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经济统计》2006,(4):41-41
河南是全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50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30%。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调查,近年来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农民外出务工仍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2.
扶涛  张兰芳 《活力》2009,(25):113-114
一、云南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近年来,云南省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偏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各州(市)、各区域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64元,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71元低7007元,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发展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农业中种植业收入及其相关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呈下降趋势。据有关资料介绍,2000年与1997年相比,全国农民人均来自第二产业的纯收入增加了160元,来自第三产业的纯收入增加了113元,但来自第一产业的纯收入却减少了131元。农民增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现就湖北省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收入情况作些对比分析。一、乡镇企业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民收入增速有所趋缓的大形势下,乡镇企业通过延伸农业生产链条,带动农…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雨花区农民收入的现状1、改革开放20年来,农民生活显著提高,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20年来雨花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44元升到1998年的3,671元,增长了25倍多。1997年雨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27元,人均纯收入最高的高桥五一村达到4,000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村6个,占全区行政村的15.38%;人均纯收入2,100,3,000元的村30个,占全区行政村的76.92%;全区有76.92%的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水平(2,090元),有82.05%的村人均纯收入高干伞省水平/2.037元)。  相似文献   

5.
黄文伟  王秀彩 《活力》2005,(5):70-70,87
经济学中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参数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比率。不管从那一个指标看,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都在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2.57;2003年达到1:3.2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差距扩大,1997年至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和4%。大约3.5个农民的消费水平之和等于一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其实,我们通常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是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作比较,这样得到的数据只是城乡居民显性的收入差距。由于二者统计口径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场     
《乡镇论坛》2009,(8):4-5
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超万元 日前,北京市农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08年北京市农民收入首次实现“双突破”: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747元;年度增加额首次突破千元,达到1188元。据介绍,近几年来,随着北京市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增收的渠道日趋多样化,已经形成了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经营性四种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6354元、同比增长12%,占纯收入比重达到59.1%.成为最主要的增收渠道,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和新农村建没中本地劳务收入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周占伟 《活力》2006,(11):43-44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至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1557万人,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5%,居全国首位,大约占全国农民工的十分之一。目前,农民工就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河南省、长三角和渤海地区,四个地区约吸纳河南农民工的93%,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住宿餐饮娱乐业,其中制造业吸纳50%,农民工就业企业近80%,是集体私营企业。另外,还有4万多农民工作为劳务输出在海外作业。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已较以前有了一定改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全省劳务输出的总收入不断增加,2005年达730亿元,同比增长19%,务工收入已占全省农民收入纯收入的40%。同时,许多务工有成的农民返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带来了资金、技术、市场和开放的观念。总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如何开发、如何引导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寿光市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市级,在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其农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山东省6119元,而寿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454元,其中,5452元来自农业收入、2945元  相似文献   

9.
《辽宁经济统计》2005,(4):39-39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调查显示,由于政策倾斜,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去年农民增加的收入65%来自生产经营收入,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增长17%。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11,(9):26-27
近年来,宁夏彭阳县把不断培育壮大劳务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常抓不懈,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来促进城乡就业,推动全民创业,使人力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全县每年实现稳定转移就业5万人,劳务收入3.5亿元以上,劳务创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多次被自治区、固原市委、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工作先进集体和全民创业先进集体,2010年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3%,分别比"八五"和"九五"时期高出1个和05个百分点.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8%,增速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年.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1.4%.  相似文献   

12.
一、农产品价格意义 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来自家庭经营收入为1.746元,占59.5%,12005年东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602.74元,而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074.53元,占66.80%2,可见农产品(农业、牧业、渔业、林业产品)收入构成了农村居民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地处豫北平原的河南省新乡市,总人口560万,其中农业人口378万,而农村劳动力总数占230万人。全市自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战略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3.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亿元,全市城镇从业人员达到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万人,其中“4050”人员2.5万人,劳务输出完成90.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53元。  相似文献   

14.
从农民收入来源角度,利用全国1985—2015年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基于VAR模型和VEC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考察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和短期效应。结果表明:在长期,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正效应,但效应较弱;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的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对农民工资性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效应较大,而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效应较小。在短期,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的效应为正且较强,而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效应为负且较弱。此外,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转移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效应没有时滞性,而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效应有时滞性。  相似文献   

15.
苏诚 《西部财会》2012,(7):16-18
通过对几年特别是2011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的认真梳理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与全国农民入均纯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拉大。2011年陕西GDP在全国排名第17位,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排第26位。农民收入增长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财政部门要制定政策,增加投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尽力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许发圣 《上海土地》2004,(3):37-39,42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3年12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指出:“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表明,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5919元,增收766元,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可是对比2010年全国城镇人均收入的21033元,城乡居民收入还是相去甚远。努力提高农户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灵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115万人,其中劳动力近7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40万人。近年来,灵璧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富民强县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逐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2005年,被劳动保障部确定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特色鲜明劳务经济成增收亮点输出规模逐渐扩大,劳务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全县劳务输出总量达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5.7%,占富余劳动力总量的62.5%。输出总量比上年净增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050元。输出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制约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问题有很多,但从社会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是制约实现和谐社会的瓶颈.据统计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10元;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22元.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收入差距约为4∶1,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与优惠,实际差距约为5~6∶1多.  相似文献   

20.
农村的贫困不仅仅制约着农民的经济收益,而且会影响经济发展.扶贫地资金收入和指出可以改善农民地生活,也会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贫困农民的生活状态在政府加大对相关扶贫资金的投入和增加相关财政预算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收入的来源.针对这一点,基于1986-2016年重庆的统计数据在全国的中央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国家财政支出和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在全国分别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家庭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积极的平衡关系.由于这个原因,建议增加扶贫资金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财政支农支出以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提高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