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筹;负激励,如罚款等。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美国管理学家皮特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正确发挥奖金的激励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奖金作为物质激励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从近几年各企业的奖金分配效果来看,奖金的激励作用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这种状况,主要还是由于目前企业的奖金发放方式不太科学,影响了奖金激励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今后企业分配制度改革中,有必要认真地研究奖金激励机理,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强化奖金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确的激励能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既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中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公司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限制和影响,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措施不得力,职工在企业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长工资数年头,平日劳动没劲头,职工精神不振,积极性不高,企业一直发展缓慢,效益不景气。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采取激励措施,从使用上、物质上、生活上和分配上,激励贡献大的职工,使全体职工个个奋发向上,人人争先。企业面貌大变,几年来连续被评为市和省级先进单位。一、激励的必要性人的积极性与他…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奖金分配是薪酬管理的重要部分.奖金分配合理与否对职工积极性有重要影响.奖金分配如何做到公平合理,充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文中对奖金分配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为了有效地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先后采取了不少调整、改革分配的措施,如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租赁制、委托代理制,直至1994年推行的年薪制,但都没有真正地把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的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为这些传统的做法一般是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增大企业成本费用的形式实现,使投资者与经营者利益处于对立的地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手段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企…  相似文献   

6.
迟杰 《时代经贸》2010,(16):119-120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方案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固定工资或奖金、职务消费、分红收入。前一种属于短期激励,后一种属长期激励,职务消费介于两者之间。随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国有企业应当建立起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报酬激励机制,在报酬激励机制方面要体现短期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庞竹 《时代经贸》2011,(14):231-231
本文指出企业应注重对员工进行激励,最大程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对员工进行激励应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并注重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综合使用,以求达到最优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视人才为珍宝的人本管理时代,企业常运用激励的手段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但有时效果往往不佳,奖金越发越多,出勤率及效率越来越低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在于忽视了员工的实际需要。 激励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其实质在于满足员工的需要,而员工的需要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五个层级。一般认为生存和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物质方面的需要,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则属于较高…  相似文献   

9.
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物质激励是员工激励的重要内容,而奖金激励又是员工物质激励内容的重中之重。一套公开、公正、公平的绩效管理制度是保证员工激励有效  相似文献   

10.
论激励方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我国企业改革走过的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在人们的整体物质生活水平不是很高的时候,给员工以少量的物质(金钱)刺激,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基本满足以后,仅用简单的物质(金钱)刺激已经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了,即现阶段许多企业的员工已不限于获得这种短期的利益,还需要长期的利益保障.如何使企业的员工持久地保持积极性,这是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本文拟就从激励入手来探讨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何种激励方式进行激励,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1.
激励十二法     
田春兴 《经济论坛》1998,(24):24-25
一、物质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奖金是一个最重要的激励要素,但不是唯一和万能的激励手段。发放奖金应“论功行赏”,要适度、适时、适量、公正,掌握“赏一人而万人悦之”和“赏不逾时”的古训,切忌出现以下问题:(1)高档奖,即奖金标准过高;(2)过时奖,即奖励...  相似文献   

12.
<正> 增强企业活力,推进企业发展,是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在企业中,如何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呢?下面谈些粗浅看法: 一、激励和考核相结合 激励是通过研究和满足人们心理的、生理的需要而激发的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的一种管理活动。考核是通过对职工的生产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按其优劣给予奖罚的管理活动。二者都是企业管理的职能,工作内容都直接涉及到人。激励和考核不同,考核侧重于运用“外在动力”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而激励则侧重于激发人们的“内在压力”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两者得紧密结合一起,才能使职工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刘慧敏 《时代经贸》2011,(8):223-223,236
在现代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薪酬待遇是单位职工劳动和服务的所得,不同的激励会促使职工产生不同的行为。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对于单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单位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薪酬待遇激励机制的角度出发,探讨职工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对单位的发展和完善做出应有贡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炳元 《经济师》2001,(2):79-80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1、建设企业文化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而且是职工群体间的竞争。各个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而调整的首要内容是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确立改革思路,理顺各个关系,强化指导思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已经感到仅靠奖金和物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开发,除了利益机制外,还必须在职工的内在想法、价值观等方面做文章,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把广大职工凝聚在一起。2、建设企业文化是顺…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要素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志毅 《经济管理》2004,(19):45-47
本文把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要素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类,以浙江、广东的民营企业为主要抽样总体,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92位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状况。调查统计显示,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物质需求略大于精神需求。物质激励要素中,奖金的重要程度最高,股票期权的差异空间最大,在精神激励要素中,老板认可的重要程度最高,自我实现和成就感的差异空间最大。  相似文献   

16.
激励在鼓舞职工士气、提高职工素质、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方面起看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需要激励.需要自我激励,需要得到来自同事、群体、领导和组织方面的激励.一个企业,只有把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激励起来,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管理的本质是处理人际关系,其核心是激励下属。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且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目标。专家提出,任何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将其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手段。人的需求是其积极性产生的心理基础,作为领导者要了解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过程,使采取的激励形式更有针对性,更具有成效。激励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激励、竞争激励、参与激励、责任激励等,而本文着重就物质激励、责任激励、自主权激励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所谓激励,就是创设满足职工正当需要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激励是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激励不是操丛,不是控制,而是对人的需求的正视,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应该承认,凡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并希望得到满足。有了需求,才能促使他有目标导向的行为。也就是需求产生动机,  相似文献   

19.
邢佑川 《经济论坛》2011,(5):145-146
本文从地方院校教职员工积极性、综合考评和产学研合作统一管理、宏观发展四方面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激励制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产学研合作激励制度制定的基本问题,深入探讨了奖金、产权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具体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职工工资、奖金等个人收入,历来是由职工所在企业或单位按月直接发给职工。在过去金融事业,特别是金融机构网点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办法,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对于发展经济、保障职工生活,无疑也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在金融业务中电子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入和进展,现行的工资发放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