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今越来越多的贸易发展于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出口国带来优势。小企业之间微观的竞争已难以看到,而少数大型企业间的不完全竞争越发频繁,这种现象可以用产业内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等因素,解释了现实的贸易状况,产生了新的产业分工模式与贸易结构,对指导我国医药贸易策略具有现实意义。探讨了医药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与以影响因素为对象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方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贸易经济学的学科基础问题,认为贸易经济学科的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理论的有益成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学科建设提出了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三化"问题:科学化、经济学化、中国化,认为贸易经济学科建设要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前提下,积极展开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对话,在中国流通改革的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从而保持该学科的新鲜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流通经济学:从概念到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流通时代,流通经济研究却出现了低潮,这是应该引起思考的。本文在甄别流通经济学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是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流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分为流通的基本假设、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流通产业结构研究、流通产业政策研究、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以及流通经济学专题等七大部分。文章提出,研究流通经济学首先要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要求等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重视因果式、递推式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增加定量分析的比重,重视博弈论、计量经济学、系统经济学在流通经济学中的运用,使之真正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流通理论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各种经济学流派对流通理论研究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现代流通的特点及其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构建我国流通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最后从流通理论核心概念的界定、流通理论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学科体系的构建、流通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流通理论研究与学科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研究框架和相关的学术争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论.孙冶方开创性地提出了“流通一般”,并以价值论为基础建立了流通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孙冶方流通理论的相关争论涉及三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流通的性质及产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分;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流通经济学构建的相关问题及其与贸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孙冶方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以及相关争论对当今我国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流通经济学的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研究框架和相关的学术争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论.孙冶方开创性地提出了“流通一般”,并以价值论为基础建立了流通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孙冶方流通理论的相关争论涉及到三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流通的性质及产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分;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流通经济学构建的相关问题及其与贸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孙冶方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以及相关争论对当今我国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流通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流通经济学的发展状况与研究对象的确定有密切关系,目前我国流通经济学发展不尽人意与流通经济学研究对象方面的缺陷有关.在确定流通经济学研究对象方面,必须遵循内涵式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并对其展开论述,而其中必然涉及到的研究目的也必须体现流通经济学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如何使具有经济价值的要素流动并畅通起来,使之在合适的时间,以合理的价格到达合适地点,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流通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对流通产业的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8.
傅贻忙 《现代商业》2011,(29):185+184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将产业成长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学者对产业成长的研究主要是从分工、贸易、创新等角度,多集中于产业成长的机制和模式的研究,缺乏对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作用关系的匹配性、协调性的测度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就会有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存在于几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各个社会形态的商品流通又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运行过程,本质上是通过公有制资产在价值形式上的变化,并实现不断增值来强化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实力的过程。文章提出,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流通过程及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流通经济学必须探讨流通产业的变化规律;商品商流、商品物流、商品信息流的运行及其相互关系是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贸易经济科学及其发展状况,阐述了贸易经济学建设内容,如现代商品概念、流通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流通经济学结构体系、贸易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等,并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探讨了贸易经济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文章基于对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统计数据分析,运用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来分析资本、劳动、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影响,对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做出评价,认为现阶段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基本还处于投入推动型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要实现商贸流通业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在增加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加快流通企业的技术进步,来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在加大技术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流通业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决策界和学术界总体上形成了高度重视出口贸易而低估甚至忽视进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的倾向。进口贸易规模不断增长的事实表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能简单地定论。这种增长的巨大性和重要性促使了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上主要研究进口贸易如何对经济增长起作用,实证上主要采取横截面或时间序列数据或两者兼而有之研究两者的回归关系。笔者通过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行综述,指出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以期对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正确认识进口作用从而制订正确的对外贸易政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但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表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就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由于技术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良好促进机制,而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技术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地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西部地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领域内的经营、交易、管理、服务等组织系统与结构形式不能适应农产品有效流通的要求,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牧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依靠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发展并推广现代农产品交易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开拓国外市场,拓展西部地区农产品市场空间;加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农民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经济行为,包括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风险规避行为,论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可使农户获得更大收益,有效改变农户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提高谈判能力,减弱交易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抵抗市场风险的减振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了农业生产专业分工的精细程度,为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给贸易各方及世界整体带来巨大利益,然而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却是贸易保护,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折射出理论必然存在缺陷。本文认为这源于决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家利益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缺位。通过研究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对于国家利益的表述,并在分析基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对于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及其调整方向,最后以比较利益论为例讨论了重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其增长方式的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均为研究热点。我国目前的贸易增长方式积弊甚多而亟待变革,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但传统的贸易增长方式的相关研究仅限于生产领域视角展开,既忽视贸易价值创造,又片面倾向于国际贸易,不利于研究细化与深化。所以,有必要详细阐述国内外传统研究视角的共性及局限性,并提出在“贸易即流通”的大前提下将研究视角转变至流通领域,针对贸易本体的流通过程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融资,对于商业银行以及部分进出口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进出口贸易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金额上,均获得了蓬勃发展。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贸易融资产品以满足企业进出口融资需求,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银行融资业务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一方面可以满足进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中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银行业务的发展、赚取了利润。然而,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集中揭露了这种信用便利潜在的风险,这不仅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也将银行资产置于不利之地。本文通过分析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状况、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可行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