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必胜天     
我们大可不必匍伏在大自然的脚下.顶礼膜拜.无能为力.唯唯喏喏.任其宰杀。人类文明,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已经有助于人类对自然的“趋利避害”。但是.大自然规则确实是天命.人类不能对之漠然视之,或公然对抗之。  相似文献   

2.
登者无极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也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山,以其雄伟壮丽引得仁者无数,乐其不疲。观古今中外之乐山者,其心境不一,体魄参差,目标各异,致其过程千姿百态,结果千差万别,在山中留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早期面对大自然、面对自身生存发展等诸多难题时,单个个体往往无法应付自如,不得不形成一个个群体来对抗大自然的威胁,谋求个人无法达致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以群体联合的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之不足.随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企业逐步由群体演变而来.而企业与大自然的关系素来密切,没有大自然就没有人类群体,也就没有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各类企业的出现.时至今日,虽然人类已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但是,大自然仍然通过一些动物所特有的方式,提供给人类一些对企业管理富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肖一亭 《国土经济》2005,(7S):34-35
风水学的产生形成.是从河图、洛书演变而来的。追根溯源,它是与易经卦理分不开的。远古洪荒时代.中国黄河流域.饱受洪水泛滥之害,受气候环境之苦,面对大自然的威胁,加上疾病或连遇横祸,人类同大自然的对抗实在太渺小、脆弱。岁月的变迁,长年累月对宇宙自然环境探索、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先民们开始运用智慧来选择自然地理环境,择地而居。  相似文献   

5.
倘若我们把人类的无限需要比做真空的话,那末,大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有限供给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之真空得到充实,相反,会产生一种无底洞的感觉.因此,人们必然谋求对大自然界的供给的占领.  相似文献   

6.
<正> 20世纪已经落下了帷幕。人类带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向往进入了21世纪。那么20世纪究竟是怎样的世纪呢?人们从各个角度和层面进行了反省。人们承认20世纪人类凭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为人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式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因此,有人说,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也是“大自然对人类进行无情报复的世纪。”一、20世纪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危机四伏 100多年前,恩格斯曾这样写道:“我们不要过分  相似文献   

7.
<正>一、农业旅游的定义所谓“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他们把这种追求视为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发展史中,经济增长始终是人们竭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但如何对待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中外历史上,有很多有识之士很早就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过深刻的论述,指出人类和大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否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曾经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飞跃,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还很低,对自然存在敬畏之感,尊天敬神的崇拜形成了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就是我国劳动人民首创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业哲  相似文献   

10.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本是对华北地区的季节特写.如今却很难见到这种情景再现。想当年,毛泽东主席曾为常闹水灾而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时代强音,现在我却多么期盼干涸的河床再激荡着澎湃的涛声!不错,这种现象应该说是大自然的脾气使然。人类在认识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中,是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与其和谐相处,还是违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  相似文献   

12.
试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张竞倪锐哲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之总和。最初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为了能够得到合作,增强对自然界的抗争能力,出现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原始氏族社会,并对个别成员自行...  相似文献   

13.
王雅民 《活力》2011,(13):35-35
目前,人类面临紧迫的任务是如何改善环境。环境恶化问题的形成既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有关。其中人为的原因占主要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人类经济活动的快速开展。人类正在破坏和污染周边的环境.在早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自然界还能承受,大自然凭借自身的修复能力,很快能修复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永远是一个谜,等待着人们不间断地去探索.地球是人类的栖身之地,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地震也给人类带来最大的威胁.人类共同面对这个谜,亟待去破解.  相似文献   

15.
草木先知春     
人类自诩万物之灵,总以为自己先知先觉,能够最先获取大自然传递的各种信息。其实,就在我们站在季节的路口翘首探寻春天踪迹的时候,草木已经早早感知到春之讯息,它们以最灵敏的反应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讽剌一原来,真正敏锐和智慧的是亲爱的草木们!  相似文献   

16.
科技短波     
月球上的氦-3资源可被人类利用产生巨大能量 随着人类依靠航天技术重返和开发月球,月土中蕴藏的氦-3资源,将源源不断地被开采出来并被运回地球,科学家将用氦-3为原料,在建成的核电站中进行可控热核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巨大能量,以供人类使用。 地球上丰富的氕资源和月球上丰富的氦一3资源,其能量可供人类利用万年以上。这种清洁高效能源,不仅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而且能满足人类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对环境的要求。 (据《上海科技报》) 在赤道上空建太阳能发电站 能满足人类全部能源需求 太阳的辐射能是人类取之不…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绚烂.人类在享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颜色.颜色在不同的联想意义或象征意义下,也可以看作是跨文化交际的标志.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对色彩有着不同的感知.本文将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的颜色差异.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世界的自然标志,是大自然信息的传递最分明的信号.世界冈色彩而美丽和生机勃勃.色彩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它具有十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红色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偏爱之色,而这种偏爱却是受几千年来中国先民对于自然的主观意识而产生的巫术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四月天     
古今中外,“四月天”被无数文人墨客反复咏叹,但是,大自然终究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大自然的星移斗转,四季更替,寒暑相推,春华秋实,真的不是人类所能左右得了的。对如何建设人间美好生活,古人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遗产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词中对大自然声音的描写俯拾即是,它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折射了人类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构成了诗词的音乐美。翻译时,可采用解释性的词语、拟声词、陈述句式或者形式美来再现这种音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