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对周正毅来说,也许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先后出巨资在香港收购两间公司,引起沪港两地及海内外一阵轰动。去年1月,他先以8800万元.快速收购香港盈荣集团,5月又出手25亿元,成功收购香港建联通。到了今年年初,又传出他将以3亿元收购具有50年历史的老牌金融公司香港顺隆集团。这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大手笔收购活动.创下了上海企业家“搏杀”香港经济舞台的新纪录。 周正毅何许人也?不少香港人都在揣测:他是何方大亨?为何敢于在  相似文献   

2.
童韧: 春节期间回上海,杂志社同事问我:“在香港,你最喜欢什么?” “香港的‘办公室文化’,”说这话时,我几乎不假思索。 上班时绝对不能做私事 走进香港的办公室,我确实颇多感慨。这儿既看不到“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的悠闲,也听不  相似文献   

3.
香港覓食記     
随旅行团在香港走马看花旅程已过大半,旅游“菜单”里尚余几天是探亲访友及自由活动。此刻,我却忧上心头:这几天的伙食要自行操办。想到上次来港购物时那“温柔的一刀”,我难免心有余悸。好在来港前,太太给了很大的“自由度”,“在外面用钞票不要太省噢”! 那天,我按“上海时间”晨练後,信步来到湾仔附近觅食。香港真是美食世界,空气中也飘散着一股厨房特有的气味。我在一家粥面店里要了油条、豆浆、鱼片粥及一只粟子肉粽,虽说这些都号称“上海点心”,但实为“改良”的港式点心。总的印象是:油条虽然不长但口味纯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4,(20):42-42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年近而立的许荣茂来到香港,身份是再普通不过的“打工仔”什么行业都做过,常年累月的勤奋使他开始小有积蓄,但他并没有像李嘉诚那样,在这些一般性的行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金矿。  相似文献   

5.
“菲佣”是什么?去过香港的很多上海人领略过香港的一道另类风景:星期天,三五成群的“菲佣”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广场和公园,会友休闲,蔚为大观。在今天的香港,“菲佣”人数已经超过20万。南风北渐,近年来,“菲佣”发展到深圳蛇口有111人,发展到广州有2人……更多的上海人,从港台的影视和文学作品里,想当然地移植了“菲佣”的称呼,粗枝大叶地理解着“菲佣”的含义:菲律宾佣人。认真深究起来,“佣人”是我们对“菲佣”不确切的理解,“菲佣”是一种不确切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来到重庆才算来到中国” 2010年,惠普落户重庆。越来越多的外籍员工因为工作的关系来到这座城市,在惠普工作的美国人杰森便是其中的一位。对于中国,杰森一点都不陌生,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他像“空中飞人”一样,常年穿梭于美国的休斯顿和中国的深圳、上海等城市。  相似文献   

7.
成立于1980年代的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本着“增进友谊、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培训人才,为香港、上海两地经济建设、共同繁荣而努力”的创会宗旨,为沪港两地经济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8年来。协会本身也逐步发展壮大,香港沪籍知名人士及各大财团,几乎都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的会员。日前,记采访了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新任会长孔祥勉先生。今年75岁的孔祥勉是个资深银行家,现任香港浙江第一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50年出生在上海,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0年来香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如今他已是“功成名就”。尽管孔先生英语和粤语相当熟练,但他亦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他说这是“家乡语言”。  相似文献   

8.
晓鼎 《沪港经济》2002,(7):26-28
1950年初夏,当李和声风尘仆仆从上海赶到香港时,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在香港长住。用李和声的话来说,当初只是想到香港来住一个时期,因为那时候香港黄金市场相当“闹猛”,很适合寻工找职位。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一干就是50多年,从当年的“毛头小伙”,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享誉香港金融界的“老法师”。  相似文献   

9.
李泽楷闯祸了。 当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在香港的3个寓所及富通保险等多家公司春节前遭警方搜查的消息爆出后,李泽楷这个名字就有点变味了。从2006年起.坚持将电盈私有化的李泽楷,在人们心中就不是当年那个人人崇拜的创业典范了。随着电盈近几年的股价一年不如一年,李泽楷的声望似乎也在节节走低。这一次,情况显然更不妙。如果电盈私有化“种票疑云”做实,不仅电盈的企业信誉不保,李嘉诚旗下企业及李嘉诚本人的名誉也会受到牵连。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西部一个风景秀丽的校园里,王老师给记者讲了个故事。一位来自内地小城镇的大学生,父亲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很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母亲没有工作,只能找点儿零活干。孩子上学时带的几千块钱全是借的。临走时,父亲很郑重地打开家里唯一的樟木箱,从箱底取出一套崭新的工作服.蓝灰色劳动布的,左胸前还有四个黄色的小字:安全生产。父亲轻轻地用大手摩拿着衣服,把折起的印于扯平。好一会儿,递给孩子。孩子带着这套家里唯一的新衣服来到了校园。他却终于没有穿上这套衣服。在大上海,在全上海最美丽的校园里,在鲜亮的服装流里,穿…  相似文献   

