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改革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世界聚焦中国改革。本文对近年来外媒对中国推动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民生领域改革、城镇化相关改革四个领域的改革观点进行跟踪与整理,以期为深化改革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温三农     
中国改革自农村发端,30年后又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掀开了新的篇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浪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一次次考问着中国改革的底线。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化改革虽走近尾声,但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简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所经历的变迁,及这些变迁对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制度定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献恩 《致富时代》2011,(7):181-181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个年头,尽管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但成绩是主流,中国形象在世界上已经大大提高了,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这次金融风暴当中,中国给世界人民的信心和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改革已经深入人心,但当前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转变政府职能,或者是叫改革政府权力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宋刚 《财贸经济》2000,(2):F003-F003
中国经济改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创市场经济的独特道路,是本世纪中国和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带来了经济实践的重大变化,而且也对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20年来,由中国经济改革所推动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一事实,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中国之谜”。破译这一“谜底”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热门”工作。积极的评价是中国改革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国际上普遍承认的经验。国内的经济学家则先后用“增量改革”、“体制外改革”、“双轨制改革”及“发展战略论”来解释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与此…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推进,文化领域逐渐成为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一块堡垒,不改革,既与中国社会的整个进程格格不入,也不利于身处其中的人的发展。而我国媒介的改革,是一个求真向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基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和政策过程的三维分析框架,对中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过程可以分为政策探索(2009—2015年)、政策推进(2016—2020年)以及政策深化(2021—至今)三个阶段,且每个阶段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政策工具以环境型工具为主(57.23%),供给型工具次之(24.07%),需求型工具使用最少(18.71%);中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呈现以国务院为主导,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为核心,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主体为局部核心的多元主体协作格局。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需要提高政策工具使用的均衡性,把握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优化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推动中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掀起机构改革冲击波顾宝凤新世纪即将来临时,正向纵深推进的中国改革又多了一个新亮点:政府机构改革。1997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正在掀起一场举世瞩目的机构改革冲击波。机关干部怎么想机构改革不仅是对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声音     
《华商》2012,(4):28-28
关键词:改革 顶顶层设计 关键人物:吴敬琏 背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68次提到了“改革”,关于改革的内容也占据了很大篇幅。改革是中国目前的共识,但具体怎么改,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关键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3月17日,2012年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就改革问题提出了“顶顶层”设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四川物价》2010,(3):35-36
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讯: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为民不久前表示,中国改革的重要经验是,改革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富民的目标,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逻辑。这两者实际是完全统一的。中国改革在初期阶段成效显著,就是因为改革坚持了市场导向和富民目标,所以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拥护,进展得也比较顺利。但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后,  相似文献   

11.
WTO带来的最大变革不是别的,是中国政府的变革。所谓市场经济变革,所谓中国的现代化,其本质上是政府与公民权力的一次次重新界定。回顾中国过去20余年历程,每一次权力的界定都带来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新进步,与此同时,中国改革的向前也总是预示着下一次的进一步界定。在中国的改革大业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认为是重中之重。但是,在某些地方,譬如深圳的国企改革已经迈出大步,在改革中的地位开始下降,与此同时,政府改革日益变得重要,被认为是下一步继续创新.保持领先的关键。近来,由WTO.地方竞争以及SARS危机等巨大能量所蓄积而成的中国“服务型政府”变革风暴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2.
从改革和开放的关系来看,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是封闭的,金融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外资很难进入。我们推行市场化金融改革,为外资参与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外资对中国金融业的参与促进了竞争,强化了市场约束,促使中国金融业接受国际上通行规则,为改革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多种因素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1年,中国改革走出一条渐进式改革之路。在概要地论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历史绩效、历史局限的基础上,探讨了进一步深化推进改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财经界(学术)》2007,(11):98-102
一、总体改革部署温家宝总理指出“改革决定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6日出席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在回答有关“现阶段改革的特征”的提问时,温总理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现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在经济体制上,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政治体制上,扩大民主,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上,很难找到由国有经济主导市场经济的先例。中国改革30年,应该是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发展环境的改革。但目前,中国民营经济距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16.
牺牲短期经济增长 以支持金融改革值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稻葵 《新财富》2005,(8):36-37
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及运行效率、因此,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对中国长期经济改革的成功影响甚大,短期经济增长应该为经济改革让路,尤其是金融改革这样重要的改革。短期内我们至少应该考虑在舆论上、在政策制定上为金融改革臧压,不要过分指责金融改革带来的短期经齐增长的下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新进式的改革,是因为中国在市场化的取向中,始终由政府主导。以冠生园为例,可以看出渐进式的改革在处理一些国企时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从未像今天这样果敢而坚定,一系列频密推出的改革措施,志存高远,不仅仅为国有银行改革创造条件,更着力于从制度层面营造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利率自由化、混业经营、向外资开放这些创新性制度安排将融入中国金融业的血脉。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近日在“1999年中国投资论坛”会议上重申,税费改革是本届政府的施政目标之一,也是现阶段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他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税费改革。他说,税费改革不仅是一项改革,而且是中国财政政策的一部分。去年中国砍掉了各种名目的收费400多亿,今年仍将按此规模“下刀”。他介绍中国税费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第一,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和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取消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普遍性公共服务收取的管理费,提供这些服务所需经费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第二,将体现市场经营行为的服务性收费,转为经营收费…  相似文献   

20.
有专家称,企业负担重,下岗职工多的上海,如果医保改革能够成功,将为中国医保改革注入一针强心剂。上海医保改革经历了阵痛与新生,播种与收获。医保改革成功的三步,每一步都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