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市》2014,(Z5)
正楼市的起起落落总是与调控相依而存,2010年到今天,楼市的这一轮调整并没有停止,虽然不少中介企业因经营不善,退出市场,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这期间,却成了品牌中介公司确立市场地位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陈璐 《楼市》2013,(Z1):48-51
淡定、由忧转喜、匪夷所思、惊叹……2012!玛雅人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是否也意味着楼市的"世界末日"已经过去?楼市2012年的表情拼图是否呈现了我们期待的祥和与宁静。购房者、开发商、中介、投资客表情不一,心情各异。让我们翻开这一年的记忆相册,用一张张表情丰富的脸串联起这个不平凡的2012。延续2011年的调控态度,‘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为2012年的楼市调控定下基调。2012年的楼市,俨然让我们看到了一片刚需唱主角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李频 《上海房地》2011,(5):60-60
“新国十条”实施以来,楼市调控成效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层面的关注点是,政策的成效决定今后楼市调控的深度和广度;消费者的关注点是,房价降幅引导楼市成交量,从而选择入市的时机;房地产商的关注点是,以楼市变化作为调整经营策略的依据,抓住时机,加快“出货”,渡过难关。由此可见,楼市调控成效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形成未来楼市预期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观点集粹     
《东南置业》2014,(1):11-12
新春伊始,房价的走势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有观点认为,过去几年的楼市调控一直把重心着力于单一的房价调控上,应当将调控纳入到经济转型的大系统中,以经济转型、资源和要素的均衡分配流动,为楼市调控创建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观点认为,楼市调控不见效果是没有开征房产税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兔年伊始,本刊特邀世联地产、经纬地产、易居中国和中地行等国内知名地产中介,对2011年广州楼市趋势进行预测。尽管各中介研究机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但相似的观点是2011年广州房地产行业调控依旧严厉,房价仍将在高位运行,市场活跃依旧。  相似文献   

6.
媒中评     
楼市调控目标别让公众猜谜 尽管此番楼市调控的力度可以说史无前例,政策层面展示的决心更是让公众对于房价回归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问题在于,此次楼市调控的预期究竟是什么,目标究竟在哪里,其实依旧语焉不详,甚至连调控的预期目标究竟是让房价理性回归,还是涨得慢点,  相似文献   

7.
方儒 《中国企业家》2013,(23):130-130
创立中原地产35年来。施永青从来没有这么难过。 64岁、发色灰白的施永青,是香港地产中介教父,但面对香港特首粱振英调控楼市的“辣招”,他显然也没有太多办法。他最近公开说:“现在香港政府这样玩法,简直是兵临天下的感觉,我有什么办法呀?去后山吊死?”  相似文献   

8.
吴衍 《上海房地》2010,(4):61-61
今年初春的上海楼市与去年同期有惊人的相似,在三月的最后几天,潜在的购买力突然释放,楼市成交量骤然加大,房价“高烧不退”。这使购房人茫然无奈,怨生再起。北京“两会”对楼市调控的讨论犹在耳畔,但新一轮楼市泡沫再现,无疑是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市场又一次智慧的考量。  相似文献   

9.
6月份,成都二手房市场整体交易出现下跌趋势。根据成都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今年3、4、5月份,成都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持续走高,月均突破4000套大关。但随着相关调控政策的出台,二手房市场出现了交易下跌的趋势,最新的成都二手楼市成交数据显示,6月二手房总交易量仅为2204套,比前3个月平均成交量下降了一半。二手房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中介忙着拓展新业务,很多二手房中介卖新房、办贷款甚至转身做起了代理。  相似文献   

10.
黄琳 《东南置业》2010,(5):52-52
楼市新政两月,当调控政策令楼市四面楚歌的时候,国家统计局给出的5月份房价统计数据再次遭到围观。  相似文献   

11.
龙年楼市,龙晦虎跃。“软硬之辫”、“微调之争”、“反弹之忧”,令调控陷入“龙虎斗”。 种种迹象表明,“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坚定态度,并未让楼市超额利润获得者打消利用多种声音干扰抵制调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陈燕 《东南置业》2014,(1):55-56
又是一年春好时。回顾2013年,它是地市复苏、楼市活跃的一年,也是楼市调控政策思路开始转变的一年。福州楼市在全国楼市基本面向好的大背景下,自住性需求不断释放,改善性需求持续增加,市场不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2011年房价一通猛降之后,通州楼市正逐渐重新获得购房者青睐,北京楼市也露出些许回暖迹象。 但业内人士认为,在楼市调控政策不变、买方市场仍是主流的情况下,即便出现短暂“小阳春”,也难以改变楼市调整的大局,北京房价下行的态势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近期,厦门楼市迎来一波推盘高潮,虽然“限购令”政策延期执行.近日又言第三波调控将拉开序幕,楼市政策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不少开发商仍然剑指兔年楼市,蓄势待发。对此。消费者是否买单,仍待市场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东南置业》2010,(6):64-68
楼市重压之下市场有再探底可能 新一轮宏观调控之后,市场再度陷入观望期,楼市走向成了关注的焦点。综合近10年的地产发展走势及多次调控的周期分析,本次“新国十条”的调控周期预计为半年至一年左右,短期内将使销售量萎缩,下半年市场成交量或将继续维持萎缩态势,特别是下半年市场在楼市重压之下,有再次探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东南置业》2010,(12):30-31
受到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今年厦门楼市相比去年交易量整体走低,成交面积和套数均大幅减少,而房价仍在政策和市场博弈中僵持。  相似文献   

17.
从去冬以来国务院相关部委调控楼市的政策一波又一波密集出台,到今年“两会”抨击高房价的声浪山呼海啸惊天动地,调控楼市的雷声从来没有这么猛烈,然而,深陷万夫所指的舆论漩涡之中的房地产商,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气定神闲、胜券在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2010,(16):32-32
4月中旬"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以来,楼市成交量萎缩,6月份数据又显示,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似乎开始"量价齐跌"。有人认为楼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接下来调控可能暗地里松动,但国土部、银监会等部门却重申相关调控政策不放松。楼市调控是否已经到了"政策选择期"?  相似文献   

19.
近期,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楼市的这波“回暖”行情连续表态,引发了人们“可能招致中央出台新的调控政策”的猜想,这种猜想大抵是人们根据以往经验的自然反应。但在“稳增长”和楼市调控的双重背景下,需要对这种猜想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周倩 《楼市》2016,(4):20-21
3月25日,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当天深夜,深圳楼市调控新政亦落地,两个楼市火热的城市同一天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对房市降温,实属罕见。而作为同样楼市正热的"邻居",杭州的成交量已连创新高,不少购房者不禁关心,杭州是否会受到波及、出台抑制楼市过热的相关政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