11.
李亦 《沪港经济》2010,(3):48-49
2009年圣诞节前夕,24岁的上海白领钱小姐又一次来到香港“血拼”。让她感叹的是,从尖沙咀到铜锣湾再到中环,几乎所有的大牌名店内都充斥着熟悉的沪语和普通话,鲜见原本应当是消费主力的香港本地人士。这就是今天香港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香港人讲究衣着,西装革履,言必称“名牌”。据香港人称,这种风气是由上海人带过去的。确实,当年10里洋场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上海人“先敬罗衣後敬人”的民风,随着上海人的南迁也逐渐传到香港,渐渐形成了服装大市场。踏上香港的商业区,服装店鳞次栉比,对游客来说,可能是五光十色、眼花缭乱,但是,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出,香港的服装市场既繁荣又有序。对不同阶层、不同收入及不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春节前,清涧封冻的河流泛着银光,田野空寂,熹微的晨光里,惠国海又一次来到他位于李家塔镇高柳树村的枣园里.这是一片连绵50亩的密植矮化枣林.老惠带着记者从枣林里一路走过,“这些枣树的年产量都人为控制在10斤左右,产值保持在100块钱上下.”“这片枣园总共有多少棵枣树?”“一共7000多.”“年总产值岂不是几十万!”  相似文献   

14.
“两国论”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从1999年7月9日开始,李登辉政府发表了一连串的改变台海现状的谈话与措施,其“台独”的野心昭然若视,李登辉本人更是借《德国之声》采访之机,吐出了他蓄谋已久的分裂祖国的歪理谬论。更有甚者,李登辉竟不自量力,授意其经济顾问,“投资事业管理委员会主委”刘泰英于7月25日在泰国大放厥词,“语出惊人”地宣称:如果大陆准备攻打台湾,台湾拟用导弹袭击香港或上海……香港的汇率就无法维护稳定,上海的外资就不敢进去。但刘某的这番“导弹袭港谬论”立即在岛内外激起了强烈公愤,受到了一致的谴责。迫于压力,李登辉只好耍起无耻抵赖的老把戏,说什么他从未讲过“两国论”,  相似文献   

15.
“怎么一夜之间,房地产从供不应求变成去库存了?”小年夜,张建华把他的宝马车停在市里一栋大楼边的马路上。前几日下的大雪还未完全化去,路面结了冰,车玻璃也爬上了雾气。鞭炮声此起彼伏。张建华却只盯着大楼里还亮着灯的那一个窗户——里面的人欠他5000多万元的工程款没有还。手机再度响起,还是欠债方打来的,意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当香港冠忠巴士集团进驻内地,在上海浦东成立全国首家合资经营的市内公共交通公司时,上海公交市场的亏损额高达10多个亿。而仅在浦东经营几十辆公交汽车的冠忠(中国)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冠忠巴士集团全资子公司),却打破了公共交通事业长期只亏不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叶飞 《当代陕西》2011,(2):13-14
2011年春节前,清涧封冻的河流泛着银光,田野空寂,熹微的晨光里,惠国海又一次来到他位于李家塔镇高柳树村的枣园里。这是一片连绵50亩的密植矮化枣林。老惠带着记者从枣林里一路走过,“这些枣树的年产量都人为控制在10斤左右,产值保持在100块钱上下。”“这片枣园总共有多少棵枣树?’?“一共7000多。”“年总产值岂不是几十万!”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年近而立的许荣茂来到香港,身份是再普通不过的"打工仔",什么行业都做过,常年累月的勤奋使他开始小有积蓄,但他并没有像李嘉诚那样,在这些一般性的行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金矿.  相似文献   

19.
董建华最爱吃他做的菜肉包 董兆忠师傅在香港上海吃客中,谁人不知?董建华最爱吃他做的菜肉包,陈方安生的母亲方召麐,总要点他的葱油饼…… 笔者认识他,就是在香港上海人最喜欢去的中环宁波同乡会餐馆。 宁波同乡会会所,在中环一所大厦的楼上,装璜虽普通,却是香港上  相似文献   

20.
坐在记者面前的,是香港地产代理商协会主席,一位慈祥的长者。 他的桌上放着一张纸、一支笔,那是我俩交流的“第二渠道”,他的“广东普通话”,说的人累,听的人也累,每当他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时候,就会不声不响地俯下身子,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有时,看到他为“行业方言”的普通话转换而左思右想,额上沁出点点汗珠,记者委实有点忐忑不安,于心不忍,可他依然不厌其烦,有问必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