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时,用“小康”这个词语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概念。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传统小康思想的我之理解小康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位置。据有关专家研究考证,“小康”一词最早见于史册,是《诗经·大雅篇》,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注:吴树平点校《十三经》,北京出版社,1991年,第349页)。对于这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我的理解,主要有三层涵义:首先,小康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模式的小康,最早在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主要反映了当时儒家批判现实和崇尚先古的政治观点。在这里,“小康”是和“大同”相对的一种社会状态。由“小康”而“大同”是中国历代…  相似文献   

3.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即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做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后,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4.
一、“小康”概念的溯源及特定发展 1.“小康”这个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人们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准的社会称之为小康。  相似文献   

5.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小康,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全书119篇文稿中,有40多篇直接谈到翻番奔小康。邓小平同志1982年9月18日同外宾谈话时指出:“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20年翻两番。20年是从1981年算起,到本世纪末。大体上分两步走,前10年打好基础,后10年高速发展。”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指出:“翻两番,国民生  相似文献   

6.
1986年时代封面 在苏联共产党书记戈尔巴乔夫、美国总统里根、南非黑人主教图图、在狱中的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者邓小平之间,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时代》周刊最终把1986年“世界风云人物”的头衔给了邓小平。 还有12天这年就将结束的时候,古城西安上空竟出现五日高照的景象,虽然是一种由于空气中含有冰晶而形成的自然现象,但不能不说是千古奇观。 风光来自于不断的改革。8月,中央决定进行机构改革,厦门等16个中小城市被确定为第一批试点城市。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商品经济的管理体系。 此后,邓小平在与外宾会见中,…  相似文献   

7.
孙邦栋  邱易亮 《经济师》2003,(9):250-2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词。文章从解释“小康”的概念入手 ,对古代“小康”、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并引用数据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并引用数据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和谐及其和谐社会思想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渊源。“和谐”的哲学内涵是“和而不同”:“和谐社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低级的小康(糠)社会;一种是高级的大同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选》内容非常丰富,它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和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有一个基本思想,就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概括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72页。以下简称《文选》)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决胜在市场,市场决胜在管理.企业管理是企业兴衰的关键.下面我结合神鹰集团企业管理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一、牢固树立企业管理也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要有共同劳动就要有管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管理也包含在第一生产力之内.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生产管理是科学”.(《邓小平文选》第2卷351页).邓小平在谈到“我国欢迎外国先进技术”时接着就肯定:“管理也是一种技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8页),显然,管理包括企业管理是一种有别于自然科学技术的社会科学技术,它同样包含在第一生产力的范畴之内.我们通常所说,生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一理论的重要指导原则。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比较好地解决了三个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一是正确解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外国经验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总结正反两方面教训,一方面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171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邓小平文选》)第2卷173页),一方面,他又十分强调不能照抄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1978年第12期发表的胡培兆同志所写《<资本论>在我国翻译出版40周年》一文,我有下面几点不同看法。一、《资本论》的入门书,我国最早是在哪一年才有的呢?胡培兆同志认为:“1922年就有《资本论入门》翻译出版”。作者注明这个材料来源于《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杨威理著《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的出版》一文,杨文是这样说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在广州成立了人民出版社,……截至1922年9月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工钱劳动与资本》等3种。”对引用这个材料,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商榷的。其一、这个“人民出版社”不在广州而是在上海。当时所以在图书上印有“广州人民出版社”的字样,是为了避免反动政府的迫害而写为“广州”的。  相似文献   

13.
吴松营 《商周刊》2012,(2):78-79
2012年是邓小平第二次“南巡”20周年。1992年1月19日-23日,当时88岁高龄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二次赴深圳特区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推动中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2012年初,一本名为《1992年邓小平南巡内情》的新书即将面世。作者是深圳老报人、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原社长吴松营。20年前,作为邓小平第二次视察深圳的亲历者和记录人,吴松营跟随在邓小平身边记录了所有重要谈话。本刊节选该书部分章节,通过吴松营的细致回顾,重现当年的部分精彩细节。  相似文献   

14.
1993年秋天,山西省甜菜主产区大同、忻州一带曾爆发一场“甜菜收购大战”。现在,“甜菜大战”已硝烟云散,但留给我们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山西制糖工业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山西省甜菜种植较早。据唐代《新修本草》和《本草拾遗》记载,当时甜菜已在黄河、长江流域作为蔬菜栽培。但甜菜制糖始于1960年大同糖厂的建成投产。甜菜糖生产由1960年的809&已发展到最高年产1991年的8.1万吨。近五年虽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在5.5万吨左右。为增加我省食糖供应,满足市场需求,支援和促进我省农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全省制…  相似文献   

15.
简讯     
1995年10月12日—16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江苏省哲学学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东南大学文学院、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和《开放时代》杂志社、南京市社科联、《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出席这次讨沦会的学者共58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5篇.这次讨论会有四个特点:(一)问题重大.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建设有中国待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伟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的日子已经临近,回归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厚,但在这时,邓小平同志却不幸辞世。怀着纪念邓小平同志的心情,最近又重读他在1982年9月24日,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开始谈判的时候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竭力鼓吹所谓“人权至上”、“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荒谬论调,并借此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与此针锋相对,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1989年10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同年10月,他在会见坦桑尼亚革命党主席尼雷尔的谈话中又进一步提出:“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邓小平关于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不仅是对西方国家推行人权外交实质的揭露和批判,而且也深刻…  相似文献   

18.
张亚莉 《环境经济》2011,(1):108-109
1月1日,《求是》主办的《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该报告内容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明确,实则不然。如果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的《乌托帮》算起,“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人类大同社会的理想,已经绵延400余年;如果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旅程;如...  相似文献   

20.
<正> 《人民日报》(1992年11月30日)发表一位学术界权威人士的文章,该文提出:“一般说来,社会科学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其后,上海《社会科学报》(1993年5月6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是一个值得置疑的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