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灯盏花产业在泸西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于2006年5月至9月,组成20多人的调研组,到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县生物创新办、县科技局等部门,以及种植灯盏花的乡镇村组。农户家中,采取座谈、实地察看、广泛交流等方式,就泸西县发展灯盏花产业的当前现状及发展趋势共进行了近半年的典型调查,撰写调研报告5份。  相似文献   

2.
泸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的增收主要依靠烤烟。1997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2259万元,其中仅烤烟农特税就达974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9%,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7224万元,烤烟农特税3275万元,仅占45%,下降了34个百分点。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泸西县域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3.
泸西高原梨基地从1991年到1999年底,共完成5万亩的建设(包括1440亩老梨园改造),整个基地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5%,重点布局于交通、通迅便捷的中枢镇、舞街镇和白水镇,面积均达万亩以上,其中千亩以上连片的果园7个。由于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在全省优质梨基地建设评比中荣获第一名。预计到2006年,优质梨年产量将达8000吨左右,泸西优质梨开发将成为泸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县的灯盏花、除虫菊、魔芋、荞麦系列食品等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已初具规模,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红河森菊公司、泸西县鑫晟魔芋有限公司、泸西县阿庐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的建成,有效带动了全县生物资源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效途径,我们于今年4月组织职教社员41人到全县10个乡镇的部份农村共走访农户上千户,就泸西目前劳动力转移的状况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典型调查,撰写调查材料18份。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10月18日和11月2日先后两次举行了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泸西的劳动力转移明显滞后于其他地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仍依附在农村。纵观我县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二是劳动者素质不适应,不具备用人单位所需技能;三是我县劳动力人才市场发育晚,转移渠道窄;四是农村产业门类较小,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以来,沪西县为避免“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恶性循环和从源头上治理乱砍乱伐,开始在农村推广小沼气建设。至2002年底,全县累计建起沼气池7354口,相当于保护森林1万余亩,节约劳动力1.5万个,全县森林覆盖率比1995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达29%。特别是2002年沪西县一年就建起沼气池1860口,整个泸西农村到处是建沼气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7.
泸西县白水镇是全省的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镇政府驻地白水集镇是红河州确定的40个重点建设集镇之一。位于县城东北部,与曲靖市师宗县彩云乡接界,处于两地州(曲靖、红河)两县(师宗、泸西)四乡(彩云、龙庆、石洞、向阳)两镇(金马、中枢)的枢纽位置。已规划的弥(勒)师(宗)二级公路经集镇而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草乌特色产业在泸西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2007年全县已发展到558亩,为了了解草乌产业的发展,我们于2007年4—5月组织我单位社员小组的部分社员,到三塘、向阳、自水等乡镇,就草乌产业的基本情况、当前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草乌特色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泸西县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现状及成效 泸西县农业科技培训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一是办好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的试验、示范现场,使农民学技术看得见,摸得着,燎起农民学技术、学科学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深入村社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冬春和在每种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时,都认真组织,农科站长、科技干部、农科人员到科技示范户进行骨干培训,再通过他们去培训广大农民群众。从1998年至2004年每年组织科技培训都在400期以上,培训农户7万余户,15万余人次。三是利用电视宣传。四是撰写科普宣传资料,送科技下乡,使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北京6环路征地补偿款逐步划拔到村,昌平区姜屯村村民就开始为获得这笔补偿走上上访道路。一年多的上访迟迟未果,2003年12月9日、10日,姜屯村上百名村民冲上了6环路。7天后,第一笔补偿款60万元发放到每家每户。2004年1月12日,涉嫌聚众阻碍公共交通秩序,6位村民被传唤、拘留,乃至1个月后被捕。13天后,即1月25日,农历大年初四,姜屯村召开全村选民大会,原村委会的5名村官被全部罢免。  相似文献   

11.
《云南农村经济》2001,(6):60-62
“云南泸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保鲜库自今年7月底投入运营以来,结束了我县没有蔬菜贮藏库的历史,解决了蔬菜长距离运输的难题,为我县蔬菜产业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蔬菜产品打入外地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该公司由中枢镇桃笑上村个体户王 闵生创办,公司地处县城迎宾路北面,占地面积近25亩,现已建成冷库4个,800平方米,最大处理量可达120吨。自7月30日正式运行,于8月25日止,共组织外销蔬菜300余吨,(因菜源有限,冷库利用率仅到10%多一点),品种有甘蓝“ 中甘十一号”.白菜“83-1”、“日本白萝卜”、“莴笋”、“甘蓝”等,从“泸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5天的运营状况看,我县商品蔬菜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村经济》2014,(1):41-41
2013年12月21日,江苏华昌化工(涟水)有限公司100万吨新型生态肥料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对外宣布建成投产。项目的投产,是华昌化工对“坚持化肥,做大做强肥料产业”理念的秉持。早在08年,华昌化工就利用自身富产的氮肥资源,研制出新型氮肥——脲铵氮肥,产品推出之后,受到行业和农民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09,(2):19-19
2008年12月25日,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沈阳表示,全国已经有5.7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第一线,他们已成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当前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全面推进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认真实施州委提出的建设高原生态经济州,建设云南迪庆香格里拉绿色产业园区的重要决策,推进全州“饮品、药品、食品、观赏品”四大民族品牌工程,州政协于2001年12月25日至26日,组织部分全国、省、州政协委员,在州生物创新办负责人协同下、对我州香格里拉绿色产业园区进行了视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10日,国家粮食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就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举行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6.
杨健 《浙江林业》2007,(6):14-15
竹子产业是湖州林业的主导产业,在全国30个“中国竹乡”之中,湖州就有2个席位。全市现有竹林面积170万亩,竹子用材林约123万亩,笋竹两用林25万亩,笋用林7万亩,早园竹15万亩,毛竹年采伐量为2500~2800万株,有竹制品加工企业1600余家。2006年全市林业产值达183亿元,位居全省及长三角16个城市之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林业大市、林业强市,其中竹产业年产值8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20001年5月8日至17日,陕西省农垦总公司总经理杨浩民带队,赴南非就该国的鸵鸟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世界鸵鸟产品市场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南非是世界第一大鸵鸟生产国,现全国拥有约12万只种鸟。2000年全国屠宰了大约35万只商品鸟,仅向欧洲就出口鸵鸟肉4900吨,创汇4000万美元。鸵鸟产业在该国出口创汇产品中排名第四。南非拥有世界最大的鸵鸟屠宰加工公司KKK(Klein Karoo Kooperasie)和最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厂Mosstrich公司。由于欧洲疯牛病和口蹄疫的爆发,良好的市场机遇把鸵鸟产业推向前台,有力地促进了南非鸵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据世华财讯消息,美国农业部参赞2011年12月28日在一份报告中称,俄罗斯2011年谷物出口量超过1500万吨,其中包括小麦1280万吨和大麦170万吨。  相似文献   

19.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12月18日,广西柳州举行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量达到105.6亿元,较2019年增长68.8%,日产量最高达325万袋,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万个就业岗位遍布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25日,江都市10万亩花卉苗木繁育培植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江都苗木产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