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将农村的经济管理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落后、农业弱质、农民贫困的“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多年来,虽一直致力于农村发展道路的探索,但步伐不大。农村城镇化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开拓、乡镇企业发展和缩小城乡差别四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城镇化给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