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利用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发挥土地利用规划配置土地要素的关键基础和完善土地利用结构的核心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优化土地供应的数量、空间和时序结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研究结果:在系统论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协调、有序和系统三个视角出发,从数量角度提高土地利用供求的匹配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从空间角度统筹各类横向规划布局和各级主体纵向行政尺度,从时序角度协调规划的机动弹性、细节空间和地类动态变更机制。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协调的系统观、有序的系统观和动态的系统观,着重对土地利用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时序关系进行调整,形成功能协调、层次有序和动态反馈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用地政策的收紧.国土管理的日趋规范,土地资源的日渐减少,如何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成了地方政府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对此,黄埔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概括起来,在土地利用上实现了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出发,明确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分类,通过总结浙江、深圳和上海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政策供给的不足;(2)土地供应的政府垄断地位;(3)城乡二元发展体制限制农村土地作为资产和资本的属性;(4)土地市场供给机制的不完善。研究结论:(1)加大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供给力度;(2)打破政府垄断供应局面,实现土地供应主体多元化;(3)建立健全完整统一的土地市场;(4)多角度完善土地市场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国内经济。"新常态"经济最明显的标志是我国经济将由长达32年年均9.87%的高速增长转为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是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重要背景下的科学决策,"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抑制一些行业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占用土地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土地整治制度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转型方向及其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功能与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制度层面为土地整治转型提供重要思路;(2)土地整治在资金融合、公众参与、资源利用、要素整合、全域规划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支持土地整治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以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通过人地关系转型,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增加区域整体福利;(2)以"需求评估—规划引导—权益保障—融资共建—标杆管理—科技服务"为一体,联动、协调的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度体系,可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研究提出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和方向。研究方法:基于微观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和实践,从中国土地市场的特殊性入手,分析中国土地市场供需信号传导、市场主体构成和市场供需平衡,探求推进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成为土地市场中的主体并发挥主导作用,形成了中国土地市场的特殊性。政府与市场的进退,关键考量是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把控能力能否优于建设一个相对竞争充分的土地市场。(2)土地市场供需信号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土地要素让渡市场,一方面市场失灵导致企业追求高利润过滤真实需求信号而不受市场之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市场定位放大市场有偏信号,两者共振,形成土地市场整体的有偏预期,共同引起土地市场失衡。研究结论:推进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关键是引导土地市场向满足公众真实需求的方向转化、生产企业向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向的转变;(2)重点是逐步实现土地征收市场与土地让渡市场的对接,实现土地供需信号畅通传导并有效指导企业开展满足公众需求的生产活动;(3)方向是弱化政府在土地要素让渡市场和征收市场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强化并发挥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管理、监督和调控的作用;(4)途径是继续强化和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规划、土地市场、土地供应、农地制度改革中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管理政策发展演变的研究日见升温。为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 ,本文从城乡分管、扭转多头管理、城乡统一管理、体制转轨等几个阶段 ,对 1 978年以来的中国土地管理政策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在GIS与电子政务支持下的国土资源业务模式。研究方法:采用软件工程和实例分析的方法,阐述国土资源专项GIS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相互关系,并以“土地勘测定界业务”为具体实例进行说明。研究结果:给出GIS和电子政务系统在国土资源业务办理中的运行机制,分析新模式比较传统业务办理模式的优势。研究结论:由于GIS和电子政务系统在土地勘测定界业务模式及国土资源业务模式中的作用与定位不同,应以构建GIS支持下的电子政务行政审批系统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明确国土资源专项GIS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范围,发挥其不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区域土地退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耕地退化类型主要有优质耕地数量减少、土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以及土壤污染.退化趋势为耕地面积减幅趋势尚存;耕地肥力退化,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土壤侵蚀面积有所遏制,但流失强度却呈加剧态势;非农项目建设以及矿山开采引起的水土淤埋农田现象频繁;在坡耕地上,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侵蚀强度不一;耕地土壤污染现象不容忽视.其原因直接或间接与有关经济政策有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控制耕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的发展无疑是新时代经济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农业本身,更多的是拓展性的农业,赋予了农业更加现代化的意义。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实现农业发展多元化,从量的提升转向质的提升。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在推动农业供给质量的同时,也存在着需求多元化和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管理需要应对实时变化中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粮食信贷工作事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保护农民利益。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发行粮食信贷要因势而动,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深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服务新常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也是我国经济由32年平均9.87%的高速增长转为7.5%左右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意味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  相似文献   

13.
土地供给管理是城市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规范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必须加强对城市土地供给的管理。由于城市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传统的以需定供,总量宽限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土地供需形势的发展。文章基于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从供给机制、供给数量与结构、供给管理等方面分析当前城市土地供给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观念、制度、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资源主要指在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土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是自然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淡水、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引致土地利用管理的新矛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方法:从经济新常态对产业转型的影响分析出发,阐述产业转型升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讨论产业转型引致土地利用管理的新矛盾,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1)产业用地管理的无差异性与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土地管理的内在差异性脱节;(2)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较为严重;(3)粗放用地对耕地保护带来了压力;(4)产业用地退出面临很多现实的障碍。研究结论:通过反弹琵琶、产城融合、建设用地减量化、实施多元化的产业用地退出机制,探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设用地管控路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构建政府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市场的社会效用函数,并分析其最优政策选择。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动态优化分析法,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政策调控周期内最优干预力度应逐渐减小;(2)政策调控周期内应持续干预;(3)具体干预时间依赖于效用函数、存量运动方程及价格和干预之间关系等约束条件。研究结论:基于社会效用最大化下的最优土地政策路径可作为评估土地政策调控效果的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松 《中国土地》2015,(2):22-24
<正>《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作为我国土地管理领域的第一批国家标准,于2001年首次颁布,在之后的10余年中,成为土地估价领域的权威技术文件,为建立我国土地"等——级——价"体系、显化土地资产、规范土地市场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引导和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全,土地权利体系不断完善,土地估价需求更加多样化,对地价评估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对深化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宗地代码编制规则对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编码方法进行探索,是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深入开展、实现土地管理信息集成整合的关键。宗地统一编码以行政区划为基准,包含了空间要素分层、以地块为索引进行信息整合的思想。基于此,分析了土地业务全要素管理的内涵,对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的编码方法,并在土地全要素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进行了工程实践,实现了单一业务地块与审批流程的横向关联及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间的纵向关联,为地理信息与地政业务审批信息的一体化集成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耕地退化类型主要有优质耕地数量减少、土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以及土壤污染。退化趋势为 :耕地面积减幅趋势尚存 ;耕地肥力退化 ,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 ;土壤侵蚀面积有所遏制 ,但流失强度却呈加剧态势 ;非农项目建设以及矿山开采引起的水土淤埋农田现象频繁 ;在坡耕地上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侵蚀强度不一 ;耕地土壤污染现象不容忽视。其原因直接或间接与有关经济政策有关。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控制耕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钱明珠 《农业经济》2018,(3):135-136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农村物流管理的问题与矛盾点,主要表现为仓储能力、基础设施、运输能力、供应链与产品服务、政策规范等结构性的矛盾问题。无效供给过多、成本消耗过大,阻碍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村物流管理的转型需要通过有效的供给引导、降低成本提高农村物流管理效率,利用创新性的方式方法,促进农村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