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投入机制、管理体制、经营方式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些地方涌现出了一批水制改革的典型,充分证明了农村水制改革的可行性和生命力。但是,由于“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和价值长期背离,国家对农村水利投入长期实行行政化扶持和公益化政策,加上人们传统观念的束缚,“水”的市场化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许多地方“国家、集体负责建,农民无偿用”的旧有格局依然存在,产权不清晰,投资无收益,管理不科学,责、权、利不清,建、管、用脱节,水利工程仍为“福利工程”,农民用水仍为“福利水”、“大锅水”,严重阻碍了民间资本向农村水利产业聚集。水利工程设施因管户不善,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日渐老化,致使许多设施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水利体制改革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总体改革的要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思路,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建立新的经济秩序的理论前提。十年来,我们逐步确立了一条彻底的商品经济思路。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城市改革,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这一改革路子的确立,必然要求破坏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的旧秩序,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是非商品经济体制,表现为城市的产品经济体制和农村的自然经济体制。这种非商品经济体制日益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改革在否定旧的经济体制的同时,必然否定了旧体制的理论基础——非商品经济论,包括产品经济论与自然经济论。因此,我国的改革首先必须冲破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的囚笼,取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的认同。十年来,我们已基本确立了一条经济体制改革的商品经济思路或市场经济思路。经济改革必须以经济理论的改革为先导。我们所取得的对商品经济理论的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划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成长中的中国农村新经济体制国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改变人民公社体制入手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突出特征是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来配置稀缺资源。这种方式由于违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和农民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实际,因...  相似文献   

4.
刘亚文 《开发研究》2004,(4):55-56,64
“三农”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只有抓住重点,从改革不合理的制度着手,真正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好农村土地、税收等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始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几年来,在新时期党的“三农”工作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支农政策体系,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起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是,“三农”问题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认真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要素和资源的城市偏好、农民素质低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就是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跳出农业和农村求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后,“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已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要处理好农民问题,只有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农村的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农村的改革要充分体现农民的利益,而农村的城市化就代表农村的发展方向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农村城市化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农村人口的净增长值很大,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慢。如果不对农村的经济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那么若干年以后农业劳动力仍然和现在一样多,农村城市化就成为一句空话。困境与出路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  相似文献   

8.
《结构调整信息》2004,(2):18-1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指出,全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力地推动着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建立。但是,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还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因此“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最重要、最本源的要求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而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变观念,跳出“三农”来研究和发展“三农”,统筹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谋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显然,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仅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还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是一、二、三产业的综合载体,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交融发展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繁荣,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强县富民,积累财力,  相似文献   

11.
张忠民 《乡镇经济》2010,1(4):83-86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农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为适应生产力发展,推动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已是必然。文章从分析农村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出发,探索了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提出促进和完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完善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淑萍 《北方经济》2006,(10):37-39
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难解之题。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一靠生产力发展,二靠生产关系调整。而作为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情省力》2007,(6):26-29
三十年前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和肥西县山南村率先实行的农业“大包干”启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也发源于安徽,“三大改革”对推动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30年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对安徽农民收入结构、特征、变动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4.
王宗良 《发展》2008,(7):26-26
崇信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后,县上立足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开展了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及乡村债务化解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推进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庆经济》2004,(1):23-26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三农”问题远未解决,而且有的矛盾和困难还相当突出。城乡收入继续拉大,城乡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差距更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障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是十六  相似文献   

16.
孙红英 《发展》2008,(10):38-39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它不仅解决了农村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而且正在成为农村居民自治、维护农村经济秩序、社会秩序、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种新生力量,是与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组织,它在促进农村产业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培育其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我们对解决“三农”问题,更多地注重于从农村内部去考虑。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概括起来四句话: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当前我国“三农”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局限在农村内部作文章,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必须把“三农”问题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去解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过渡到家庭联产承包制集体经济,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农业内部改革的深入,其内容已经和正在发生演变,在农村中又一场新的变革在悄悄进行。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革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日益扩展,一些农村相继被纳入城市。这些村落的经济结构和村民的就业结构已基本非农化,但它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仍然沿用传统的农村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城市发展管理的需要和它们自身经济发展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城中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集体经济组织的变革和集体资产的处置是改造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积极妥善解决好集体经济改革问题,才能够顺利推进“城中村”整个改造工作,促进其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多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突出的问题。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国农村特色的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三农”问题的现实、改革的实践、制度探索等方面,说明这个经济制度就是合作制(也称为合作经济,合作社经济制度等),其组织形式即合作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