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被带动迁入的少年儿童和老人规模也日益增大,对流入地和流出地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借助问卷调查资料,以带动迁移主体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带动迁移率的基础上,从流动人口的年龄、来沪时间长短、受教育程度、从业状况、收入水平五个方面考察带动迁移行为发生概率及带动迁移能力,以期解析大城市带动迁移行为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2.
起初,在与国外学者讨论中国的流动人口问题时,我们很难在英文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单词来表示中国流动人口本身特定的含义。最终,大家在移动人口(mobile population)和迁移人口(migrant population)之间找到了一个单词来形象地描述这一特殊的人口,即流动人口(floating population)。一般说来,流动人口是指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长期的或短期“人户分离”的人口。但是由于短期外出公务、度假、旅游、探亲、访友等不涉及到户籍、住房、就业、福利、保障等制度性安排的变化,因此在讨论流动人口问题时,多不包括这部分人口。在多数情况下,流动人口指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民。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项2009年在福建省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从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家庭因素、流入地和流出地特征和社会融合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主要因素。流动人口在户籍迁移意愿上具有多样化的选择,不同特征的流动人口其户籍迁移意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本地滞留时间和户口性质,家庭因素中的在迁入地家庭相对经济地位、同在此地家庭成员比以及家乡田地情况,流出地和流入地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程度等都对其户籍迁移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讨论了上述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项2009年在福建省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从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家庭因素、流入地和流出地特征和社会融合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主要因素.流动人口在户籍迁移意愿上具有多样化的选择,不同特征的流动人口其户籍迁移意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本地滞留时间和户口性质,家庭因素中的在迁入地家庭相对经济地位、同在此地家庭成员比以及家乡田地情况,流出地和流入地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程度等都对其户籍迁移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讨论了上述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警惕城市“棚户区”的蔓延杨子慧(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过后,我国人口的迁移、流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流动人口的规模、结构和经济、社会特征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引入关注的一点,就是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随着城市流入人口的大量增加,市区居住...  相似文献   

6.
刘凯 《致富时代》2011,(5):132-132
人口的大规模、跨地域的迁移流动已成为了城市社会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问题,给政府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文将主要围绕流动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贵阳市为例展开专门研究,探讨完善贵阳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服务于流动人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博弈论视角探讨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对流动人口迁移造成的影响,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矩阵对迁移者与迁入城市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并根据博弈矩阵的均衡解得出文章的研究结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高低对吸引高素质迁移者迁入至关重要,后又据此提出了两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其检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北京、沈阳、无锡、东莞和石家庄等 5城市流动人口的调查问卷 ,描述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 ,并对有关结论进行了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 :在迁移距离上 ,我国远距离流动的人口远远多于近距离流动人口 ;在性别结构上 ,流动人口中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 ;在迁移动因上 ,2 0世纪 80年代初的流动人口中很大比例是婚姻迁入或随迁家属 ,到了 90年代以后 ,流动人口的很大比例是出于务工经商的原因 ;在教育回报上 ,流动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 ,小时工资就增加大约八个百分点 ;在工作经验回报上 ,流动人口的工作经验每增加一年 ,小时工资就增加大约五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北京、沈阳、无锡、东莞和石家庄等5城市流动人口的调查问卷,描述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并对有关结论进行了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迁移距离上,我国远距离流动的人口远远多于近距离流动人口;在性别结构上,流动人口中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在迁移动因上,20世纪80年代初的流动人口中很大比例是婚姻迁入或随迁家属,到了90年代以后,流动人口的很大比例是出于务工经商的原因;在教育回报上,流动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小时工资就增加大约八个百分点;在工作经验回报上,流动人口的工作经验每增加一年,小时工资就增加大约五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流动人口中有不愿返乡,而在城市寻求工作的失业群体.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失业流动人口特征突出表现为相对年轻、学历偏低,外出具有盲目性,生活容易陷入困境,其中农业户籍失业流动人口更为明显.在失业分布上,流动人口失业率低于城镇居民,男性低于女性,已婚低于单身,15-24年龄段失业严重,农业户籍流动人口高于非农户籍,而且还有知识失业和高龄失业风险.从失业的成因来看,非农户籍流动人口失业概率要高,家庭化迁移提高了流动人口失业概率,文化程度对降低流动人口失业概率作用偏低,流入地区市场化程度或人口规模降低了流动人口失业概率,但市场化程度对农业户籍流动人口的作用要高于非农户籍流动人口.据此提出了降低流动人口失业概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流动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变迁中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也成为新时期社会公共政策面临的重大挑战。流动人口管理的改革既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也受到社会观念的压力。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如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农村发展,已成为摆在学界、政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而答案则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未来,更关系到各区域城乡人民自身的福祉。  相似文献   

