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市场》2015,(1):70-84
成飞公司以上市公司为资本运作平台,打造出一种适合我国军工企业进行军民融合发展的模式,使我国的军工企业既能够为国家的军事战略需求提供保证,又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持,真正实现“强军富民”。市场经济的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优胜劣汰,是否能够适应市场、抓住市场,是企业面临的主要课题。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这两个重要指标,资本实力以及资本运作的质量决定着企业的扩张能力。而在这个当前资本航母统治的时代,仅仅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个国家都面临资源短缺的压力。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军民融合产业资源,已成为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西部地区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搜集整理了有关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企业资源的信息资料并建立了数据库,利用DEA模型评价了上市军工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方面,深入分析了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规划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军工企业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参与主体,其战略性和国防特性决定了国家政府在军民融合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与角色。文章分析了军民融合的基本内涵以及政府所起重要作用的必然性。剖析了军民融合思想演变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变化。系统分析了政府在发展军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政府推动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军民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富国强军的重要战略目标。军民信息融合是军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军民产业融合的切入点,也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文章从军民信息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信息交流、整合、互动和共享需求的分析,指出军民信息融合的关键在于权威的信息融合平台、有效信息流的形成机制以及信息融合人才的培养,并提出军民信息融合存在三个路径及相应的军民信息融合发展对策:以交易为核心、以协同制造为核心及以军民一体化为核心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技术的通用性和电子信息产品在现代国防中的作用决定了军民融合是现代国防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有效方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军民融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央和地方军工企业广泛进行民品生产,非军工企业也为军事采购提供研发、生产和维护.但是,也存在部分领域的军事采购需求难以通过市场供给满足、军事采购税收优惠覆盖面相对较小、国防采购价格偏高和军工企业人才流失等问题.因此,需要在保留必要的军工电子信息企业的基础上,适当拓宽军事采购税收优惠的范围,调整采购定价方式,并完善军工电子领域的人才保障机制,保证我国国防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的低价保质保量供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陕西省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和国家一系列法规政策,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产业集聚对推动军民融合互动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整合军地双方优质资源,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同时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分析产业集聚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出发,详细剖析了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及主要问题,提出应以“双百工程”为核心,依托重大项目,以龙头企业为基础,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更大突破,并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陕西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通过归纳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中介和金融机构为沟通桥梁和资金保证、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研究支撑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同时提出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体系的构建要考虑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布局等基本要素,以走出一条军民融合高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融合分析框架,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可视为包括技术融合、需求融合、企业融合和制度融合在内的产业融合的特殊表现形式。其中,技术融合是起点,企业融合是实现途径,需求融合是重要拉动力,制度融合是外部推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典型产业——核能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融合、企业融合、需求融合和制度融合等方面,分析核能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夯实技术基础、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建立需求拉动机制以及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等一些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融合分析框架,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可视为包括技术融合、需求融合、企业融合和制度融合在内的产业融合的特殊表现形式。其中,技术融合是起点,企业融合是实现途径,需求融合是重要拉动力,制度融合是外部推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典型产业——核能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融合、企业融合、需求融合和制度融合等方面,分析核能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夯实技术基础、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建立需求拉动机制以及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等一些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军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可充分发挥军工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扩大军工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总结学者对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一般理解,明确了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军工企业知识产权特点及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构建了军工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结构。引导军工企业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有的放矢,关注其中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军民融合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军民融合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缺乏综合性分析。基于产业生态系统“三条链”视角,以无人机产业为例,通过构建无人机产业生态系统的“三条链”,深入探讨无人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途径和策略。研究发现,从创新链角度构建军民融合研发创新平台、从产业链角度生产军民两用无人机、从价值链角度在研发环节成立技术联盟、在销售环节合力扩大彼此销售范围是无人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该结论同样对其它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南省全面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明确将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作为带动、加速、深化湖南特色新型工业的重要举措,军工经济已进入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崭新时期。详细分析了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意义,深入阐述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已具备的现实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双十工程"为核心,以3+5城市群为支撑,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与创新为动力,提高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而充分发挥对富民强省和"四化两型"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但是,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共同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来保障,需要采用一定的融资模式为其发展筹得所需的大量资金。文章从我国军民融合产业融资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军民融合产业融资模式主要存在融资渠道过窄、投资主体单一和融资工具少等问题,继而深入分析了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思想落后、军工体制陈旧和投资壁垒高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军民融合产业融资模式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竞争的加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区域产业集群及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实证研究,提出了涵盖产学研合作、R&D投入、专利质量、知识溢出、军民融合产业效率、创新环境6个方面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建立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针对各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竞争的加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区域产业集群及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实证研究,提出了涵盖产学研合作、RD投入、专利质量、知识溢出、军民融合产业效率、创新环境6个方面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建立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针对各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4)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民融合持续向多层次、全要素纵深发展。"民企参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传统的军工企业依托自身固有的优势加速向民品市场拓展,新时期军民科研生产组织的融合度达到新高度。目前,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实践中,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某些效率风险已孕育甚至是凸显或发生,军民融合资源效率遭受损失。需规避军民融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效率风险,最大化资源融合效率,使军民融合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强国战略、兴国之举和强军之策。  相似文献   

17.
国有军工企业与民营军工企业都具有通过产权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再创新的内在需求。但因制度惯性、技术基础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在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二次创新技术路径,其演进过程和创新功能值得关注。基于我国248家上市公司1992-2019年非平衡动态面板数据,对国有军工上市企业和民营军工上市企业两种路径军民融合再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和系统GMM回归。研究表明,民营军民融合企业创新市场价值强于国有军民融合企业。最终,在分析军民融合二次创新两种路径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有军工企业实现军品、民品同步发展的战略转型不仅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国防经济的需要,更是军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大背景及军工企业自身特定的情况出发,分析军工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之后分析军工企业的民品发展战略及资本运作战略,希望能以微薄之力为军工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军民技术协同创新、市场需求、产业外部性及区域政策等因素对湖南省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湖南省军民融合新兴产业发展3种主要模式:军工依托型、民口嵌套型和军民共生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湖南省军民融合新兴产业仍需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牵引并举,夯实军民融合技术基础,从而推动湖南省国防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我国产业军民分割、相互独立的封闭发展模式,率先通过军民融合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军民融合主要通过科技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组织融合、产业融合等,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设施、服务市场等资源在两大体系之间共享共用和渗透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