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建 《中华商标》2004,(11):45-46
在国内市场上颇有知名度的“长春藤”牌油漆销路颇好,然而今年初,在油漆行业又杀出一家以“长春滕”为字号的公司,让购买者陷入一头雾水中,为此,拥有“长春藤”注册商标的公司把以“长春滕”为字号的公司告上法庭。9月29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决,“长春藤”商标告倒了“长春滕”公司。  相似文献   

2.
徐庆 《中华商标》2003,(2):43-44
说起“花都机”现象人们一定很熟悉,然而,“花都机”现象并没绝迹,近一两年又出现了“花都机”现象的翻版——“傍日丰”现象。——编者  相似文献   

3.
日前,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徐汇分局在上海斯波特大酒店召开“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全力助推经济发展大会”,在这个上海商标发展工作推进会上,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狮印”商标荣获第十二批“上海市著名商标”名单。  相似文献   

4.
柳杨 《中华商标》2005,(9):49-50
苹果贴上商标,每公斤多卖1元;葡萄贴上商标,每公斤多卖2元。时下,铃州农民尝到了为自己产品注册商标的甜头。  相似文献   

5.
吴非 《中华商标》2001,(10):11-14
近年来,在上海,领略“避风塘”美食与风情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夜幕降临,华灯绽放,夜上海宛如一片波光粼粼的海洋,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一处处“避风塘”餐馆、茶楼,恰似这海洋中休闲,小憩的港湾,弥散着一种源自香港的韵味与氛围。曾几何时,宁静的“避风塘”里却被搅起了惊涛骇浪。  相似文献   

6.
7.
8.
王晓清 《汽车观察》2010,(7):103-103
至今仍有很多企业对商标这种无形资产的无视或轻视,给了蒋运强、章鹏飞们以小博大的机会,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恶意抢注”,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宁波余姚市沁绿名茶有限公司位于省历史文化名镇——梁弄镇,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湖畔。梁弄自然条件优越,林特资源比较丰富,尤其盛产高山云雾茶,“瀑布仙茗”堪称茶之一绝,早在汉代即被列为贡茶,后载于唐代陆羽《茶经》。2001年该公司生产的余姚“沁绿”牌瀑布仙茗先后被认定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和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瀑布仙茗是余姚唯一的证明商标,沁绿名茶有限公司可以使用但不能独占,因此沁绿名茶有限公司于1994年向工商部门申请了“沁绿”茶叶商标,通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2003年被认定为宁波市知名商标,其生产的茶叶产品被评为浙江省无公害名特优茶,  相似文献   

10.
刘建 《中华商标》2005,(7):25-27
小小的馒头,看起来不起眼,做精了也是大买卖。一个28岁的安徽青年和他的“巴比”馒头就开创了上海近年来的新商业奇迹。但随着馒头店前的队伍越排越长,麻烦也开始多了起来。生意红火的“巴比馒头”遭遇到“克隆”竞争,真假“巴比”大闹上海滩.真“巴比”被迫走上了一条打假维权的道路。最终,法院对这起“真假巴比”案作出公正判决,假“巴比”被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赔偿真“巴比”2.6万元。  相似文献   

11.
“佛手”味精商标,是我国味精行业中使用和注册最早的商标,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化学家、中国”味精之父”吴蕴初先生创立的。  相似文献   

12.
“驰名商标的确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金字招牌’,我们的‘名牌兴企’之路走对了。”山东新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桂波深有感触地说。“新郎”商标自去年初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后,市场份额明显增长,销售收入直线上升,2004年实现了产值10亿元、销售收入8.33亿元、利税1.79亿元的辉煌业绩,一跃进入全国服装行业20强。在诸城市,像通过实施“商标战略”做大做强的企业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3.
14.
《中华商标》2004,(5):25-29
说起杭集这个占地仅3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6万的小镇,除扬州人外,在其它地方可能鲜为人知,但若说起“三笑”、“五爱”、“琼花”等商标,不仅在江苏省著名,甚至享誉全国。  相似文献   

15.
16.
17.
“菊花电扇,风凉世界”,这一广告词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耳熟能详。曾驰名全国的“菊花”品牌,近日在无锡金桥拍卖有限公司公开拍卖,最终被原“菊花”厂一位下岗职工沈伟竞得。  相似文献   

18.
19.
2001年1月上旬,一帧印有红色国徽标识和烫金字封的《商标注册证》从北京发至沈阳东宇集团公司。以此为标志,沈阳东宇集团公司与德国莫希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历时6年的商标异议纷争,终以东宇集团公司赢得胜果而结束。  相似文献   

20.
品牌“符号价值”经营理念及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符号价值”?简言之,就是用商品的品牌、设计、包装、广告和形象等塑出来的价值。它是在商品有形资产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文化、艺术等的意象性无形资产价值。消费“符号价值”不主要是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期望与精神享受。 物质商品过剩和“同质时代”“逼”出“符号价值”。步入各个城市的大小商场,几万或几十万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买件商品真不知什么好、什么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为适应市场打出品牌来与其它商品区别。但现在的品牌也多如牛毛,像海尔产品已有几千种、青啤也有几十种、长虹彩电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