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符合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承接服务外包的命脉。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大国,但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数量短缺,供求结构失衡已经成为制约该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培养离岸服务外包人才主要有高校"非订单式"、校企合作的"订单式"、政府设立的培训基地以及与国际知名大公司合作培训等四种模式,并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应根据中国目前对离岸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现有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以培养技术蓝领的职业教育和以培养中层白领技术、管理人才的高校专业教育为主;以国内外知名公司和机构培训高级管理和组织人才为辅,建立梯队式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中国离岸承接服务外包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于强 《财经界(学术)》2010,(2):72-73,75
从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经济性的构成因素出发,客观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经济性的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外包人才的培养路径、模式及其他影响因素,总结了我国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所付出的巨大成本支出。对较为经济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经济性的构成因素出发,客观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经济性的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外包人才的培养路径、模式及其他影响因素,总结了我国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所付出的巨大成本支出,对较为经济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院校根据服务外包企业对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校企双方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数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订单式”模式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强 《中国经贸导刊》2010,(11):103-104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院校根据服务外包企业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校企双方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数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类型的服务外包人才有着各自适合的培养模式,但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平台和模式,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全球化的理念,培养以能力为目标的服务外包人才,探索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有效路径对于加快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发展的新态势,结合我国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人才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深入分析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并针对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业的技术特点和人才专业素质要求,从企业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阐述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服务外包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服务外包专业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高职商贸类专业只有及时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服务外包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夏鹏  任旭 《现代商业》2011,(15):256-257
目前,我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一种摸索和过渡阶段,西安服务外包学院希望通过分析现有培养模式的利弊,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入手对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新的创新,希望通过实践可为政府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年旻 《消费导刊》2013,(11):40-40,42
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引发了大量的人才需求,高校是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了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短缺。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形势,和人才就业现状,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为例,对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创新高校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颖  李嘉娜 《商》2014,(7):102-104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国际会计外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会计外包企业在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项目及流程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今高校针对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模式都要适应新需要,在分析会计服务外包企业项目及流程特点与要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适时研究应用型高校会计能力素质模型,并对我国应用型会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服务外包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趋势。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决定了职业学校也必须参与到服务外包中去。职业学校参与服务外包既具有现实可行性,也具备自身优越性。职业学校应积极顺应地方经济转型需求,超前调整战略定位,创新办学思路、转变教学思想、整合德育教育资源,抢抓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先机,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北方经贸》2012,(5):157-15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服务外包已成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目前由于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使得服务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以市场与企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服务外包人才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服务外包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在选择服务外包模式和发展途径上,湖北要突破瓶颈,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湖北品牌和特色,使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宋国宇 《北方经贸》2010,(12):110-111
由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缺陷,许多高校开设的服务外包专业特色不明显,未能满足社会对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从生态位的视角对现有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忽视主体需求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存在,符合人才生态位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制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缩小专业人才培养口径;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整合提升师资质量,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进一步整合,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快速发展。分析北京、天津、杭州服务外包发展情况,借鉴其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依靠基础雄厚的关联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工资的"虹吸效应"和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出台相关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地方性法规等发展模式。为促进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业,提出发挥区位人文优势,重点发展制造业服务外包,形成差异化比较优势,缓解人才流失,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改善行业发展环境,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本文作者对服务外包的含义提出质疑,并通过小心取证后认为可将"外包服务"一词代替"服务外包"一词.表述的不同,揭示的内涵亦不同."外包服务"不仅简单明了地表明了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的客观地位,而且突出了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主动性.本文作者还将发展外包与实现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进行了结合分析,提出了发展外包服务是转变我国服务贸易增长方式新途径的观点,并对我国当前形势下如何发展外包服务提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中对日服务外包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对日服务外包属于典型的"金字塔型"分包模式,位于金字塔顶层的一级承包商主导了整个分包网络的治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格局,而处于分包网络底层的广大承包商在升级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本文在系统分析"金字塔型"分包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对处于分包网络底层的承包商所处困境及成长策略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服务外包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肖夫 《中国市场》2009,(10):147-149
为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国务院已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设若干个服务外包基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对服务外包理论的全面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服务外包。本文初步探讨了服务外包的内涵、服务外包的发展、服务外包的分类、服务外包的市场和建设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