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管理层从自家腰包里拿出不到50万元就买走了国家的349万元的净资产。在当前国企改革攻坚阶段,一些国企管理人员“借国家的鸡生自己的蛋”,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企业的存亡又何尝不是如此.内控制度之于企业,犹如法律之于国家.国家的兴旺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企业的繁荣亦需要完善的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3.
企业人力资源纳入会计范畴,人力资源教育与企业分配制度关系一体化,是职教一直期待的一个新的机遇。我国国家体系尚未形成国家教育职责的分配体系,高职在国家发展的经济效益目标所占的比重没有一个明确的份额,高职办学缺乏国家的支持;另外,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与教育培训成本并不一致,管理渠道也不一致,这些都是成人职教发展的新问题。高职目前追求简单的招生规模效益,缺乏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质量追求。因此,一部分高素质教师进入我国的企业“帮”文化体系,争取形成一部分企业智力资本,占有部分人力股份,最后完成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人力资源体系,实现“帮”文化的现代化再造。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被喻为工业的母机。在当前,迅速提升陕西的装备制造业实力,对陕西实现企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曾任中国标准缝纫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说。 2006年,正是中国缝纫机行业创始者标准集团的60华诞。看“标准”的60年历史,就是看一部新中国工业历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国家创新倡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中一个关键的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具有特定的国情和发展需求,具有建设独立自强的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意图,因此,其它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及经验,无疑对我们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章认为,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的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章小琴 《中国高新区》2006,(10):105-105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曾经在一个论坛上提出一个观点,企业要安全运行,管理必须带上两镜,一个是望远镜,一个是显微镜,这样才能既看到远处,又做到精细化管理,从而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实现快速发展。潘刚的这番话对所有企业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强化技术创新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武汉会议提出的“二次创业”,得到了国家高新区积极的响应,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的共识。在推进技术创新的积极探索中,科技企业孵化器无疑是一个耀眼的亮点。自1999年以来,创业中心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服务水平、国际化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形势下,更需加强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已经迈入21世纪。在过去的50年里,科技与物质文明都有着惊人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经济增长、福利提高的新时期,然而,其直接代价有两个:一是资源的消耗;二是环境的恶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急剧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临的几大中心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面对环境的挑战,企业应该迅速调整发展战略,配之以全新的管理思维,全面实施绿色管理,建立新世纪的“绿色”企业。专家预言,谁能率先建立“绿色”企业,谁就能在未来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企业是国家营销的一部分,所以,一个国家的企业表现的如何与国家整体形象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中国的“软崛起”必须依靠国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采用不同的企业所得税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并存。这是由当时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但随着客观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两税并存”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国家顺势提出了“两税合并”的税收改革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若干问题毫州古井酒厂张洪亮一个名牌振兴一个企业,一个名牌带动一方经济,一个国家有大量的名牌群体,这个国家就会繁荣昌盛,就会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名牌是企业兴旺的象征,名牌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但名牌又是人们智慧、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高度...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我国银企关系是国家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内部联系,企业的资金需要由国家财政拨给,资金的流动和分配不存在市场交易的特征。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了市场经济,企业的结构呈现为多元化。国有企业转轨改制进入市场,国有银行也走向商业化,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目前的银企关系存在的问题,阻碍着银行与企业关系的发展,也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本土特征和中国式企业文化构建的外部要素 任何企业都脱离不了自己所处的地理和社会文化环境。文化是与民族分不开的,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微观组织文化,它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实际就源于并代表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外脑”弥补“内脑”最近,美国著名高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向今日集团提交了一本近300页的企业经营战略报告——《造就一个中国非碳酸饮料市场的领导者》,今日集团为此给麦肯锡支付了1200万元的酬劳。一个中国有名的企业舍得花如此大价钱,购买洋人写下的“几百页纸”,决非头脑发热,而是借助企业“外脑”。寻求发展的一种形式。在此之前,早有国内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帮企业出谋划策的先例。那么,企业“外脑”究竟是什么?简言之,它是企业的外部高参,靠卖智慧给企业而赚钱的一种行式。此种行当兴盛的原因是,无论大公司抑或小…  相似文献   

16.
崔巢咖啡在全球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这家瑞士企业能做戎世界名牌,根本的原因是善于适应各地的消费习惯该公司在十几个国家建立了二十多个技术开发中心,每个中心只针对本地区消费特点进行产品开发.雀巢的成功,启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别忘了本土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葡萄酒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伴随着这一进程,行业发展也具有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中国国内的葡萄酒市场已经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新1日世界葡萄酒生产国的葡萄酒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产区、不同品牌、不同葡萄品种、不同档次的葡萄酒产品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多样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这个突出特点明确反映了我们正在面对一个逐渐或者正在高度国际化的葡萄酒市场。在面对国际化市场的前提下,自己的葡萄酒企业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竞争准备呢?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保护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当前大力倡导自主创新之时,实际上是一个当务之急的前提。唯有“保”、“创”并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0.
仁创科技集团是一个始终坚持创新的企业。从创新中起步,在创新中发展壮大,从创新中收获巨大的成果。创新的历程让仁创人深深体会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