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循环经济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在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上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基本思路的基础之上,对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依据循环经济理论,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明确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德尔菲法等科学方法,借鉴矿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循环经济系统的“灰色性”特点,建立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绩效灰色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评价模型对某煤矿2006-2010年循环经济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既体现了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又体现了与理想标准的差距。因此,煤炭企业应挖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点,继续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构建思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量化评价方法国内外尚处在探索研究之中,也一直是环境管理理论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探讨面向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引进、实施和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提出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该评价指标体系由多项基础要素、状态要素、支持系统和最终集成的综合结果所组成,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四个等级。鉴于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综合评价指数法用于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在计算综合评价指数的过程中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功效系数法计算各三级指标的个体指数,为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主体进行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和比较提供了一种客观、简单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评价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全面、科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过程—效应原理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基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选取28个指标,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和分析了我国2000~2011年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并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全面推进形成规模阶段,从过程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考核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定量标准。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和运行机理出发,试图从物质流分析的视角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展开相关实证分析,力图由点及面,为我国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在循环经济基本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北部湾经济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论述了评价指标基准值的确定依据和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对几种主要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首先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分别从政府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和学术界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两方面分析了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不足,最后结合已有文献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燃煤电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电厂是我国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燃煤电厂实施循环经济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两个角度回顾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分析燃煤电厂生产流程的基础上.从物质流总量、物质流强度和物质流平衡核算三个方面对燃煤电厂进行了物质流分析(MFA),定义了相关指标.基于循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包括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利用和废物排放的燃煤电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与燃煤电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冯彦明  王茜 《经济与管理》2010,24(12):64-68
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原则构建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权重,经指标量化和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果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综合评价值,得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起点低、各系统发展较为平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艳  徐晓琪  王琰 《技术经济》2006,25(8):121-123128
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的手段,也是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要步骤,本文从资源耗减、污染排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循环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以辽宁省为例,对辽宁省若干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公共项目循环经济指标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资源、能源型公共项目的循环经济特征,构建包括环境、资源与能源、社会经济,以及协调关系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及工作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举措.从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和预警三个角度制定的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能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定量描述,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而为现实经济中各地区和各部门开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企业、政府、环境、资源和人体健康方面探讨了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公路运输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张永成 《生产力研究》2008,(17):117-119
文章在介绍甘蔗制糖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之上,指出了甘蔗制糖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并设定"甘蔗制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评价总目标,下分"节能降耗、减排再利用、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四个二级考量指标,构建了甘蔗制糖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指出了甘蔗制糖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上,综合分析国内研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情况,拟定一定的原则,结合BPEIR概念模型展开对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村发展的一股潮流和趋势,是21世纪的农村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提出了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将影响系统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满意度评价,它使本文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状况.最后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能耗、高风险、高污染的"三高"行业,我国炼油企业的存在资源与能源消耗量大、"三废"排放量大等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炼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经济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清洁生产与3R水平、环境影响情况四方面分析其对炼油企业循环经济水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炼油企业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采用DHGF法对对循环经济指标给出有效评价。经实证该指标体系及综合方法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出炼油企业循环经济水平,可广泛用于评估炼油企业循环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耗能产品是我国工业的基础性产品,是推进工业循环经济战略的重点和关键。产品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其价值流的增值。高耗能产品的价值流是高耗能企业以及高耗能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探讨了产品价值流模型,构建了高耗能产品的价值流评价指标体系。以某高耗能产品为例,运用价值流及其评价模型分析了该产品生产流程实现的循环经济综合绩效。结果表明,高耗能产品的价值流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反映其价值增值状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为研究高耗能企业或产业的循环经济综合绩效提供一种微观分析模型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借鉴国外有关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用AHP对这些指标进行优化选择,从中选择符合我国循环经济评价准则的指标,最终建立起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