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事晓阳     
对于晓阳,我是先闻其名、后见其人的。我刚到农行参加工作,在时堰分理处上班,就听说梁垛分理处有个叫杨晓阳的会计,业务很是熟练,特别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曾在农行盐城分行举办的业务技术比赛中获过奖。后来有一次在支行举办的业务技术比赛中,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原来以为算盘打得快的人都有着文静的面容、修长的手指,而那天我所见到的却是他如胡萝卜一般粗的手指,竟然也能在细长的算盘上左右翻飞,再看其人.长得高高大大.一副活泼外向的神态,很难将他与文静的业务技术能手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会财会》2015,(3):58-59
光阴荏苒,岁月如斯。屈指算来,我从事财务工作已经30多年了。这30多年,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好时光。在工作中我也逐渐用键盘取代了算盘,用鼠标代替了纸笔,用电算化取代了手工记账,并一次次地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实惠。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当上企业的车间核算员,总务科长发给我一把15位7珠的老式算盘作为计算工具,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算盘是会计的武器,要想打得一手好算盘,离不开熟能生巧4个字啊。"我默默地点点头,带着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珠算成绩优异能在就业竞争中取胜乔纪林笔者在泰安市第一职业中专近十年来的珠算教学实践中发现,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珠算水平也相应上的快;凡是算盘打得好的多是三好学生。但也有例外。一是凭一时兴趣,算盘练的好一些,却不能持久,最终还会落伍;二是原学...  相似文献   

4.
《我把算盘失落了》是刊登在九六年第9期《歌曲“杂志上的一首创作歌曲的题目,是词作家黄淑子和作曲家刘友平联袂泰出的新作,全词如下:“我把算盘失落了,有几分眷恋;我把算盘失落了,失落了一个古老的烦恼。电脑的琴键弹奏着欢歌,银屏上映出串串绿色的笑。心儿在琴键上跳跃,快把数字的音符存进电脑。唉,我储蓄起一个个小小的我,嗅,我推动着一片片大大的潮!我把算盘失落了,有几分眷恋;我把算盘失落了,我的心曲在琴镀上飘呀飘……’f读罢这首《我把算盘失落了》,我立即联想到同样是这家《歌曲》杂志发表的另一首与“算盘”有关…  相似文献   

5.
看了《中国工会财会》2006年第11期“文化长廊”栏目中刊登的金祺写的“算盘情思”一文,使我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既亲切又激动,心里有一份特殊的情愫在跃动,悠久而绵长。我想凡是年龄稍长的经济工作者,与算盘有过交道的应该有同感吧!算盘是中国发明的,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算盘为经济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不应该忘记或遗弃它。现在我计算加减法还是喜欢用算盘。我赋《算盘——我的伙伴》诗一首。以抒发我一个老会计对算盘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6.
<正>“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去拼才华”,想必大家对这句网络流行语耳熟能详。还有“明明一手好牌,偏偏打得稀烂”……有的是凡尔赛式调侃,但有的确实令人疑惑不解。此等世态明偏,在经济学里恰有一术语与之对应,即“逆向选择”。相关学术理论由乔治·阿克劳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构建,三位学者因20世纪70年代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7.
在几年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 章,其标题是“算盘虽小天地广阔”, 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一观念。在日益广 泛使用电子技术的今天,根据我国的 国情,古老的算盘仍然显示着它独特 的作用,珠算在农村应用仍然较多,而 家庭理财基本上都用算盘。珠算作为 中华民族的国粹,以一种“新文化”姿 态进入国际文化交流。一、珠算历史悠久长期兴盛不衰 打算盘是非常实用的一种计算技术,在古代尽管封建士大夫视算盘“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在老百姓当中“用之者甚广”。北宋名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有赵太承药店,柜台上 有一把算盘;元初画家王振鹏《乾坤 …  相似文献   

8.
<正> 没两下子不敢称王。在这百把号人的银行里,要数算盘打得精的,自然首推老满。老满和这算盘混了几十年,头衔得了一大篓,不称王,该用什么冠之,就认了。这也是大伙的尊敬。老满却谦逊地摆摆手:“惭愧,惭愧。”  相似文献   

9.
<正>前几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单位征集LOGO,不由得联想到许多单位都有统一的徽标。比如,看到古钱币就会想到银行系统,看到天平就会想到司法系统。什么东西能作为财政系统的标志呢?我认为非算盘莫属。我也有一把算盘,伴我已经三十多年了。记得18岁那年,怀着兴奋的心情步入财校的第一天,老师发了一堆课本,还有一把算盘。那是一把木质算盘,暗黄色的框档发出柔和的光泽,黝黑精巧的算珠透出活泼的灵气。忍不住笨拙地拨弄起来,“噼里啪啦”,清脆悦耳。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  相似文献   

10.
对于珠算式心算的一点初步印象卞传玲珠算式心算是以珠算的形象与方法在脑中进行的一种计算活动。它是在脑中的“虚算盘”上,按照打“实算盘“的方法“拨动”算珠进行的运算。所谓“实算盘”是指日常进行拨珠计算的实物算盘。“虚算盘”是计算者在脑中想象摆着的一架算盘...  相似文献   

