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初期,德国取得重大军事胜利,苏联遭受严重损失。德国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德国在军事态势,军事实力,军事装备以及官兵素质等方面有优于苏联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东方企业家》2010,(4):20-20
假如德国在1940年5月成功地入侵了英国、假如肯尼迪总统没有被暗杀、假如1989年的苏联没有戈尔巴乔夫,等等,历史将可能呈现怎样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2000年5月9日 ,俄罗斯人民隆重记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55周年。1941年至1945年战争期间 ,苏联国家标准委员会共批准了2200多新国家标准 ,修订了1270个现行标准。这些所谓的战时标准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 ,简化了机器、设备和仪器的品种 ,提高了零部件的互换性和维修性 ,规定了快速的试验方法 ,并获得了广泛应用。这对于增强苏联的国防实力并最后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一位研究二战史的著名军事分析家指出 ,武器装备标准化水平低 ,是导致德国战败的三大原因之一 ,而苏联红军武器的优越性 ,就在于其…  相似文献   

4.
澄清信仰问题上的四个模糊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苏东剧变是不是已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随着苏东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垮台,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一下子呈现出来。造成苏东剧变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有一点确信无疑,即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致。德国的哈贝马斯在苏东剧变后指出: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即官僚社会主义。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住宅与房地产》2013,(4):77-78
20世纪上半叶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军工产业迅速地发展。除了高产出是重点之外,军工企业还十分关注自己的战时动员和资源汇集能力,这使得军工产业的组织模式开始发生转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国营军工企业的迅速动员能力,为苏联军工业迅速称霸一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国法西斯上台后,利用国家机器的力量,也开始大量研究制造先进武器。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     
中国人以事实向世人昭示:中国人在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时候,决不做“苏联梦”,不会像苏联那样搞冷战对抗、对外扩张,追求霸权主义;也不会做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梦”,不会像他们那样用战争手段掠夺资源、称霸世界;同样也不会做“美国梦”,不会像美国那样大量消耗能源等各种资源。我们做的是“中国梦”,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独特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1941年9月30日,德国军队向莫斯科发动猛烈进攻,妄图在冬季前攻占莫斯科。苏联军民奋力抵抗,双方展开拉锯战。直到次年4月,德军威胁才得以解除。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彻底粉碎。  相似文献   

8.
李斌 《价值工程》2010,29(26):236-238
建党伊始,与波兰的其他政党相比,波兰工人党的政治力量状况暂时还显得薄弱,政治影响力也有限。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波兰罗马天主教会的因素,战前波兰共产党的"遗产",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德国法西斯和波兰流亡政府的破坏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欧洲幻梦     
9月4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接受采访,明确表示:"当前的危机清楚表明,一个统一的货币区不能缺少统一的财政、经济和社会政策……我们应成立一个受欧洲议会监督的政府,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欧洲一体化,是自二战后,面对苏联压力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力下辞职。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在了帝国主义的走狗袁世凯手中。 1915年法国飞行员罗兰·加罗斯在他驾驶的飞机上安装了一挺机枪,击落一架德国飞机,开创了空战的先例。 1966年苏联“月球十号”成为绕月航行的第一艘宇宙飞船。  相似文献   

11.
1941年1月7日新四军9000余人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80000多国民党军队的伏击,除千余人突围外,全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此为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4月6日德军侵入希腊和南斯拉夫,17日,南政府投降。23日,希腊与德国签署停战协定。6月22日德军在1100英里的战线上大举入侵苏联。9月30日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为时半年之久的莫斯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概况石家庄水泵厂是国家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是全国杂质泵,矿潜泵定点生产厂家。过去一直沿用苏联四十年代的水泵产品图纸,组织安排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开放、搞活、改革的方针、政策,1980年开始,从澳大利亚沃曼公司和联帮德国里茨公司引进渣浆泵和潜水泵等系列水泵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形成生产能力,但是有些产品消耗大、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虽然是节能产品,销售额并不  相似文献   

13.
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摄影术”技术委员会(ISO/TC36)成立于1947年,1952年在纽约召开第1次会议。当时委员会成员有比利时、英国、德国、加拿大、苏联、美国和法国,随后中国、韩国和俄罗斯(接替前苏联)也相继参加。现有10个正式成员和15个观察成员。ISO/T(236秘书国为美国(ANSI),具体工作由美国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学会(SMPTE)承担,下设5个工作组。  相似文献   

14.
自70年代初,苏共二十四大确定集约化为苏联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苏联经济增长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转折阶段。这时正值苏联城市化处于中期发展阶段(1970年,苏联城市化水平为56%)。现将实行集约化方针以来苏联城市化的某些趋势概述如下:一、由粗放型城市化向集约型城市化过渡  相似文献   

15.
姜长斌 《新远见》2009,(12):49-61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既有内政问题,也有外交问题。归根结底,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出了致命的错误,总结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我国很有意义。苏联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部难得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6.
周萍 《企业导报》2013,(8):257-258
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苏联全面学习,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既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也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既要学习苏联的生产经验,也要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学习和直接借鉴苏联经验,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新生政权、快速发展经济发挥了不可否认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联城市群发展概况在苏联,城市的形成促进了许多重要任务的完成,这些任务是我国国民经济过程中摆到大的中心城市面前的。根据苏联建设科学研究设计院提供的苏联1979年居民调查统计资料,苏联共有193个城市群,其中包含2000多个城市居民总和11350万居民。在20年(1959—1979)间,城市群的居民数增长了17倍。它们相当于全  相似文献   

18.
住房问题历来是苏联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尽管历届苏联领导人都很重视住房建设,努力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苏联人民的居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在苏联,居民的住房,特别是城市居民的住房仍很紧张。到80年代初,仍有20%的居民没有自己的单独住房,几户  相似文献   

19.
(一)管理教育在苏联的地位。 在谈到苏联的管理教育之前,我们必须对整个苏联教育体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这样才能进一步了解管理教育在苏联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差异。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之所以能在工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几十年来,苏联一直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仅从教育经费逐年增加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苏联现有大中小城市2000多个。这些城市无论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社会秩序井然,居民和游人不必为安全担心。这固然与苏联有一支庞大的公检法专业队伍有关,也是与苏联坚持让广大群众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密不可分的。本文着重介绍苏联关于社会团体实行人民自治的理论和工会、共青团、妇女委员会在维护城市社会治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