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玉 《浙江金融》2002,(12):46-46,45
金融电子化是未来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银行业务的开展和创新与计算机的发展应用紧密相关,同外资银行竞争除靠调整经营策略、大力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费用等手段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  相似文献   

2.
胡兵 《现代金融》2012,(10):24-25
信息化建设与银行的业务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已成为银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网点转型、提升服务水平的形势下,信息化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网点业务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背景,界定了银行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回顾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剖析其在业务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3.
浅谈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 IT 及 Internet 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政府、银行以及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特别是银行业,IT 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电子银行、网上交易等新型业务日益成为银行业间竞争制胜的有力手段。随之而来的数据信息丢失、高科技犯罪等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防范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银行联网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网上银行、企业银行等电子服务手段的推出,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而构成的安全威胁已日益受到关注。各家银行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银行网络安全体系进行研究,力求建立一套安全可靠、适用灵活的银行网络安全体系。本文根据我国银行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及网络安全需求,结合目前流行的网络安全技术,着重介绍了银行网络安全体系中一些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一、现状 1.银行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   银行网络内一般存在多种操作系统,运行多种网络协议,这些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又并非专为安…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电子化、银行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江泽民主席1993年6月1日明确指出:“实现金融电子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2002年2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加快信息化建设,为银行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供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持”。其他中央领导也多次对银行…  相似文献   

6.
契约 《金卡工程》2003,7(4):10-11
契约 银行和客户之间最重要的合作条款是安全性。银行的业务就是要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使他们可以把贵重资产放心地交由银行保管。不久之前,安全还是意味着银行要在其办公场所采取一级防范禁闭,选用堡垒式的建筑、配  相似文献   

7.
《华南金融电脑》2003,11(3):2-2
银行业是中国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开始最早的行业之一,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大、信息化水平高,在各行业的IT应用和系统建设中走在前列。近年来,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在办公自动化、综合业务系统、数据大集中、银行卡、网上银行、中间业务、MIS及网络安全等方面。随着银  相似文献   

8.
财务管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建设规划、实施准备等方面全面阐述银行财务管理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为银行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使银行财务监督机制得以实施,从而引领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基于银行内部网的业务系统已全面运行。随着地市分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网络与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安全风险亦随之增加。与此同时,为客户提供网上服务,也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点。面对这些要求,如何更好地使用网络资源如何更好地管理系统和网络如何全面地提高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指数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网上服务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为了在众多的银行中脱颖而出,建立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也成为增加银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国内金融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每年30%的比…  相似文献   

10.
浅谈银行网络安全的技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春柳 《金卡工程》2004,8(1):49-5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银行电子化、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自助银行、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结算等新型金融服务迅速发展。银行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改变传统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国内金融计  相似文献   

11.
浅议我国网络银行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 出现了网络银行。网络银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 来了新的风险。如何提高它的安全性,是对银行经营 的管理者和监管者提出的严峻课题。 一、面临的风险 1.系统(技术)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网络银行系统设计有缺陷,或者是 银行职员、客户的误操作而导致网络银行损失的风险。 如黑客或银行内部员工可能通过网络进入银行的电脑 系统,盗用他人身份接管网络银行客户的储蓄和信用 账户;客户在缺乏安全知识的情况下进行不规范操作 而发生泄密等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金融电子化的逐渐深入,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我国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中国正在紧追世界发展的趋势,向信息化大国的目标前进.时至今日,信息化已经更多地涉及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已经普遍接受"信息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这一理念.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支柱之一--银行业,如何实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最有效融合,保证在新的环境下银行经营的安全、高效、盈利,已成为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从近十年银行信息化的发展来看,大部分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会计核算等多项业务都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处理,银行卡服务在我国得到了全面发展,自助银行、网上银行、金融超市等新型金融服务越来越被更多人接受.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深入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已深入金融业的各个部门,而大多数新的业务平台采用的是Windows 2000Server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巨大发展,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整体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强而不大"的发展格局,并存在着许多抑制我国银行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将银行的应用软件系统比作一套"西服",那么银行外购应用系统就相当于直接去商场买一套适合自己的"西服";外包开发应用系统相当于找一个裁缝量身定做一套西服;自行开发应用系统等于专门雇佣一个裁缝为自己特制一套"西服".以上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但服务的档次和水平依次递增.究竟是外购、外包还是自行开发应用软件,国内商业银行决策层需要权衡各方利弊做出选择,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目前,集中化日益成为全球企业IT体系的潮流和趋势,中国银行业也由省级集中走向全国大集中.但对于已有多年IT建设积累、具有多级组织机构和多种业务形式、应用功能交叉的大型银行而言,集中整合需要兼顾业务与技术、总行与分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市场、实施等诸多因素,需要反复平衡各种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安全一直是数据库管理员关注的焦点问题,数据库数据的丢失以及数据库被非法用户的侵入使得数据库管理员身心疲惫不堪。为此,本文将围绕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数据库管理员有所帮助。数据库安全性问题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数据库数据的安全:它应能确保当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时,当数据库数据存储媒体被破坏时,以及当数据库用户误操作时,数据库信息不至于丢失;二、数据库系统不被非法用户侵入:它应尽可能地堵住潜在的各种漏洞,防止非法用户利用它们侵入数据库系统。对于数据库数据的安全问题,数据库管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金融企业作为高新技术的受益者,在“单机—城域网—区域网—省域网—全国网—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数据逐级上收,网络规模逐步扩大,与之相应的网络安全也日趋重要。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网络应用,轻网络安全管理。不少网络管理者认为金融企业网是脱离公网、相对封闭的网络系统,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公网,而对于内部网的安全防范相对薄弱,存在很多网络安全隐患。一、网络安全隐患典型的省域网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省分行数据中心受防火墙保护,可以有效防止来自地市分行的网络入侵;同样,地…  相似文献   

20.
手机银行网络安全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通信设备”都能获得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升温。在终端设备上,各种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 Mobile、Palm、Symbian等)都具备了同电脑相当的网络接入能力。同时,公共移动网络GPRS/CDMA覆盖面广,接入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这些硬件条件为手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然而,在设计移动网络信息交换系统时,不但要考虑到有线网络的各种安全问题,同时又应该注意到移动网络特有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