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达同志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建国后积极阐述毛泽东思想以此帮助群众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真谛,解说了《矛盾论》与《实践论》,并总结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方法,为毛泽东思想的通俗化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孙子》在商业领域被炒得火热,其内在的经营智慧渐渐凸显出来,笔者试图就此做一点浅探。笔者认为,《孙子》的经营哲学是个有机的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经之有物”的道论系统、“营之以智”的知论系统、“制之用权”的行论系统,其中的知论系统对后现代化社会的启示意义最大。在《孙子》的经营哲学中,“利益”是最高价值,“智慧”是核心理念,“权变”则是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孙子》在商业领域被炒得火热,其内在的经营智慧渐渐凸显出来,笔试图就此做一点浅探。笔认为,《孙子》 的经营哲学是个有机的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经之有物”的道论系统、“营之以智”的知论系统、“制之用权”的行论系统,其中的知论系统对后现代化社会的启示意义重大。在《孙子》的经营哲学中,“利益”是最高价值,“智慧”是核心理念,“权变”则是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和本质,更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科学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产主义原理》《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重要经典文本。从继承和创新、正确与错误等二重性的角度对这些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并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建国以后,毛泽东一如既往地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一方面,继续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新理论;另一方面.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予以宣传和普及。使之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对"劳动价值论"争论双方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与其唯物史观相统一,承认生产力决定性原理。《资本论》展述的价值理论体系实际是“生产力价值论”。在表达方法上它遵循“从抽象上升为具体”和“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逐渐上升到对市场价格的具体把握。从劳动价值论推出剩余价值论,只是“生产力价值论”体系在某些限制下产生的一个支论,它并不否定生产力和使用价值的决定性。但近年来国内围绕劳动价值论形成的许多研究成果,只把劳动价值论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不能解释《资本论》一系列明确的论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从“语言分析方法”角度谈论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分析”既是分析哲学的重要特征,也是维特根斯哲学的重要特征。就前期维特根斯坦而言,其语句分析的一般步骤在著作《逻辑哲学论》中体现为“语言-事实”对应即“指谓模型”:语言符号-可能事实(P)-实在(┠P:真命题或假命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物”具有三种形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唯物就是“唯事物”,“物”指的就是“客观事物”;而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作为世界本源的“物”,指的是“物质”;但在社会历史领域,“物”就是社会中物质性的客观存在,指的则是“社会存在”。这三种形态虽然在表现上各有特点,但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对加强“两课”建设的几点探析宋希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学校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如何加强“两课”建设,努力提高教学实效,这是高校在贯彻实施《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  相似文献   

10.
《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专门总结他和马克思哲学信仰的文章。文章的第一、三节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汲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倾向,同时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阐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其中一些理论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两课”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南同茂《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两课在德育中之所以有这样突出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哲学作之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最为详尽的阐述。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理论的唯物的、辩证的论述,对我们在新时期学习唯物史观,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没有单独论述美学,但在《手稿》中表露了他的“人的目的论”,而美学正是建构“人的目的论”的途径之一。对于马克思来说,审美是被当作人的本质力量来考察的,这对以往美学的迷失是一种矫正。人作为目的的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单向度的人”和“新感性”建构中得到了传承。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以来,尤其是建国5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走过一条伟大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在世纪交汇的时刻,认真回顾、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所走过的历程,展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前景,有利于我们在新的世纪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一、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思想轨迹及其启示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世界化和民族…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典范,其具有以下主要历史效果: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一公认的科学世界观在人民大众头脑里落地生根,使人民大众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其教训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时政治实践的关系始终没有完全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存在简单化、庸俗化和极端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在规律研究不够、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的价值理论体系是生产力价值论,不是“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阶级斗争的态势和工人阶级主要任务的要求,《资本论》提出了生产力价值论但未能全面展开,并使作为叙述出发点的劳动价值论及由此引出的剩余价值论过分突现;在第3卷向生产力价值论靠近时,又出现了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都源于劳动的“劳动价值一源论”,并由此导出计划经济模式。这是《资本论》的一个理论失误。我们应当继承且与时俱进地推进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生产力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典型表现形式——“劳动价值一源论”,应予以扬弃。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网络思想的哲学内涵可以归结为价值论层面上“人本主义的伦理关怀”,主体论层面上“从交互主体性到共同主体性”,矛盾论层面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均衡”,目标论层面上“构建优雅生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网络思想的理论品质表现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人的优雅生存与虚拟交际的融合、“中国梦”与“社会合作治理”的融合。在哲学意义方面,习近平网络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如何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行体系并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本主张既不要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不要定位为“实践唯物主义”,在学界尚未就此达成共识之前,暂且来个就事论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这种思路下提倡个性化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9.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人类智慧的升华,是人文知识的核心。它集知情意、真善美于一身,是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长期发展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首先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然而,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当前大学生却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缺乏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地位,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内容,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科恩的《自我论》是一部系统论述自我的心理学著作。他对自我的认识融合了心理学多种流派的观点,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笔者通过对科恩的解读,分三部分阐述了科恩对自我的理解:科恩对“自我”之谜的解答:自我的恒定性与可变性的辩证关系;自我认识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