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拆“房子”不能拆“人心”“老张,家都安排好了没有?以后再碰着难事,你就给我电话。”“大娘,你家在什么位置,我过去再和你聊聊。”……  相似文献   

2.
《商界》2006,(12):90-91
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可是,当你的孩子问你:“爸爸,为什么别人家的房子都那么大,咱们家的房子却这么小”,那个时候,你怎么回答呢?  相似文献   

3.
赵丽梅 《市场周刊》2009,(10):60-64
房子,是人们生活的栖息地,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安土重迁,有房才有家……”等等这些都道出了中国人对房子的重视、对根的留连,为了这个,他们甚或会穷其一生,因此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成了许多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事。  相似文献   

4.
Fred编译 《市场周刊》2011,(1):106-113
什么是真正的“家”?我听到过很多人说“家”这个地方。他们说,房子装修的不好,不是他们想要的。很多人很容易纠结于这些.并且当他们回家的时候,永远都感觉不够好。每个人都想着有一个完美的厨房、一个多样空间的娱乐室,和一个永远不会弄脏的神奇房子。  相似文献   

5.
“首次投资房产的时候感觉有点刺激和不安,但我们准备得比较充分,前后看房、参加拍卖有十多次,每次都是在学习进步,直到碰到有‘眼缘’的好房子,我们才一举拿下。三套房子三个月内就卖出去了,小赚了一笔,9万元左右。”郑霁笑呵呵地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老友 《信息与经营》2010,(6):96-101
《蜗居》的热播,触动了这个城市里许多人的隐痛,因房子而生的种种内心焦虑,少见地被赤裸裸摆上台面,放在显微镜下:一个家或是一个人究竟拥有多大的房子,才不算是“蜗居”?三十岁是不是到了摆脱“蜗居”状态的底线?“蜗居”的家会幸福吗?  相似文献   

7.
眼光     
老朴老海两个都是下岗工人,都住在镇政府对面。   有一天,镇长来与老朴下棋,说到了再就业的事。老朴说:“我打算开家早餐店,你看如何 ?”镇长说:“光卖早点赚不了钱,不如开家像模像样的餐馆,准保你赚个够。”老朴笑道:“我看是个赔本生意。”镇长只顾下棋,没有深究,只说了一句:“你这人眼光有问题。”   不久,老朴将自己家的房子稍加改造后,开了一家早餐店,挂牌“便民早餐”。生意和想像的一样好,来他这里吃早餐的大多是这条街上的机关干部,镇政府的,国土所的,派出所的……每天早上不下百把人。   邻居老海一看这…  相似文献   

8.
对于华夏民族来说,房子不只是钢筋加水泥,也不只是一个栖身之地,它代表着家。在国人眼中,房子之于家是基础和基本保障。有房才有家的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国人奉为真理且坚决贯彻落实。然而,现在对于国人来说,想拥有一个家,也成了奢侈的愿景。虽经历数度调控,房价却一路上涨,已经成为老百姓心中的痛。  相似文献   

9.
蒋宪彬 《商界》2007,(11):98-101
2006年在超市尝试着做了两个季节柜台,卖秋冬内衣,小赚了几万块。年底的时候,我陆续把这几万块钱全都寄给了远在江西农村的父母,让他们在家乡盖了一幢房子,并且按照城市的标准.装修了一番。村里邻居羡慕:“这都快过年了,不到一个月就把房子修起来了,而且装修、家具一次到位,有钱速度就是快。”在乡里乡亲面前,我爸妈算是终于长脸了——辛苦几十年.住了一辈子土砖矮房茅草棚,现在终于住上了像样的新房子。我奶奶更是乐呵呵地,在几个姑父的怂恿下.放着鞭炮,收拾了衣物从叔叔家搬到我们家新房子里来住了……  相似文献   

10.
米线商     
米线商李华何牛是县城里第一个经营米线小吃的个体户,开初,他以“新”取胜,生意红火,收入可观,不料好景不长,没多久外地风味小吃纷纷“入关”,拉走不少吃家,而他的米线仍是老面孔,生意日见清淡,收入锐减。眼看别家的房子比自家的好,自己孩子的衣着不如别人的新...  相似文献   

