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全面展开,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年轻而富有活力,充满创新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立志创新,开拓创业.由于刚出校门,他们的创业活动往往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野,研究大学生创业引导法律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一个全面的发展目标,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农民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中心问题还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城镇化建设,人口转移,“空壳村”整理,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必须以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作为动力,必须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晓明 《农业经济》2006,(12):28-29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  相似文献   

4.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王实 《农村经济》2008,(2):30-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最重要、最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它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同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避免新农材建设运动化.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受益,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把新农村建设和与社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社区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6.
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是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农村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政治文明、提高综合水平上,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这是一条落后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村是载体。去冬以来,我们安庆市从与农民关系最密切和农民最关心的村庄建设问题入手,启动实施了康居新村建设工程,倾力为农民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平台。一方面坚持以合村并点为基础,加快资源整合,把原来分散的自然村落规划成中心村、基层村,引导分散居住需要建房的农户就近到规划的中心村、基层村建新房。一方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先规划,后试点,再分步推广,已经完成了100个康居新村规划编制及50个重点康居新村的初步建设。康居新村建设工程增强了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激情。联系我们工作的实践,我觉得村居建设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人本管理理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理论,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赣州模式”、“徐闻模式”进行分析,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人为本”的实质含意,即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在农民群众收入增加的前提下,从实现农民群众利益出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让农民群众自己来解决当前农村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刘继红)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为探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与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9月24日,农业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在长春市联合举办了“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组织创新高层论坛”。论坛主题是:“促进农民经济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林炎志到会,并发表论坛致辞。论坛邀请了全国人大、国务院研究室、台盟中央、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相似文献   

10.
《南方农村》2006,(4):1-1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要深刻认识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民就业创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着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回良玉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心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民收入较低,增收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农村…  相似文献   

11.
一、坚持创新思路,用新思维启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大省和经济欠发达省份,农村信息化不仅建设任务重,而且建设的难度很大,要扎实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就必须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国家加大投入,但这些并不能代表全部。不能认为给钱给物了,新农村就能指日可待,农民就可以袖手旁观,坐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相反,新农村建设自始至终,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可以说,广大农民兄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参与程度高低,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慢进度。中国农民是富有创造力的农民,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家庭承包经营这一伟大创举的由来,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是很高,需要加强农民继续教育,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继续教育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应当从加强师资队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设机制、加强立法等方面推进农村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把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目标转化成为现实的行动和未来的真实图景,需要一整套由政策、制度组成的推进措施,以及确保这些政策、制度落实到实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机制。培养农民,建立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自动机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脚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从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6.
李尚蒲  张日新 《南方农村》2012,28(11):18-25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较为完整的思路。文章对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开展的农村制度创新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探寻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1)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2)分税制改革后巩固基层政权,需要强化和完善财政支农体系;(3)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本文认同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合,并结合广东省新农村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分别就劳动力制度、农地制度、财政金融和基层民主自治等方面的创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响水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民本战略,把办好农民最需要办的事情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取得了初步成效。以镇村规划为先导。顺利编制完成高效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县沿海经济区、盐城市陈家港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和镇村工业小区建设规划、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农民投资创业规划。聘请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高资质规划设计院完成全县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镇村建设详规和农民集中居住点详规编制工作。以示范创建为载体。全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18.
张晓兰 《农业经济》2006,(10):67-6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增训,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人是根本。农村全面发展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才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造就有利于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素质能力、创业氛围、体制保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