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2008年4月,审计署在青岛市召开的社会保险联网审计课题验收会上,全国唯一由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承担的国家金审工程科研课题——《青岛市社会保险联网审计课题》顺利通过验收。这一审计课题的成功研发,初步实现了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审计模式,为国家金审工程二期开展对重要部门和行业的联网审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近日,审计署在黑龙江省组织召开了“金审工程社会保险联网审计应用示范项目”专家评审会,共有19名国家金审工程评审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黑龙江省审计厅关于项目建设与应用成果的汇报,审阅了相关项目文档材料,并亲临牡丹江市审计局和宁安市审计局现场检查了系统在线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审计人员盼望已久的“金审工程”正式启动,审计机关开始进行大规模信息化建设。自此,作为审计署指定的“金审工程”试点建设单位的哈尔滨市审计局,踏上了金审之路。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改革创新之路,更是一条我们全体审计干部必须选择的前途光明、任务艰巨的审计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是未来审计发展的方向,2001年,我国将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金审工程”正式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范围。金审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于2005年11月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标志着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审计应用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审计组织、审计手段和审计管理等发生了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审计机关正在实施的“金审工程”是国家 审计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实现计算机 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此平台上,审计人员可以采 用计算机手段更加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但如何保障“金 审工程”顺利、有效地开展,保证审计信息安全,我们有 必要学习  相似文献   

6.
一、新时期审计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方式的转变与保密技术知识更新速度不协调。随着“金审工程”一期、二期的深入推进,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已逐步进入了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现场审计、动态审计、远程审计、联网审计、办公自动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审计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逐步电子化、网络化,手工作业的传统审计方式遇到了严重挑战。九十年代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开展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积极探索。1998年开始,在国务院领导的直接关注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审计署加强了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力量筹建审计信息化系统即金审工程。2002年,金审工程通过了国家基本建设的全部立项程序,并被列为国家电子政务“十五”规划的12个重要业务系统之一,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4月,金审工程工作会议召开,标志为期两年的一期工程建设全面…  相似文献   

8.
2002年国家批准“金审工程”建设以来,全旧绝大多数审计机关先后完成了一期、二期建设任务,部分审计机关现已启动了基期建设。审计信息化在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3年8月20—21日,全省“金审工程”建设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这次会议集中研究了《河北省“金审工程”的建设指导意见》,从建立“一个模式”,实现“三个转变”,建设“五个一工程”的总体目标和网络、数据库、应用和安全保障系统四个实施重点,对全省“金审工程”建设进行了整体的部署安排。会上,还就工程建设技术问题进行了培训。陈金如副厅长就“金审工程”建设问题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把“金审工程”作为审计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从整体上把握“金审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对“金审工程”建设要着眼于打基础、求应用,要…  相似文献   

10.
联网审计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传统审计技术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联网审计以确定的采集周期在线获取对方系统中审计所需数据,进行实时的审计处  相似文献   

11.
《现场审计操作系统》(AO)是国家“金审工程”建设的计算机审计重点应用软件,也是审计署目前正在广泛推行的计算机现场审计软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具体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笔者试结合审计实践,就县级审计机关探索利用AO审计软件进行现场审计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审计文汇》2010,(5):35-36
自2001年正式启动“金审工程”以来,我们见证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审计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审计信息化建设支撑着审计管理和审计方法科学健康的发展,正在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审工程”中审计行业内部计算机网络与审计行业外部网络之间必须进行数据交换的需求结合目前成熟的隔离技术,给出了三种网络隔离模型,并对各模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年计算机审计应用的回顾从1983年审计机关成立到金审工程一期建设全面启动,已经有20个年头了。回顾20年来计算机审计的应用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对当前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审计,与时俱进地建设好金审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机审计应用的历程20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业务和管理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初步尝试、积极探索、逐步推广和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1983年到1994年,是我国审计机关利用计算机从无到有、初步尝试的阶段。1986年购进了第一批计算机,当时只是用于文字处理。1988年开始用于审计统计报表等单项业务。一…  相似文献   

15.
高林 《审计月刊》2004,(9):9-11
从2000年到现在的4年时间里,全省审计机关认真落实省厅部署,紧跟审计署“金审工程”建设步伐,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大力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网络建设初具规模;二是审计数据库建设框架初步形成;三是计算机审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四是全员计算机技术运用水平普遍提高。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  相似文献   

16.
韩红艳 《新疆审计》2006,(C00):46-47
了解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运用的现状,对于实施“金审工程”,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县级审计机关计算机主要有二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下发了“金审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这标志着湖北省审计系统“金审工程”二期建设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审工程”的实施,计算机审计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成为开展审计工作的”利器”。但不少人经常混淆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的概念,并未意识到计算机审计与传统手工审计两者的巨大区别,更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审计的应用将引发一场审计革命。  相似文献   

19.
同业视点     
《审计与理财》2006,(10):58-59
广东省审计厅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全面推进计算机审计。广东省审计厅在省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打破成规,依托审计署“金审工程”建设成果,积极推广应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项目管理应用,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审计技术和审计模式,逐步实现了全面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在29个预算执行审计项目中,采集、转换被审计单位账套数196套(年),采集、转换电子数据的资金总量9825亿元,记录条数2692万条,存储量达1235G;“AO/OA交互”现场审计数据包共530多个,审计日记6200多篇;撰写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15条。审计署信息办、计算机中心对广东省审计厅的成绩多次给予肯定,认为该厅今年的AO和OA应用最“实”,转换财务数据和审计交互数据最“多”。  相似文献   

20.
金审工程(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工程的简称)是我国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计应用系统建设作为金审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为建设高质量的审计应用系统,进行基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审计软件过程的度量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结合金审工程应用系统的建设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软件过程度量的研究,建立了反映度量要求的软件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