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娘家     
“回来啦”,极普通的一句问候,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和幸福。是啊,回来了,终于又回到了自已曾经工作的单位,回到了自已魂牵梦萦的“娘家”——县审计局,从事自已所挚爱的审计事业。 记得是1985年8月,我从省财校税收专业毕业。怀着一种好奇心,我选择了审计,从此与审计  相似文献   

2.
“一见钟情”是人们描绘恋爱的常用字眼,我是去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干部,还没时间考虑谈恋爱,但却体验到了“一见钟情”那份特殊的温馨。我自个深深眷恋的“对象”名叫“审计”。一年来,是它给了我多少温暖,多少骄傲,多少难以割舍的深情。 一年前,我从财校毕业,被分配到天等县审计局。一听到这个消息,有些亲友就来劝我,找组织上换个岗位吧,搞审计,可是个得罪人的工作呀。我心里也就犯了嘀咕:我年纪轻轻,难道一生就干这“种刺”的活吗?然而,上班后不久我们局里发生的一件  相似文献   

3.
最早结识“审计”,是在1986年的金秋,我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接到省财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看到通知书上自己被录取,即心存疑问:审计是干什么的?我问过许多亲朋好友,因为当时的审计监督工作才恢复伊始,他们的见闻也不多,没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从字面上作些解释:审计,大概是审查计划、审查会计之类吧。于是,带着一种朦胧与好奇,我跨入校门,从老师那里了解了审计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地位,从书本上系统地学习了审计理论及其相关的财经知识。又带着一种希冀与憧憬,我于1988年的金秋毕业分配到新余市审计局。当时自认为可以大展身手,通过审计工…  相似文献   

4.
鹰落樟萍情无尽潭空水碧意更深又到信江河畔,鹰潭人民公园大门两侧的对联再次触动我的心绪,不经意间,十五年来从事审计工作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一古脑全“放映”、“重叠”在眼前。1988年8月,我从江西财校审计专业毕业,分配到鹰潭市审计局工作。到行文审计科正式上班后,感觉首任行文科长纪惠春对我这个审计战线的新兵,要求非常严格。她特别重视对审计常用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掌握和运用,还专门准备笔记本随时摘抄。按照纪科长的要求,我这个刚刚步出校门的毛头小伙,一有空闲,就找些《会计制度》、《成本开支条例》来“啃”。我记得,当时脑…  相似文献   

5.
    
我出校门进入审计机关大门已整整13个春秋。回首往事,总是挥不去那浩繁账册的影子。这其中,渗透了多少辛劳、困惑和喜悦!一次次的审计经历时隐时现,虽然这些经历在我记忆中多半褪色,但从我“尴尬”的第一次审计到为这一职业自豪的今天,有一个大写的“韧”字深深的烙在我的心底,使我能与前进中的审计事业同频共振。1987年我考入江西大学审计专业,在老师讲述的一个个活的审计案例里,我读懂了审计职业的光荣使命。数年后我带着自信迈进了赣州市审计局的大门,却很快就在实践中遭遇了尴尬。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审计,温成光科长分配我检查费用开支的…  相似文献   

6.
春草梦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有无数个梦想编织而成的”。这句话不无道理。就拿我说吧!临高中毕业,还幻想着大学毕业后,搞文学创作,享受“用晨露烧茶,将夕阳下酒”的浪漫,感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涩与豪迈。却不想1990年高考因6分之差与青海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挥泪而别。我满怀伤感与无奈走进了盛满算盘与会计分录的青海省财经学校。 两年的财校生活即将结束,正想着听天由命地做个中规中矩的小会计时,毕业实习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眼前一亮,一个新的梦想诞生了。以后解都解不开的审计情缘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元旦就要到了。一天,我那不到四岁的女儿撅着小嘴对我说:"爸爸,红红、兰兰……的爸爸都给老师送挂历,你也给俺老师送本挂历吧。"我听后,不知如何对女儿解释。其实,我又何尝不想给老师送本挂历呢。由于平时审计工作繁忙,到幼儿园接孩子常常是最后一个,哪一次不是老师耐心地陪着孩子。过元旦了,给老师送本挂历,表示歉意和感谢,也是人之常情,何况干审计工作并不是说无法弄到本挂历。一次,我们审计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  相似文献   

8.
入错行否     
十三年前,那时的审计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刚出校门的我也不例外,怀着一颗好奇心,迈入审计行业。刚接触业务不久,我有一种入错行的感觉。在校时学的是工业经济管理专业,梦想自己毕业后能在经济行业一展身手,而审计仅仅与财务会计相关整天与枯燥、繁琐的数字、账本打交道。老科长似乎看出我的心不在焉,耐心细致地开导我“你别小看审计仅与财务数据打交道,它却能透视数据以微见著,发现问题并洞察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成败兴衰,乃至一项国家宏观政策的利弊……”他的一番话拉近了我所学专业与审计的距离,但我一时还是难以深刻领会审计内涵。一次…  相似文献   

9.
我是伴随着审计的初创、发展、壮大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审计的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0年,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适逢审计成立20年之际,握着手中之笔心中涌现无限的感叹……第一次依靠“认真”二字审计出隐瞒利润100万元 1985年上半年,在对江西国药厂的财务收支审计中,我按照杨中义老师的吩咐,对原材料进行报表、总帐、明细帐核对。因为此项审计是一项非常呆板、枯燥、乏味而  相似文献   

