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长期以来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导的享有超级权力、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群体、处置手段多样化的接管体系.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有关立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严音莉 《金融经济(湖南)》2010,(10):52-53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银行监管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金融业务的特殊性以及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破产的特殊性。各国都对银行破产持谨慎态度,选择了不同的立法模式。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可以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破产清偿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储蓄存款人的优先地位、在法律中做出"太大不能倒"的规定,整合现有法律法规,实现银行破产立法的同一化、体例化。 相似文献
3.
英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英格兰银行法》已于1998年6月1日实施,其突出特点就是把原来由英格兰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权赋予金融服务管理局行使。本文介绍金融服务管理局在银行违反监管法规时的权力及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金融服务管理局、法院的一些具体做法。英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出现大量银行机构倒闭,处置成本持续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始创设以《存款保险法》为法律核心、金融服务厅(FSA)为决策核心、存款保险公司(DICJ)为处置核心、存款保险基金为融资核心的破产处置机制,通过特殊的“金融整理管财人”机制,赋予DICJ较大自主权力,明确一般风险处置、金融危机处置两类破产处置机制,确保破产机构及时有序退出,取得较好效果。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国个别金融机构风险凸显,因此应充分借鉴日本银行破产防范及处置经验,以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5.
6.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简称FDIC)是专门为商业银行吸收的储蓄和存款提供保险的机构,美国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确立了FDIC在全美金融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1、破产条件相对严格 金融企业是一种准公共企业,它既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面,也承担着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机制的传导职能。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具有传导和扩散效应,对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金融机构断然采取破产还债措施可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破产若干法律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制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相配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在现阶段研究与商业银行破产有关的特殊法律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法律角度评析了商业银行破产标准、破产申请人、破产管理主导模式、破产财产分配等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史上最大银行破产重组事件 1984年9月26日,当时位居美国第七大银行、拥有124年历史的大陆伊利诺斯银行信托公司(简称“大陆银行”),正式接受美国政府的破产重组计划: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持有该银行80%的股份成为大陆银行的新主人。 相似文献
10.
银行破产程序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金融研究》2007,(3)
银行业的发展需要破产程序,但银行的特殊性要求适用专门的破产程序。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在银行的破产程序中,存款保险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安排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为了在中国建立有效的银行退出机制,需要在破产处置主体、存款保险和处置方式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François Marini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3,24(1):67-78
This paper extends the Dowd (2000) model by introducing a risky investment technology. This assumption allows to introduce the possibility of an insolvency crisis. A banker may earn a positive expected profit by insuring depositors against the technological risk. If the bank has adequate capital, the insurance is credible and an insolvency crisis cannot occur. A public safety net may be unnecessary to prevent insolvency cris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立法动因和市场最新发展,阐述了美联储对银行控股公司的持续性监管、监管评级和监管协调,详细分析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有关银行控股公司的改革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金融集团监管和银行控股股东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debate about the link between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we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procyclical book leverage for U.S. commercial and savings banks. We find that total asset growth and GDP growth are both positively related to book leverage growth. Our evidence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that fair value accounting contributes to procyclical leverage or that historical cost accounting reduces procyclicality. Overall, the business model of banks is more important for procyclical leverage than accounting or regulatory risk weights. 相似文献
15.
国别差异与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eng Kanglin GaoYuhui Gan Yu 《国际金融研究》2006,(11)
国际上对银行业开放的争议尚无定论。本文在简述这些争议内容的基础上,全方位地评析了国别差异对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的影响,论证了对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阶段,银行业对外开放具有不同的意义。小国对大国政治、经济的依附性,决定了大规模对外开放,甚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外资银行占主导都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政策选择,而大国之间的对抗性,及政治、经济的非依附性,使大规模引进外资的长期结果难以预料,利弊的分野在于推行开放政策的国家管理经济金融的水平。所以,国家间的差异性应当成为我们科学评判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德国金融服务体系发达成熟,并一直奉行全能银行制度,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可以在同一实体内运作。但是,德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世界公认的,这与其严格谨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无关系。德国中央银行在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同时,一直扮演着金融监管的重要角色,成为德国金融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德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角色的演变及其履行监管角色的方式,揭示其对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期消费模式:基于中美两国跨期贸易模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美两国跨期贸易模型的分析与检验结果说明,美国是偏好现在消费的国家,中国是偏好未来消费的国家。中国与美国存在互利的跨期交易,中国出口现在产品交换未来产品是推迟消费模式,美国出口未来产品交换现在产品是提前消费模式。仍然蔓延未散的美国经济危机,自然会对中美跨期消费模式的持续性产生冲击。中国要减少美国经济危机的冲击,应从调整跨期消费偏好入手,重点做好有利于提升当前消费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兼论金融危机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hen Siqing 《国际金融研究》2008,(12)
内容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其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银行业为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how the value of failed bank assets differs between two types of FDIC resolution methods: liquidation and private-sector reorganization. Our findings show that private-sector reorganizations do not deliver the expected cost-savings from 1986 to 1991, a period of industry distress. On a univariate basis, the net loss on assets is lower for a private-sector reorganization than for a liquidation in both a period of industry distress and of industry health. However, institutions with higher quality assets and higher franchise valu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resolved using a private-sector resolution. Once we control for this selection bias, we find that institutions that are resolved during periods of industry distress result in higher resolution costs than liquidation. During periods of industry health, private-sector resolutions are less costly than liquidations. We show that if a bank that failed during the post-crisis period instead failed during the crisis period, its net loss as a percent of assets would have been 3.232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Given that the average net loss on assets ratio is 21.42 percent during our sample period from 1986 to 2007, the increase in costs is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