11.
聊斋 搜奇     
《现代商业》2014,(7):13-13
3D打印盖房子 24小时“打”个大house 由美国航天局(NASA)出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研发的“轮廓工艺”3D打印技术近期有了新动向,这项技术在24小时内就可以印出大约232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子,只要一个按键就可以操控机械打印出房子。由于大大节约了建筑时间和建筑成本,该技术让人类在移民月球或火星后可以就地取材,快速并且批量打印出“外星屋”。据“轮廓工艺“项目负责人、南加州大学教授比赫洛克·霍什内维斯介绍,“轮廓工艺”其实就是一个超级打印机器人,其外形像一台悬停于建筑物之上的桥式起重机,两边是轨道,而中间的横梁则是“打印头”,横梁可以上下前后移动,进行X轴和Y轴的打印工作,然后一层层地将房子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如今,房子好卖了,陷阱也多起来了,有关房子的投诉在每年的3.15中成了“主力军”。因此,聪明的消费不妨在购买时擦亮眼睛、以防上当。  相似文献   

13.
态度     
“控制房价,我的底气是很足的。你以为说说而已?我决心很大。”——日前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要控制广州楼价.并劝告市民不要急着买房。话语刚落,就有开发商公开叫板“政府绝不可能控制得了楼价”“开发商买不起人民群众的房子就让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人民群众买不起开发商的房子是否也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14.
“第一汽车”抢在上海车展开幕的“第一时间”,在全国一百多家媒体记者的见证下,为旗下众多品牌的自主产品举行了新车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15.
郝繁荣     
这一阵子,郝繁荣下了岗,一年只领得800元生活费,一家四口没法生活,他就常常为“米米”(钱)日夜犯愁。有一天,他又一个人坐在家里,喝着米酒。喝一口,咬一个酸辣椒,他寻思着:这米要是能生米,几多好?他举着杯刚要猛喝,又放下,突地,一拍“猪脑壳”,呀呀的,这不有了!郝繁荣开始蒸米酒卖。米成了饭,饭成了渣,渣成了水,水成了“米米”。“米米”好,“米米”好!“米米”能换更多的米,能要到更多的想要的好东西。郝繁荣想着想着就想笑,只是没功夫笑,就笑在心底。酒烤出来,他一肩挑了,大街小巷去叫卖,连倒把胡同里都有他的酒香。常常是在露水还没有退…  相似文献   

16.
挠攘     
葛翔 《光彩》2000,(10)
背着手低着头走着,李梯子就觉着心里挠攘得慌,挠攘的是家里有楼、有票子、有老婆、有孩子,啥都不缺,唯独是这一段时日睡不着觉,吃不香饭,心里挠攘得想发火,看啥啥不顺眼。想当年,一挨木板床就能睡个囫囵觉,瓜干糊子稀饭能吃个肚光溜圆。如今啥都不缺,却憋得慌,不知干啥好。   李梯子是远近有名的“江南春”饭店的老板,四十来岁,镇上大小人物没有不知道他的,当年靠着辆脚踏车贩“泥鳅黄鳝”到县城,一步步起家。后来便在镇上开了家饭店,并学着城里人招聘了小姐当服务员,这事曾轰动了三乡八镇的子民,“不远万里”前来就餐…  相似文献   

17.
小艺 《国际广告》2011,(9):52-54
在客户“不投放”这个残酷的事实面前,如何将失败化为“再见”的机会?在地下通道内,如何拍下路人发现“房子”时的雀跃?跳着房子时的恣肆?  相似文献   

18.
胡杨 《中国报业》2008,(5):66-67
我在《中国妇女报》当了多年的编辑,后来又到报社下属的市场化报纸、杂志做编辑、主编,可以说见证了报刊市场的兴起与动荡,也深深体会到——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报刊要发展没有“好点子”不成,而这些“好点子”不仅来自报刊的管理人员,还来自每一个编辑人员。一句话:有“点子”才会有“票子”。  相似文献   

19.
5月29日,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的“携手发展、共担责任:中国化工行业新形象一社会责任媒体圆桌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共有24家在中国有重大化工投资的AICM跨国会员企业在53家国内外媒体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责任关怀”北京宣言》,承诺携手共担化工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名家俱乐部     
《商界名家》2005,(2):161-161
慈善(Philanthropy)这个词据说源自希腊语,意思是“爱全人类”。当一场猝不及防的海啸怒吼着袭来时,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无常,更见证了慈善的力量。当然,慈善不是只存在于灾难当中的,在那些至少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也有许多人在理性地.严谨地、虔诚地经营着自己的慈善事业,这当中,自然少不了我们颇具示范作用的富豪们。这期的“新狗仔队猎报”,我们就来听听他们的慈善故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