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规范的税收评估体系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借鉴西方传统的直接税收评估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事后评估和事前评估的模式,通过规定税收评估的范围、内容、时间等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税收评估体系,并完善与之配套的各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立规范的税收评估体系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借鉴西方传统的直接税收评估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事后评估和事前评估的模式,通过规定税收评估的范围、内容、时间等来建立具有我国色的税收评估体系,并完善与之配套的各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纳税评估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际上税收征管的通行做法,纳税评估是连接传统的税收征管与税收检查的重要工作环节,是防范税收风险、提高税源监控能力和税收征管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时间并不长,需要总结当前国际上纳税评估制度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纳税评估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总局先后颁布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和《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标志了以纳税评估为核心,税收管理员为组织载体的强化税源管理工作全面铺开.纳税评估能有多大实效,税源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一支能够满足纳税评估要求的税收管理员队伍.  相似文献   

5.
税收立法前评估程序,是指特定评估主体按照一定的步骤、时序和方式,在税收法律草案交付表决前,对税收立法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和税收法律草案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及税收立法的成本效益与预期影响等进行评估的过程,具有防止评估制度虚置、优化评估资源配置、排除恣意和专断、正当化评估结果等功能,其建构应遵循参与性、公开性、公正性及比例性原则。税收立法前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评估启动、评估实施及评估回应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均应遵循相应的程序要求。  相似文献   

6.
纳税评估是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环节,其职责是对纳税人提供的纳税资料进行核对和初级加工,形成足以证明纳税是否有异常的指标体系,从而在理论上推算出纳税是否合法合理.通过推行纳税评估工作,税收部门有效地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成效明显.因而纳税评估工作是既能经济可行地达到税收管理目标,又能竭诚服务于纳税人和社会的一项举措,有利于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税收信用存在征税信用缺失和纳税信用缺失的双重缺失,应建设征税信用和征税信用相结合的税收信用体系:纳税人更广泛地参与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监督和税收使用监督等;税务机关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建立征税信用评估制度;完善纳税信用管理体系;把税收信用融入社会信用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纳税评估是现代税收征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度质量、增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纳税评估从机构的质量、指标的采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针对不足之处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纳税评估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纳税评估作为国际通行的税收管理惯例与做法,是税收征管改革的方向性选择,充分体现了"公平、中性、透明"的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对于实现税收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地监控税源、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应该尽快解决当前纳税评估在认识、人员、信息、方法、专业等方面的局限性,加强对纳税评估理论的探索,建立有效的纳税评估机制和科学的指标体系,提高纳税评估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纳税评估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广泛采用,在我国起步较晚。其理论渊源在于税收法律关系的平等性。纳税评估的性质为税收行政主体的内部行政行为,其与税收征收、税务稽查等行为的边界清晰,在税收管理中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