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基于城市流的浙中城市群内在功能联系及其政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分析浙中城市群的时间演化和空间特征着手,依据城市流强度和倾向度两个指标,分析了浙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城市流结构及其内在功能联系,并对浙中城市群八个城市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提出了建议.最后,针对浙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现状提出政策响应,即加强浙中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促进"聚合主轴线"的形成和提升浙中城市群的外向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从产业培育的角度宏观分析浙中城市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对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自浙中城市群概念提出以来,金华辖区城市发展呈现"以金华、义乌为中心,多轴线、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但地方政府的本位倾向使各城间的联系只在局部环节与领域偶然发生。国务院批复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浙中发展注入了极大动力,提供了空前的契机。为回应百姓翘首期盼改革红利,需要在充分磋商前提下,浙中城市群区域政府尽早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营造协同理念;整合资源要素互补优势,合建金义都市新区;依托专业市场,共塑造产业品牌;培育社会组织,聚合发展主体;以多方共建、多元共享的方式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加快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陈庆 《物流技术》2014,(1):245-247,317
介绍了我国传统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几种典型发展模式与浙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并以义乌为例实证分析了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发展,最后从开拓创新、合作共赢、资源整合几方面提出了我国区域民营快递业发展模式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的分化趋势评价及分化类型——以浙中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开始分化与重组,一批具有要素集聚优势的小城镇逐步提升发展为小城市,另有大批小城镇则走向衰落。浙中小城镇发展目前正处于分化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科学地评价浙中小城镇分化的趋势,将有助于浙中小城镇的发展。首先对影响小城镇分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小城镇分化趋势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小城镇分化进行评价,最后论述了浙中小城镇分化的基本类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13):24-25
电子商务的成长与快递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在以专业市场建设为核心的浙中城市群中,专业市场却一直无法与快递业建立协同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专业市场、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联动发展研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模式与路径,对增强其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协同打造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整合,也为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特征、变化模式及影响机制开展专门研究,对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然后利用2005-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度数据对京津冀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空间差异进行考察:一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市AQI等级分布,并将其与珠三角、长三角及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的比较;另一方面,对京津冀城市群的13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空间差异综合比较;以北京市数据为例,构建计量模型分析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出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城市群作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目前正在积极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该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方面先行一步,通过厘清政府与市场的权责,积极推进"规划共绘、设施共建、环境共治、社会共管、产业共兴",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实现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工业集聚对城市群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但集聚模式具有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工业集聚对城市群本地城市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周边城市环境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京津冀城市群工业集聚对本地和周边城市环境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等影响因素对城市群环境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以绿色创新为支撑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加强城市群工业集聚区域的环境规制和监管,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实现区域整体协调。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于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崛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作为带动效应极强同时具有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它的一体化发展更是具有研究和实践的现实价值。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进SWOT分析,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和提供借鉴,为旅游业发展实践探索可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外城市群水资源开发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伦敦、洛杉矶、纽约、东京、柏林等城市群地区的水资源开发过程和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纽约和东京城市群按照"水区"和城市—区域发展原理,协同建设与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水源涵养区,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伦敦和柏林城市群,尽管水资源先天不足,但由于采取了有效的城市水资源管理措施、高端的水处理技术及循环用水系统,实现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洛杉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欧文斯河谷和莫诺湖泊盆地掠夺性水资源开采行为应引以为戒。我国正处在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模式、水源涵养区建设经验对我国城市群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京津冀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城市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建设城市群的水源涵养区,以水定城,具有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缓解建设用地需求与经济增长压力间矛盾的必然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地关系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在构建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2000年、2006年和2011年的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剖析了区域差异、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相对偏低,区域间的效率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相对较低;城市群土地要素投入的非集约值大、非集约度高,与综合效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效应。研究创新:同时运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和分析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经济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传统经济绩效评价方式忽略了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刚性约束和时代对绿色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因而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群的兴起,集聚经济的优势产生于"邻近空间"的交互作用中,应该构建包含"空间"维度的逻辑体系、法则和模型。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并行的,城市间的关系对城市自身和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探索性地统计分析、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26个城市为样本,分析城市间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对城市及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产业"已形成有效互动,二三产业发展、FDI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弱化其他城市经济发展,资本存量和人口密度对本地和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均产生正向影响。长三角城市群未来要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城市群的协同管理机制,在从整体上规划好城市群发展的同时,将"城市间合作"作为区域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分工强化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和行为,重点解决城市经济联系不充分、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构建网络化城市布局形态,推进横向错位发展和纵向分工协作的城市群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为我国城市群规划提供了新的契机,带来城市群规划理念与思路的转变,同时也对城市群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规划关系为线索,在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规划的基础与约束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群规划中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同城化、城乡统筹、基础设施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应的规划策略进行了学术探讨,旨在为城市群规划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制度因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进入"十二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逐渐由过去的比例性调整转向功能性调整。文章在分析浙中区域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浙中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功能性调整的必要性,并提出浙中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功能性调整的四条路径。  相似文献   

19.
何璇 《中外企业家》2014,(4):128-129,162
区域性金融中心能够有力推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义乌地处浙江中部,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区域金融中心理论和义乌自身的优势条件表明,义乌建设浙中区域金融中心具有现实可行性。本文分析了当前义乌金融发展现状,并提出义乌打造浙中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设立,将对提升专业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富民强省,产生重大的带动效应,本文从分析浙中产业现状入手,探讨了如何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发展浙中产业,提出了浙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