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众多的学者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的“里昂惕夫悖论”作了大量解释。虽然这些解释对降低悖论的程度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它们并不能完全排除悖论的存在。本文从次优理论框架出发,试图在更高、更大的框架中对“里昂惕夫悖论”给出更完整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现有解释只是就里昂惕夫之谜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没有跳出里昂惕夫之谜的思想框架。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相对价格线分析工具,通过几何方法,分析消费均衡点和生产均衡点的不同位置关系,可以认定理论上确实存在里昂惕夫之谜,我们可以通过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学说,对里昂惕夫之谜作出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英国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多的宏观收入分配模型对“里昂惕夫之谜”给予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所批判的不是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论,而是对该理论进行解释的“要素禀赋论”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5.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解读"里昂惕夫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反论,它在相当大的意义上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哲学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它的成因等问题,并阐述里昂惕夫反论产生的必然性及在反论的刺激下,西方经济学界产生出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理论学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反论,它在相当大的意义上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哲学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它的成因等问题,并阐述里昂惕夫反论产生的必然性及在反论的刺激下,西方经济学界产生出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理论学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里昂惕夫技术和生产函数,分析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按比例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公共资本与民间资本的作用分析,认为在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公共资本投入拉动需求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运用货币政策启动民间资本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并不是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的结果。随着贸易顺差的出现,高技术产品总体上具有了微弱竞争优势,但高技术服务贸易一直缺乏竞争力,形成所谓的里昂惕夫之谜。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已成为高技术产品制造和贸易大国,却不是高技术生产和贸易强国。表面原因是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外商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造成的,实则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优势。当务之急是深化教育科研体制改革,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自"里昂惕夫之谜"提出以来,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就一直伴随着来自贸易实践的质疑。然而,将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和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所确立的基本分工原则相结合,古典理论依然可以对"里昂惕夫之谜"以及当今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给以直观的解释。在南北贸易中,落后国家要想跨越"比较优势陷阱",一是靠要素相对生产率的变动实现贸易结构逆转;二是应当缩小国内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之谜的实质是货币供给长期快速增长下物价水平何以能保持稳定。不同历史时期引起该现象的主导原因不同,在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巨额存贷差的存在及快速提高一方面推动了M2的高增长率,另一方面又由于绝大部分存差的不可动用性质,使得该部分货币没能作用于实体经济,进而对物价没有产生影响,因此,巨额存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目前中国之谜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11.
薛田 《经济论坛》2008,(6):65-66
一、新贸易理论的出现 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源禀赋差异与他们的贸易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各国之间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行业间贸易),但是战后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大增加,以及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这些难以用传统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以及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导致了人们对传统贸易的反思.传统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而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产品生命周期与标准化的关系 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与产品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息息相关。实际上,标准化进程和产品生命周期都与市场需求有着类似关系变化,甚至我们可以认为标准化的过程是与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叠加在一起的(如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基于对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产品、消费人群、市场等特征的分析,发现从产品的引入期到衰退期的创新管理与蓝海策略、二八定律、长尾理论三理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全新产品的推出意味着企业发现了属于自己的“蓝海”,它的发现需要通过根本性创新活动来实现。企业在产品成长期则要利用二八定理来指导渐进性创新活动,实现领先者的超额利润。在成熟期则需要抓住“长尾”的精髓,利用工艺创新来节省成本,维持高利润。衰退期的到来则预示着下一个新产品的萌芽,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分散化投资可以增加均值—方差模型投资者的效用,在理论和经验上均得到了广泛支持,然而,该理论无法解释国际金融领域"本国偏好之谜",即一国投资者将绝大部分的资金投资在本国证券市场而忽略国外证券市场。通过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对冲需求分别对"本国偏好之谜"进行解释,仍无法取得合理及满意的答案。行为金融的发展给解释"本国偏好之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之谜":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志文 《财经研究》2003,29(1):27-34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之谜“的由来,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中国之谜“的存在,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资产囤积假说“,试图解释“中国之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到金融资产这一新的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之后,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消失了。  相似文献   

16.
根据Pagano(1989)的理论预测,中国股市应该具有很高的流动性,然而,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我们称这一矛盾现象为中国"流动性之谜"。本文通过探索投资者最优搜寻行为与有限参与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流动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解释这一现象。模型表明,中国资本市场以中小散户投资者为主要参与者这一特征可以解释这一问题。同时,这一模型还为"股权溢价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之谜"和制度变迁的视角我们发现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有如下基本内涵:(1)政府主导的强制性、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2)"渐进式"的增量改革;(3)政府主导市场化改革的"次大国模式"。中国金融发展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及高度统一的金融体制起主导作用的初始条件,决定了我国金融发展模式的特殊路径与顺序选择。理解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关键是剖析政府因素和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博弈与耦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对李约瑟之谜的官僚体制论和技术发明方式转变论两种解释入手,结合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脉络,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以及儒家理念构成的家国同构的超稳定制度体系的角度来分析了中国经济、科技从领先到衰落的原因,并由此得出对现实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外直接投资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中某一居民实体(直接投资者)在另一经济体的某一企业(直接投资企业)中获得永久利益的目的,同时这种永久利益意味着直接投资者和直接投资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关系以及对该企业的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按照三条路径演进:渐进的演化路径、间断的演化路径和经过临界点的演化路径。本文主要将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目前引用率较高的观点分别按照其演进方式进行归纳、介绍和评价,认为有必要在学习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实践,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相似文献   

20.
废旧手机回收构成电子废弃物回收政策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手机生命周期的相关企业中,手机维修商和二手手机商回收贡献突出,而手机厂商和手机拆解商贡献不足,形成了"橄榄型"结构特征。这种"橄榄型"结构凸显支撑我国废旧手机回收的科技政策乃至电子废弃物回收科技政策,应该区别于发达国家,应该节约资源与治理环境并重,应该重点促进旧手机等旧物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