12.
6月出版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报告指出,未来二三十年,人口流动将呈现4大基本态势:一是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但增速逐步放缓。报告显示,如果中国人口流动迁移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到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但每年新增流动人口由近600万逐步下降到2050年的3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3.
迁移理论的基础:“理解人口学”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学者布如金所提出的人口理论研究新范式,在对其进行概括和拓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解人口学”的分析框架。同时综合部分迁移研究的成果,融合不同研究方法,从四个层次:迁移行为的概念假设、迁移行为的发端、迁移行为的外部环境和迁移行为的时间纬度,为人口迁移行为分析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时期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单纯雇佣阶段、城市与流动人口逐步认同的磨合阶段和流动人口具有主人翁意识的融入阶段。户籍制度是影响市民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但仅取得户籍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市民化过程,流动人口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在思维的转变才是深层次的市民化。在新的户籍政策推动下,新型城镇化时期市民化的难点集中在内在市民化滞后、城市社会承载力压力增加、如何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等方面。对此,提出三个方面对策:完善流动人口的再教育体系,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公共社会服务领域,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3,(9)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着力推进的发展战略。按照中央领导的设想,新型城镇化应当是人的城镇化,落足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称,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36亿,每六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介绍,目前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28岁,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是80后。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不仅为了打工挣钱,超七成人希望落户城市,在城市谋求发展,并融入这个城市。报告显示,超六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与全部核心家庭成员在流入地共同居住。这些80后的年轻人,选择的流动方式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进入城市不仅是为了挣钱,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新期待;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超过六成的80后流动人口,最近3年没换过工作。报告分析,家庭化迁移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更容易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增强其幸福感。报告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流动人口相关的政策要适应家庭化流动趋势,满足流动人口家庭而非个人的需求。报告还显示,流动人口家庭的生育率与总人口平均生育率相差无几,他们不是所谓的“超生大军”。中国流动人口早已不是简单的“农民工”概念,这个庞大的群体,越来越多元化,素质也越来越高,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率则明显下降。在安邦(ANBOUND)的研究团队看来,卫计委的报告无疑加大了推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性。如何将这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安顿下来,让他们享受到同等的公共福利,将成为中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学者布如金所提出的人口理论研究新范式,在对其进行概括和拓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解人口学"的分析框架.同时综合部分迁移研究的成果,融合不同研究方法,从四个层次:迁移行为的概念假设、迁移行为的发端、迁移行为的外部环境和迁移行为的时间纬度,为人口迁移行为分析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东部地区调查数据,分析家属迁移对农民工在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迁移对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大于配偶迁移和父母迁移,子女迁移成为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的主要动力,配偶迁移和父母迁移则成为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的基础动力.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子样本结果表明,在子女迁移的基础上配偶迁移对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产生了负面影响,配偶工作后子女迁移和父母迁移均显著促进了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子女迁移会挤压其他家属迁移对农民工居留意愿的作用.这表明农民工对子女表现出一种天性父(母)爱的非完全经济理性迁移逻辑,对配偶迁移和父母迁移表现出一种经济理性迁移逻辑.  相似文献   

18.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一直是很多流动人口向往和驻足的地方,也因此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流动人口市民化压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基于2017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的整体特征、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积累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跨城市流动经历有利于经济和行为融入的积累,而心理和文化维度的融入则依靠本地居留时间的增加。家庭、朋友、社区等层面的社会支持显著提升流动人口总体的社会融入水平。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重要路径,但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及不同维度社会融入的中介效应强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外出1天以上的大陆流动人口总数已超过7000万人。有人按年增长率10—15%计算,目前,大陆流动人口总数已达1亿左右。据北京市调查,60年代中期流动人口仅10几万人,到1982年翻了一番多,达到30万人,到1989年又猛增到131万人,7年间流动人口增加了101万人,到1993年,流动人口中的外来人口部分已超过1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以上。人口流动或人口迁移是重要的人口社会现象。资料显示,近些年来,美国年均国内人口迁移率为千分之二百,日本和前苏联为千分之六十到千分之七十,印度也达到千分之三十。可以预言,当我国流动人口达到4亿,总人口中每千人中有六十人异地兴家立业的规模时,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管理方式、人口与发展将会出现崭新的格局。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一种自发状态。然而,人们在做迁移或流动的选择时,恰恰遵循着一种普遍的原则,任何迁移或流  相似文献   

20.
周楠  杨宏波 《华商》2008,(2):62-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人口在地区间、行业间的流动将加速,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规模将继续增大。文章将就上述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