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背景 新形势下,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过渡,高校大批扩招学生,一批一批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学生就业面临严峻考验,社会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然而,在普遍就业难的背景下,专业技能人才却存在缺口,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专业技能人才严重不饱和.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在如此形势下,能否立足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企业欢迎的学生成为关键,成为方向.尤其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无疑成为其核心能力.显然,单靠45分钟的课堂,传统的老师上课讲授,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变化的学习要求,而第二课堂以其具备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越来越受到欢迎,通过对第一课堂的深入与拓展,通过平台搭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有效地促进了就业.  相似文献   

2.
社会对体育人才供过于求,高校如何继续响应国家扩招、提高国民素质的政策,又能让体育专业学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下,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我们从毕业生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出发探讨我们应该给与他们怎样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赵艳 《魅力中国》2013,(14):232-23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艺术的普及,社会呼唤艺术类复合型人才,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培养模式做主体研究。给高校的舞蹈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进 《辽宁经济》2007,(7):100-100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力度的加大,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成为摆在各类职业教育学校面前的一个难题。高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比例中最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扩招政策使得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迅速扩张的同时未能给于足额的经费保障,同时,近年采学生欠费问题严重,银行"惜贷"问题的出现,对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生活保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高校的扩招,导致征地、建楼、购置设备等一系列"刚性"支出,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融资和社会引资,在学校建设的高峰期过后,却面对着巨大的还款压力,负债办学的现象在全国高校屡见不鲜.文章从财务困境的形成原因出发,进行系统分析,试图找出应对财务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致2003年以来毕业生数量猛增,造成就业压力陡增。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风暴下,各种原因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最终致使企业劳动力需求骤减。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人才、人才与人才的多相博弈中,激增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7.
高校艺术类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热门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被亮红牌的同时动漫企业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造型专业(包括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专业)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比动漫专业更加符合动漫产业的用人要求.在造型专业原有课程之上进行一定的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毕业生及动漫企业多赢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8.
近代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拥有大量的工商企业和其他服务行业,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渐次形成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力资本的基地,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促使劳动力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由此聚积了近代上海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颇具强度的人才资源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和劳动力市场输送人才,而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技能水平的高素质职业人才,这种需求的改变也给我国教育制度带来了新的考验。高等职业教育要针对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应着重从注重专业设置、整合办学资源、拓展院校合作、紧贴市场需求等几个方面来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0.
李洪贺 《中国经贸》2014,(13):100-100
现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之所以会出现此趋势,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一个过度。在寻找就业机会期间,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期望,还要背负各招聘单位所给的各种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到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变得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疲软、复苏乏力给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国内外都相当关注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立系统性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就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以来,高校连年扩招,毕业人数成几何倍数增长,就业压力显著增大,加之诸多个人因素、社会因素,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就业力不足,以致很难就业或待就业。劳动力供需市场产生了极大的不协调现象,造成很多就业失调问题的出现,就业压力大大增加。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建立提升高校学生就业力为基础的就业指导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就业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这个高校扩招后的第十个年头,毕业生再一次突破历史新高,达到550万人。加上去年仍未就业的近100万人,将造成就业市场300万的就业缺口。对于已经过度饱和的就业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扩招也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步入高一级的学府接受教育,但是高校扩招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问题,如今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可是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毕竟是有限的,这使得很多大学生步入“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状态。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会产生一些偏差,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帮助农村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早日踏入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仅靠“财、费、产、社、基、科、息”等财政性经费投入,已无法满足高校快速膨胀的资金需求,向银行贷款便成为支撑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举债办学对高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如控制不当,将会给国家、社会、学校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企业关于新时期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高校是培养关键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及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及企业关于人才需求的不断转变,高校要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便能为社会及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新时期,企业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发严格了。所以,高校要注重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养及技能。本文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在了解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希望能促使广大院校强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徐庆 《中国城市经济》2011,(24):176-177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逐年进行扩招扩建,高校教育事业蒸蒸日上,高校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加,高校作为培养祖国人才的教育机构,又需要以经济组织的身份参与社会市场活动,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换,因此,如何加强高校的内部控制,使高校完成自身的社会职能和职责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高校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论述,并指出高校内部控制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高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加入WTO必将进一步带动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指导的中国传统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正在成为市场的宠儿。目前东北三省共有34所高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特别是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也与年俱增。同强劲的专业扩招相比,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却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18.
汪建江 《浙江经济》2006,(24):50-52
近年来,随着绍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人才和劳动力资源需求呈大幅度增长态势,城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多。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为绍兴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给社会治安、资源配置等问题带来严峻的挑战,成为“平安绍兴”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大城市人口战略实施过程中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何义蓉  张珩  郭茜  曹翊 《魅力中国》2014,(3):256-256
传媒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新闻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与融合,新闻专业在培养“工匠型”新闻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中慢慢摸索,对开设新闻专业的高校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混业经营不仅对金融机构自身内部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更是超出了外部政府与监管机构的专业能力、人才与资源,导致监管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