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均衡成为一个关注的问题。汇率政策作为国际收支均衡的主政策,其取向需要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果为依据。本文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角度,研究汇率杠杆对于调节我国贸易收支与资本流动的作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周小川回应: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主要考虑本国的对外经济、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因素.而不是个别国家的贸易逆差或者顺差;目前主要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简单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3.
周海 《北方经贸》2005,(4):85-86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风险表现出交易风险增大、国际储蓄风险增强和人民币增值的压力变大等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来自于国际收支失衡、美国货币贬值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为了防范人民币汇率风险,应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克服国际收支失衡,整体规划人民币汇率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3年以来,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主要特征,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而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不绝于耳,2005年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为什么同样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的政策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大受赞扬,而在几年后却饱受批评,显然,这是纯粹的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同样的人民币该不该升值、升值多少合适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新选择问题。因此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以对于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国际收支、中美利差、政策和心理因素为基础,借助spss软件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途径,构建人民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模型,找出最佳的回归形式进行检验,得出进出口差额增长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中美相对价格指数增长率对人民币汇率有明显的作用的结果,可以此为汇率政策的制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刍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益 《商业时代》2004,(24):36-36
随着加入WTO和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适时调整,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顺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本文剖析了人民币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毕颖 《北方经贸》2014,(7):186-186
随着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给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外汇储备充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要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变动,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和能力,抓住市场,随市场供求而适时变动,提高汇率变动的效率,真正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8.
由于东南亚国家发生本国货币严重贬值的金融危机,因此,研究贬值对一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效应,对这些国家摆脱危机可提供理论借鉴。且由于周边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也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全面地研究贬值的效果,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状况采取适当措施,有着重要意义。而建立在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基础上的传统国际收支理论难以对贬值后一国经济状态作出准确的描述,本文力图在理论上从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模型(即非均衡的分析方法)来探索贬值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情况,指出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下采取贬值的汇率政策并不能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相反,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却可以使我国避免贬值后紧缩性效应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分析 我国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呈现持续升值态势。汇率机制改革其目的是减少我国愈积愈多的国际收支顺差,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顺差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们通过分析汇率升值对不同类别出口商品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汇率政策的认识,也可以进一步看到汇率政策对不同类别出口产品及其相应产业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点评:汇率政策调整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有。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平衡国际收支,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但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也会引发热钱的流入,加大国内通胀的压力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如何趋利避害将考验外汇部门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民币存在着一定的升值压力,但人民币升值会鼓励热钱的投机;会引致我国贸易类型的长久变化,即使将来汇率回到初始水平上,也难以使本国企业重新占有市场份额;人民币升值也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应建立在国际收支发生根本失衡的前提下。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应着重采用汇率之外的措施平衡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对外贸易挤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弗亦 《商业时代》2011,(34):45-46
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但是贸易顺差未减反增,汇率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没有体现.本文基于此背景来探讨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利率提高的价格“传导效应”,分析其对国际贸易收支产生的影响,提出人民币汇率升值未能减少贸易顺差的原因在于出口退税等政策对汇率升值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深入,人民币大幅升值引起我国经济一系列变化。汇率变化通过影响对外贸易、利率、国际收支状况等,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经济增长,同时人民币升值面临的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三大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的动态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997年1月至2014年9月,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溢出效应,且体现为人民币汇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净溢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溢出效应占人民币汇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总溢出效应的一半以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中,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净溢出国。人民币收益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结果显示,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收益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之间的相互溢出效应均较汇率制度改革前有所提高,而在外部经济出现不利因素冲击时,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收益率的溢出效应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15.
保持基本稳定———199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孙鲁军从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看,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成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因此,判断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应该根据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来分析。贸易外汇收支将保持一定盈余1世界经济贸易保...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经历近十年升值后,汇率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的急速下降,由此引发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通过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周期性分析可知,人民币汇率变化处在经历了2个短周期,进入第3个周期,或者是经历1个10年中周期,进入第二个经济中周期。人民币汇率变动直接影响到外汇储备存量,对出口的影响相对有限。因此,从政策上来看,外汇储备存量稳定是货币政策重点关注的要素,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是稳定汇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实施积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其核心依然是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积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即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的严峻挑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实施积极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该政策的四大方略为:采用多层次政策组合;汇率调整双管齐下;创新外汇储备管理;改进外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三元悖论”为出发点,运用数据和事实分析人民币的盯住汇率制度下,我国的外汇冲销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此证明人民币盯住汇率制、持续国际收支顺差和货币政策是难以兼顾的。进而提出稳定汇率制下,内外金融政策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国际收支平衡和投资者资产偏好视角建立了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的随机波动率不断增强,汇率的随机波动率呈周期性变化,外汇市场干预的随机波动率的时变性并不明显;时变冲击响应结果显示,经常账户、金融账户、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动态效应并不明显;非时变冲击响应结果显示,金融账户尤其是证券投资是中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汇率可以对金融账户发挥调节作用,但对经常账户的调节作用较差;资本流入的随机波动率不断增强,而资本流出的随机波动率近年来有所趋缓;国内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表现出较为相似的资产偏好,汇率对资本流入的调节效应强于对资本流出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从人民币汇率政策变化情况看,在80年代初人民币汇率政策主要是鼓励出口,汇率调整盯住出口换汇成本。但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 (一)从发展趋势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将服从于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