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施征 《上海国资》2007,(9):44-45
2007年8月30日,由杨浦区国资委牵头,市国资委有关领导、市城投公司和良友集团监事会,以及杨浦区城投公司、新杨浦置业公司和商管公司监事会,共同召开了监事会工作研讨会,就有关市区国资监管工作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施征 《上海国资》2007,(7):53-55
杨浦的转型是历史的变革,也是历史的期望。杨浦区委书记陈安杰在杨浦区担任了10年领导工作,亲眼目睹了杨浦这10年发展的历程,也亲自参与和领导了这场历史的变革。他表示,杨浦的转型并没有先例可循,机制创新是唯一的出路。《上海国资》:请问杨浦区在转型之初面临着哪些困难?陈安杰书记:杨浦区是老工业区,过去主要依靠传统工业,但是90年代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后杨浦靠什么?在这个调整起始  相似文献   

3.
王铮 《上海国资》2012,(7):67-67
2010年,上海市科委统计,杨浦区新增的科技型企业数位列全市第一。 尽管成绩不俗,但杨浦区并未对此满足。2011年7月,杨浦区委区政府再次对区内企业进行整合。将区内三家园区企业科投公司、知识创新区投资公司、北岛置地公司和一家创业公司重组成立新的上海杨浦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面建设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上海。杨浦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携手用友,双方将合力围绕杨浦商贸整体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加强人财物的集中管理,建立内部管理及控制体系,提升各个层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能力。杨浦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成立。是杨浦区政府为做优、做强国企,针对杨浦区属企业规模小、经营散、功能雷同等现状实施国企重组而诞生的六大国有企业集团之一。集团以改革、整合、治理、创新为  相似文献   

5.
施征 《上海国资》2007,(7):50-52
杨浦国资国企在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和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领域中发挥了引领性作用从传统的"工业杨浦"到现代的"知识杨浦",杨浦区正经历一个重大的历史跨越时期。杨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3个"百年文明";一是百年大学文明,集聚了上海十几所高校;二是百年工业文明,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三是百年市政文明,上世纪30年代上海曾在杨浦实施"大上海计划"。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10,(5):44-45
1月10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上海市杨浦区成为全国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之一,“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转型的步伐明显加速。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大力支持下,杨浦国资国企围绕“打造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主力军”这一战略目标,敢为人先、勇担重任,以赶超之势成为区县国资国企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7.
唐志勇 《上海国资》2006,(5):44-46,48,49
2006年新春刚过,上海市杨浦区国资委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工作就迈出了一大步。首批上岗的3名财务监督员被派往杨浦区内的7家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这一机制在上海、乃至全国均可谓首创,杨浦区国资委此举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当然,杨浦国资在国有资产监管方面的创新之举也并非仅限于此。年薪制、财务总监派出制度……,从2003年至今,杨浦国资的改革和发展事业在一个个突破、一次次创新中不断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资》2014,(10):80-80
近日,上海。杨浦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携手用友。双方将合力围绕杨浦商贸整体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加强人财物的集中管理,建立内部管理及控制体系,提升各个层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能力。杨浦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午10月成立。是杨浦区政府为做优、做强国企,针对杨浦区属企业规模小、经营散、功能雷同等现状实施国企重组而诞生的六大国有企业集团之一。集团以改革、整合、治理、创新为主线,抓重点、抓推进、抓落实,明确提出了:以"制度+科技"的方式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管控能力,取保风险管控有效。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资》2007,(7):57-60
新杨浦:加强预算控制勇对市场竞争上海新杨浦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新杨浦公司")是由上海凯城(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杨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合并重组而成的企业。原两大集团公司皆具有国家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有着近十年的创业历史,曾为百姓安居乐业、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作为新杨浦公司20C6年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青浦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杨浦区结合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特点,积极探索"超前、全面、有力、规范"监督工作方式,建立了企业监事会、财务总监、企业内审"三管齐下"的管控机制,着力打造一个内外结合、多层次、全覆盖、高效率的国资监督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9,(4):F0004-F0004
2003年4月,按照新时期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决策,杨浦区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知识创新区的功能定位,大力推进“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转型,杨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四个显著”成为杨浦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袁怡婷 《中国经贸》2011,(18):102-103
杨浦区位于上海市的东北部,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在一些老上海眼中,杨浦工业区的记忆依旧清晰可见,但是随着“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型建设的开展,杨浦已然成为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亮点。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实地勘测等方法,对杨浦区的游憩者进行了调研,希望调查结论能为五角场、新江湾城打造城市RBD提供科学依据,为杨浦区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铮 《上海国资》2009,(6):72-73
6月3日,杨浦区区委、区政府召开该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的核心是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去年下发的《若干意见》精神,部署该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国资监管机构职能,推进国资监管全覆盖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区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区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日常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4.
上海杨浦区,一个面积60平方公里的城区,用短短6年时间,依靠创新,实现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转变,焕发出巨大发展潜力,令国内外瞩目。  相似文献   

15.
行哲 《上海国资》2007,(9):36-37
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实施国资改革的行业公司,是上海国资改革的一个缩影。作为较早参与上海国资改革的一员,笔者对上海仪电这15年的改革历程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6.
<正> 2002年6月底,南京熊猫集团由"小熊猫"变成"大熊猫"——由江苏省国投公司、南京市国资公司和镇江市电子资产经营公司,各自拿出在相关公司持有的国有股本,共同组建熊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大熊猫),注册资本35亿元,总资产约200亿元,净资产75亿元。控股公司下设9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技信息》2009,(9):28-28
<正>南京中成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和南京和鼎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于2009年8月29日同时成立。这是南京市国资集团旗下的第一个私募基金公司和第一家引入外资的创投管理公司。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健为2家公司揭牌。南京中成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是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基金,由南京市国资集团下属的南京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杨浦的功能重新定位后,短短6年时间,杨浦区大力推进由“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转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上海19个区县中唯一的女区长,宗明来到杨浦担任区长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她怀着对杨浦这片土地的满腔热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两年多来她的脚步走遍了杨浦的每个角落,对杨浦的历史与现实了如指掌、理解深刻,有着很多理性思考,孜孜求索开启杨浦跨越发展之密钥。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深体会到,她对杨浦转型发展的深邃思考和激情满怀的使命感、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杨浦区将围绕建成"安居乐业"新型城区的奋斗目标,实施"依托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杨浦经济"的战略,确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发展理念,开创城市建设和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局面,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杨浦".  相似文献   

20.
以财务信息集中化管理加强集团管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张江集团正式启用"金蝶EAS"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建立了包括集团母公司、股份公司、生物医药基地公司、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公司等30家公司在内的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建立,统一了集团众多分散孤立的财务信息,打通了集团内部财务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壁垒,成为母子公司问财务信息上传下达的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了事前控制与事中监督的结合,有效增强了国资控股企业集团的管控力。该平台的建立,也使国资监管部门实时掌控张江集团的财务、营运情况成为了可能,是一个国资管控集团、集团管控子公司,贯通集团内外财务信息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