10.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1995年7月我从省建筑工程学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怀着一种好奇心选择了审计,并有幸为之接纳,一晃就是八年整。八年来是审计事业伴随我从稚嫩小伙逐步走向成熟。回想往事,最难忘怀的莫过于几次“轮岗”经历。我学的是建筑,选择审计的初衷也是从事基建方面审计。然而报到第一天,局领导就语重心长地找我谈话:“小钟,局里刚刚轮岗,组织上考虑你财会方面比较生疏,决定把你先放到行政文教审计科学习,希望你尽快上手成为既懂财会又懂工程的审计人员。”一席话,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领导期望。上班后下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第一批审计专业毕业的我,从事大大小小的审计可以用百次来计算,撰写的审计报告、意见书、决定书加起来也有上百份了,然而使我难忘的还是第一次担任“财政同级审”主审时出具的一份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那是1996年10月。我国开始由同级审计机关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由我担任区里那次审计的主审。 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审计组5人经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八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山区县城审计局工作。一九九○年的一天,老局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拿出一期《广西审计》,郑重地说:“小罗,你写的一篇文章在《广西审计》发表了,局里为你高兴,要继续努力呀。”我永远难忘这一天。这天深夜里,我拿着这期《广西审计》每一行每一字地阅读发表的文章,经过对比,我发现这篇文章经过了编辑多处的修改,我感到这字里行间,不仅是凝聚了编辑同志的心血和汗水,更多的是对我这个刚在审计岗位上工作两年的年轻人的鼓励。从此,我与《广西审计》结下了不解之缘。   工作之余,我把阅…  相似文献   

13.
无悔的选择     
在人生道路上,谁都需要面对无数次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或重或轻地左右你的人生路。其中总有几个是至关重要的,要么会令你为之抱憾终生,要么就是引领你走向成功的重大转折,令你一生无悔,并时刻为之庆幸。选择做一个审计人,正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1993年夏天,带着对学生时代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送走了最后一个可以用梦想填充的7月。与其他即将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学子一样,当时我面临着人生路上极为重要的抉择——职业选择。毋庸讳言,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对每个人一生的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时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的我,面临着从事税务、财政和审计工作三种职业选择的机会,怀着对审计事业的向往,我不顾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劝告,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从事审计事业。随着对审计工作了解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回首十年审计路,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质、审计人的良好学风和执著的敬业精神,使我深受感染并终生受益。正是审计机关这片清而不贫、充满希望和关爱的“净土”,使我逐步形成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了我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锻炼了我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使我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是“审计”伴我成长促我...  相似文献   

14.
三年前的一个冬日,我们辖区一个县的审计局长给我打电话说:“你来一下吧!我们派车接你。”我不知何事,就坐他们的车去了。去了之后,县里的几个局长一起跟我谈:“现在这审计难你应该是知道的,但处理起来更难就不知你知道不知道了,反正我们这儿是挺难的。你想吧,一个县城能有多大呢?相互间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光这脸面都抹不开。这不,我们今年审计了几个单位,已经拖好长时间了,就是落实不了决定,缴不了罚款。今天,我们偷偷地把你请来,就是想让你当回“钦差”,促一促他们,让他们尽快把决定办了”。我说:“这合适吗?可别出什么问题。再说,我还…  相似文献   

15.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唱“空城记”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由于领导干部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认识不够,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光打雷,不下雨,喊得凶,抓得松。二是定得多,兑得少,只找客观原因,不谈主观因素。三是只对事,不对人,既姑息,又迁就,这样就逐渐形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使审计和被审计成为“两张皮”,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唱一段“空城记”而已。(二)审计成果转化的滞后现象严重目前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都在离任之时,都是先“放行”再审计,用人与审计脱节,即使审计有问题,也因离任者“走而了之”…  相似文献   

16.
走进上高县审计局,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四十多岁的他,中等身材,皮肤黑黑,微笑间透出几分锐气和刚毅,举手投足间展现的是审计人特有的干练和豁达。他从江西财校毕业分配到上高县审计局工作,在审计战线上已奋斗了二十三个春秋。  相似文献   

17.
邓高杰 《湖北审计》2013,(10):56-57
他于1983年6月从财校毕业就被分配到巴东县供销社工作,那时正赶上巴东县审计局组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组织部门破例选调到审计局工作,从此走了基层审计探索之路,一干就是三十年。  相似文献   

18.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便想请他送一个玩玩。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  相似文献   

19.
“干文字工作苦”老辈人如是说。我在从事审计信息工作的5年多时间里 ,深深体味到了“苦”的滋味 ,与这句话产生过强烈的共鸣。此间 ,我经历过通宵达旦的伏案疾书 ,也有过食不甘味的凝思苦想。长时间绞尽脑汁地劳作 ,使原本被浓密黑发覆盖的头顶 ,渐渐地坦露出来 ,但我始终乐此不疲。原因何在?我觉得自己与审计信息工作有缘。1994年8月 ,我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回乡待分配 ,恰逢县审计局缺一名信息员。于是 ,审计信息在我的专业与审计部门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怀着对审计信息的感激与陌生 ,我走上了工作岗位……。转眼间5个年头过去了 ,…  相似文献   

20.
“310国道新安段第三期改建工程Ⅱ段工程项目边审计边打官司,前后拖了近两年的时间,把人拖得没一点脾气了!为了这个项目,我上市里不下50次,跑省里不下20趟,局里的一辆车都跑‘酥’了,而且三上法庭,实在是太难了!仅专题汇报也不下10回了吧?”这是该项目审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新安县审计局主管业务的副局长王震颖在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 “但愿这是最后一次!将来谁要再跟你了解有关情况,你就拿一本杂志给他,我一定如实、全面、客观地反映有关的审计情况。”记者直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