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发展理论认为,教育发展是增加人力资本和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教育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因而决定了政府必须干预教育并提供教育服务。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西为研究背景,着重阐述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服务作为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其质量直接关系教育服务购买者的利益和教育服务机构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本文从营利性教育机构从事服务营销的角度,通过分析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构成、教育服务质量标准及其判断,为各类教育服务机构分析自身的资源优势、设计和完善教育项目和课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育具有公益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义务教育服务具有排他性,由于政府掌握的教育资源有限,要考虑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和效益,所以,教育又具有投资性和产业性。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应按教育产品(服务)的性质来确定教育营利的性质,并利用多元化教育营利观念管理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第三产业的一个特殊部门 ,但从教育产品的性质看 ,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 ,非义务教育也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这就决定了教育资源的配置的主体仍然是政府 ,不能推向市场 ,即教育不能产业化 ,尤其是义务教育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较为单一的教育投入体系与长期以来对教育投入的理解有关。教育在不同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偏向, 其“半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教育投入必须同时兼顾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两个方面。我国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原则的确定要以教育内部收益率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面下隐含的我国教育市场的非均衡性.从纵向上看,国民教育系统中的各层次教育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非均衡特征,使得教育公平难以达成;从横向上看,即从政府教育市场和民办教育市场的比较看,我国的教育市场依然表现为非均衡的态势,体现了教育的不公平.首先,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市场失灵"现象均会造成教育市场朝着非均衡方向发展.其次,中国文化的官本位传统,也是造成我国教育市场失衡的重要诱因.最后,长期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影响,也是造成今天我国教育市场非均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下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根据在消费过程中的不同性质,又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涉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业税取消等原因,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会计职业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理念直接关系到公共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在大学本科阶段对会计学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几乎是人们共同的呼声,文章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核心的一揽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案及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形成,提高服务意识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趋势.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性定位、产品定位、服务过程、顾客定位进行分析,归纳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定义,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围内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所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是与农村私人产品相区别而存在的。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多层次的特征,一是按照消费竞争性、收益排他性的大小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如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业信息系统、农业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5—2013年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的宏观数据以及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支出的微观数据,以人力资源、公共产品以及教育分担等理论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居民教育有显著性影响,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的增加能够减轻居民的教育支出负担;教育对于居民来说是必需品,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比例总体小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比例。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教育观将教育看成是单纯的公共、福利事业,事实上教育具有公共事业和产业双重性质。本针对教育产业这一特殊性质,结合我国公办学校和非公办学校并存的局面及其对会计核算的特殊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将结论推广到与教育类似的其他事业单位,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用基金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市场中学校经营的产品是教育服务,教育服务产品生产经营受到教育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服务产品在市场中均衡变化与价格决定密切相关。教育服务产品的价格决定可有教育服务产品价格均衡决定、义务教育服务产品价格决定和教育服务产品分数价格决定。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将信息检索课性质定为公共必修课或公共必选课,实行分层次、分年级、分专业安排教学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三个面向"最早见于1983年邓小平给景山小学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按十六大报告的解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就是说,"三个面向"原本是一个关于教育或如何发展教育的命题.江泽民同志从这一命题中引伸出"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本质内在关联,又说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对建设先进文化所具有的基础或前提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产业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以服务产品理论为依据,对教育的产业属性、教育产业化、发展教育产业的意义等问题做一些探讨,有助于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教育产业并以此推进我国当前和未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贸组织将国际间的教育合作界定为服务贸易范畴,从微观的角度看,也就是说教育机构向受教育者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服务,这种教育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一样,具有与实体产品相区别的特性。教育业能否从容应对入世新局面,取决于在微观层面上的各教育机构能否完成自身的良性循环,那么这里的良性循环指的就是各教育机构能否将自己真正摆在教育服务提供者的位置上,从市场的需要出发,展开全面有效的教育服务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8.
邹杰 《大众商务》2010,(6):159-159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面下隐含的我国教育市场的非均衡性。从纵向上看,国民教育系统中的各层次教育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非均衡特征,使得教育公平难以达成;从横向上看,即从政府教育市场和民办教育市场的比较看,我国的教育市场依然表现为非均衡的态势,体现了教育的不公平。首先,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市场失灵"现象均会造成教育市场朝着非均衡方向发展。其次,中国文化的官本位传统,也是造成我国教育市场失衡的重要诱因。最后,长期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历史影响,也是造成今天我国教育市场非均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理论,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的产品性质,以及供给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寻求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财政视角下的教育多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对教育投入发展迅猛,学生规模、师资、设备等各类教育指标都有历史性的突破。但是,“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仍然突出,广大民众对教育仍有较大意见。从财政学角度看,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供给体制与教育的混合产品性质不相适应。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