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光彩》的“结合”是工商所老傅做的媒。那是在大前年报刊征订的时候,老傅当时说:“你是文化人,订一份《光彩》杂志怎么样?”碍于情面,我问:“杂志好看吗?”他还真的从包里拿出一本来,并再三叮嘱,两天内归还。这便是我与《光彩》的第一次会面。也算是“一见钟情”,《光彩》好像是专门为我办的杂志。事实就是这样,像我们这样的个私业户中国有几千万,中国现有杂志两千多种,对我们这些人“知冷知热”的也只有《光彩》,难道这样的《光彩》不值得人爱吗?每次“娶”来《光彩》,我总是一字不漏地看完,就连编辑部的电话号码也不…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光彩》2005,(10)
尊敬的编辑:提笔首先向您问好,并祝您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很不好意思写信给您。我是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个体协会委员、二条街道组长。我身边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是《光彩》杂志的读者,他们让我代表他们给杂志社写封信。我感到很荣幸,只是恨自己水平低,心有余而力不足,请您不要见笑。我们这里500多户个体户,有一半人有《光彩》杂志看。我们也很喜欢看《光彩》,有发家致富的,有好人好事的,有介绍经营经验的,内容很丰富。我们这里个体劳动者协会的工作做得很好,协会从会费中拨款订阅《光彩》,下面的个体户看杂志不要钱,所以很受欢迎。我们一定做好…  相似文献   

3.
《光彩》杂志独具光彩在众多的刊物中,《光彩》杂志以其“鲜明的政治质量、凝重的文稿分量、较大的信息容量”,在读者心中绽放着光彩。──把握主题,突出政治质量。一个刊物的质量问题,说到底是政治问题,质量失之毫厘,效果差之千里。《光彩》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4.
不怕您笑话,我这40好几的人,只为能先读完《光彩》,竟像孩童般与家人争来抢去。对此,儿子说我是“老顽童”,丈夫视我为“母夜叉”。究竟像啥我也搞不清,反正随他们怎么说。说来话长。我们一家4口全都爱书如命,好在《光彩》刚光顾我家时,女儿在外地高校就读,儿子远在天涯从军,丈夫又让我三分,《光彩》自然就被我一个人独占,“两人世界”相安无事。谁知好景不长,儿子复员回家.为看《光彩》,一家三口竞争得不亦乐乎。这不.儿子一到家,就翻箱倒柜把我收藏几年的《光彩》都搬进他的“‘书库”,而且坚持每晚必读,看后还咂咂嘴…  相似文献   

5.
《光彩》1999,(2)
明天会更好罗力(江苏句容)我是一名个协理事,同时又是一名个体工商户,亦是1998年的“光彩之星”。自从订阅了《光彩》杂志以来,每期必读,深深为其中的内容所吸引。同行们的经历,有的令我羡慕,有的使我同情,但更多的是让我产生共鸣。我们都知道,目前的经济状...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我撰写了一篇题为《铺设五彩人生路》的通讯,介绍一对下岗夫妻研制成功利用废旧轮胎生产彩色地砖的项目,并获得3项国家专利的事迹,刊登在2000年第1期《光彩》杂志上。没想到就因为这篇文章,两年来我和《光彩》杂志、和《光彩》的读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中的主人公李春明夫妇更是对《光彩》满怀感激之情。文章发表后,读者电话来信不断,更有不少读者手捧《光彩》来到这个边远小镇与他们洽谈生意。两年来,这对下岗夫妻的事业越来越红火。《光彩》百期,我遵嘱回访。用了10多天,总算将这对忙着新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的…  相似文献   

7.
协会之窗     
《光彩》1996,(5)
协会之窗县委书记话《光彩》"从我第一次看《光彩》(杂志)后,我就叫县工商局给我订了一本。我很喜爱这本杂志,每期都叫我觉得她不仅文笔流畅,版面新颖,更重要的是她的内容,反映了个体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人和事,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写出了有的人是怎样经过曲折...  相似文献   

8.
我名付清正,50多岁了,在县城经营个体印字店,是个协组长。按说胡子花白才当个小组长,官没芝麻大,平平淡淡,没个啥说头。其实不然,近二年我为同行们办事顺手顺心,大家大事小事都找我,年轻人见面喊声“老付伯”,年底还被评先进。这使我很感动也很满足。说起我受抬举,多亏《光彩》杂志来帮助,《光彩》使我提精神、长见识、增干劲,是真正的良师益友哩。我年年订阅《光彩》,篇篇文章我都读,尤其是“组长虽小工作不少”那篇对我启发最大。我反复读过好些遍,仔细品评,要想当好个协组长正该是那样。我对照“标杆”找差距,发现以往…  相似文献   

9.
《光彩》1996,(9)
个体户对《光彩》有五盼我是基层个协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上的关系,经常与广大个体工商户打交道。每次下乡送递《光彩》杂志,一些个体户就向我诉说他们对《光彩》杂志的意见和想法。为了能把《光彩》杂志办得更富有特色,更符合个体工商户的心愿,现将个体户对《光...  相似文献   

10.
刊为媒     
《光彩》1996,(9)
刊为媒过去,评剧《花为媒》唱的是以花联姻,今天,我要说的是以刊为媒,以刊结缘,这本刊就是《光彩》杂志,这个缘就是千里合作一线牵。说来话长,那还是1994年的事,当我第一次捧起《光彩》杂志的时候,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因为终于有个体户自己的杂志看了。虽说...  相似文献   