11.
一位任职20年、50多岁的工会会计,敬业爱岗,心胸开朗。比他年龄小、工作时间短的5位同事先后提升为处级干部,他不攀不怨;妻子下岗,孩子无正式工作,自己身体不够好,从不叫苦喊难。他用忠诚和勤奋,荣获个人、科室、工会经费收缴三项先进。问及所想,他坦言:“当好‘算盘珠’是我的应尽职责。”笔者深为这种“算盘珠”精神喝彩。 “算盘珠”精神可贵,至少有三点:一、听从指挥。算盘是供人使用的工具,每个算盘珠都听从指挥,任主人拨拉,叫上即上,叫下即下,叫进则进,叫退则退,且每次准到位,绝对没脾气。我们众多工会会计以服从为荣,以  相似文献   

12.
清代戒指算盘是一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系纯银所制。该算盘尺寸为1厘米×0.5厘米,像一颗镶嵌在戒指上的长方形银制饰物。戒指算盘共有7档,为“上二珠下五珠”的七珠算盘样式,算珠直径不足1毫米。若要使用珠算计算,则根本无法用手指拨珠,唯有用针代替手指...  相似文献   

13.
1算盘传入日本的时期自十六世纪中叶到今天,算盘(在日本称为“所六盘”Sonoban)在中国一直十分盛行。推测起来,它大致在该世纪末经由长崎等港口城市传入日本。虽然目前尚无法肯定算盘传入日本的确切年月,但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在驶往日本港口的明朝商人贸易船只上带有算盘。有下列四点可以说明算盘是在公元1570-1580年间传入日本的:1.1十六世纪末在日本编辑的字典中已有“所六盘”这个名词。在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的基督教传教士为了学习日文的需要,刊行了许多字典。最古老的一本是公元1595年在熊本县天草刊印的拉丁…  相似文献   

14.
佳联供众赏     
朋友告诉我 :在台湾 ,尽管计算机、计算器比较普及 ,但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算盘仍备受推崇。在台南市的城隍庙里 ,至今还陈列着两架大算盘 ,其中一架长2 78米 ,15档 ,制造于1937年 ,上面刻有一副独特的算盘对联 :“善恶全由人自作 ;是非算定法难容”。联语寓意深刻 ,中肯恰切 ,看过此联 ,无不合掌称好。善哉斯联 ,公诸同好 ,愿与吾辈会计工作者共勉 :一要在“善恶全由人自作”的出发点上 ,下定作奉公理财、廉洁自律会计的坚强决心 :让我们的“算盘手儿”、“算盘脑袋”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能疾恶如仇 ,从善如流 ;二要从“是非…  相似文献   

15.
悠悠算盘情     
陈许 《税收征纳》2006,(6):53-53
算盘是我们曾引以自豪的“国粹”。 岁月如梭.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天空下,算盘过去的荣耀和今天的梦想已成为一段逝去的记忆。但它的故事就仿佛发生昨天,并赋予了它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强化信息宣传推动审计工作新密市审计局始终把审计信息宣传工作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审计业务,一手抓信息宣传,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有力地推动了审计工作开展。其主要做法是:1.专门成立了“信息通讯组”并做到“六有”:有领导...  相似文献   

17.
爷爷的书房     
爷爷的书房徐伊俪走进爷爷明亮的书房,一眼望去,橱里堆的,墙上挂的,台子上摆的,都是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算盘。其中,大算盘大到比我身高还要长;小算盘小到只有我的文具盒里的橡皮那么小。这些算盘中,有精致灵巧的银算盘、铜算盘、铝合金算盘、不锈钢算盘;有古朴典...  相似文献   

18.
康幼之 《新理财》2004,(1):48-48
许多人常疑惑,现在都进入信息时代了,还抱着把算盘不放,这是为什么?算盘在计算机已经普及的今天还有什么用途?殊不知,算盘虽小作用可不一般。它的用途远不止只有计算功能,它不仅是我国的化瑰宝,也是健身健脑的好东西。我认识的几位珠算界老前辈大都是80岁高龄,但他们的身体都很健康,脑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为了更好地有助于研究探讨我国算盘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和经过那些阶段 ,必须把“珠算”这个名词及有关的事物先予说明。1 1 什么是“珠算” ?什么是“珠算” ?各人的说法虽然不完全相同 ,但重要意义基本是一致的。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运算的一种计算技术 ,是一门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内的应用科学。由于算盘上面有算珠 ,运算时 ,根据珠算的口诀、原理和方法拨动算盘上的珠子来计算 ,珠停数出 ,所以叫“珠算”。这是现代对“珠算”的名词解释。“珠算”这个名词。在我国书笈中最早出现的 ,就是《数术记遗》(简称《记遗》)。《记遗》…  相似文献   

20.
最早的文学作品中的算盘文化范例当属宋末元初作家刘因(1249—1293)在《静修先生文集》卷十一中的《算盘诗》,诗曰:“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是一首借题发挥以“算盘”为题用以抒发作者“知足不辱,反对好财盘算思想”情怀的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