11.
《光彩》杂志历经8年4个月,出满了100期。作为首家以个体私营企业的经营者为读者对象的全国性杂志,她得天时之利,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深深地打上了市场经济的烙印,显示了与目标读者的高度契合。植根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光彩》,将“引导和服务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探究中外个体私营企业家的经营之道;维护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架设个体私营经济与全社会的双向理解桥”作为办刊宗旨。在100期杂志的辛勤耕耘中,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紧紧地守护着这一宗旨。一方面积极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一方面尽一…  相似文献   

12.
方才我给《光彩》杂志题了一个横幅,写了“不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所有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么几个字。几年前我给《光彩》杂志写过一篇短文《不只是光彩》,现在我再讲一篇《不只是……》。  在十五大报告起草期间,我只对报告的起草提过一次意见,就是建议在报告中至少出现一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字样,这样就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简称。后来大会通过的报告中有一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对文字上作这样一种处理,我很满意。我…  相似文献   

13.
《光彩》100期,编辑打来电话,让我从作者的角度谈谈感想。我既感到惊讶又感到荣幸。惊讶的是,一晃《光彩》杂志都创刊100期了;荣幸的是,在全国的范围内自己能被选中。想说的话实在太多了,就从8年前说起吧。那时,我在辽宁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创办的《个体私营报》编副刊。由于工作的需要,有时也要采写一些经济新闻。但我的“强项”是文学而不是新闻,不知怎样才能写好。正在这时,听说北京要创办一本《光彩》杂志,而且是首家全国个体私营经济杂志。当时觉得眼前一亮,就像赵本山说的那样:“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个粘豆包。”巴…  相似文献   

14.
成长     
日月如梭,转瞬间《光彩》出满100期了。中国人喜好以整数作纪念,五、十、百的,我们也未能免俗,我们也不想脱俗:8年多风风雨雨、苦乐甘甜,不单是《光彩》自身,《光彩》记录的个体私营经济更是如此。我们太想有所思考、有所总结了,经此我们必能更加轻快、更加坚定地前行。何况,关乎个体私营经济、关乎中国前进方向的中共十六大即将召开,举国上下都在回顾、前瞻,我们也想献上一份礼物。怎么办呢?在哪座山唱哪首歌,我们还是要在杂志上做文章。从年初我们就苦思冥想、规划设计,忽然,两个字在我们的脑海闪现:成长。伴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15.
本期的封面人物是河南省长葛市特种养殖研究所所长李秀玲。她对光彩杂志的读者来说应该并不陌生,1998年第5期光彩杂志曾以《一个养殖女老板的创业自白》为题报导过她。今年3月23日,在国家工商局和中国个协首次表彰全国“光彩之星”的颁奖大会上,李秀玲作为河南...  相似文献   

16.
《光彩》1998,(12)
“一定要让《光彩》照耀醴陵的每个角落。”这是9月25日湖南省醴陵市个私协召开的1999年度《光彩》杂志发行征订工作专题会议上与会代表众口一词的呼声。《光彩》在醴陵,已是抢手刊物。发行工作已经是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的先进县市。不少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已把...  相似文献   

17.
光彩之友     
《光彩》1998,(11)
《光彩》透溢时代的光彩如果早一天认识︽光彩︾没有光彩的事业便没有《光彩》。想在那极左的年代,全国非农业个体劳动者仅有14万人,残叶零星般地散落在城乡,躲躲藏藏地局限于修理业和服务业,被畸形的政治浮云遮掩得暗淡无光。今天,沐浴着党的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所收到从北京邮来的3本《工商行政管理》2004第20期杂志,封面上在微缩的第19期《工商行政管理》杂志封面旁边加上“=给工商干部提供能量的加油站”,我感到这种比喻很贴切。我转业到工商系统工作已经5年了,回想这些年来,我由一个标准的“门外汉”到知晓和掌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技能,除了与领导和同志的指导帮助以及个人的实践分不开外,还有一条就是得益于《工商行政管理》杂志。正如杂志社所期望的,《工商行政管理》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给我提供能量的加油站。如果说,我这五年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点成绩的话,那…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7,(16):54-54
“加利利科技作为《浙商》杂志的常务理事单位,已经与它携手走过了几年的时光!一直以来,它带给我的公司客户和同事以及我本人很多的成功案例、新领域、新知识分享。每月,我与大家都会收到很多杂志,但我们都要首选《浙商》杂志来看。在各种聚会场合,我们也会经常谈及《浙商》杂志。我想,这也许就是因为《浙商》杂志中所深含的特殊文化韵味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弓 《市场周刊》2012,(7):110-113
听到我们小区的大爷大妈们都在热聊《舌尖上的中国》后.我确定传闻中的“收视奇迹”应该不是“被”的了.于是回家上网找来看。看毕谈感受.抛开这部“食物色情片”所带来的饕餮之欲以及思乡之情,观看时我还产生出另一种惆怅.比如惆怅那个卖黄馍馍的绥德老汉要是故去.那在如今的时代堪称奢侈的全手工黄米馍馍是否也会成为传说,还有那好似武林高手般飞快地斩切着缎子般米粉的贵州老大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